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5-29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一根甘蔗致富一方百姓,一条黄瓜带动一个产业

喜看今日笪桥农村新面貌

本报记者 吴彤彤 通讯员 何廷慈 化老促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重访革命老区 编者按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老区为我国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为宣传革命老区的奉献精神,反映老区的建设成就,本报在市老促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继2006年推出“茂名老区行”之后,从今天起,再次开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访革命老区”专栏。敬请垂注。  化州市笪桥镇是我市著名的革命老区镇,总人口47000多人,全镇14个村(居)委会、152条自然村全部都是老区村。过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牺牲了烈士112人,被杀害群众86人,留下彭中英、罗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今天笪桥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动帮助下,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持续发展为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呈现出“一根甘蔗致富一方百姓、一条香蕉走遍全国南北、一条黄瓜带动一个产业、一只水蒸鸡带动一个市场”的喜人发展势头,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大大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现代新农村气息扑面来   提起江苏的华西村,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在化州笪桥镇也有这么一条“华西村”,它就是高志塘村,茂名市首条卫生村,当地人称之为“别墅村”,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近日,记者与茂名、化州两级老促会的老同志一起,在笪桥镇领导的指引下,来到了高志塘村。沿着四通八达的宽阔硬底化环村公路,汽车径直驶进了村庄,眼前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别墅群令人眼前一亮,一股浓烈的现代新型农村气息扑面而来。   据了解,高志塘村只有32户250多人,拥有小洋楼22幢,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高志塘村是一个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的村庄,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4.5万元。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宜居环境,高志塘村先后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建设了长3公里、宽8米(含绿化带)的高志塘大道,修建了环村路,建设了绿化带、安装了路灯,建设了文化广场、地下排水排污网络、垃圾池,三鸟实行圈养,雇请了数名专责清洁员,屋前、屋后、村道常年洁净如洗,地面硬底化、自来水普及率、卫生户厕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高志塘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和茂名市卫生村、文明村。 笪桥镇委书记陈瑞飞告诉记者,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因村制宜、各具特色”的建设理念,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全镇在乡道硬底化、户厕改造、人畜分离、村庄绿化、美化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进展,涌现出了高志塘、瑶埇、石板等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农村。陈书记还提到,笪桥大力推进村级农贸市场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横岭、柑村等五个村级农贸市场,一个市场就带出一个新农村。 特色经济推动老区发展 笪桥是传统的农业镇,“甘蔗、香蕉、黄瓜”是三大特色支柱产业,素有“黄瓜之乡”的美誉。笪桥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出发点,引导群众发挥农业传统镇优势和“笪桥黄瓜”品牌效应,大力扩种黄瓜、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形成了“山上林果,坡地甘蔗,垌里香蕉,田头黄瓜”的立体农业布局。记者到农作物种植现场采访时看到,山上山下,香蕉、甘蔗满眼是绿,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有的复垦山地上还装上了先进的管道灌溉喷洒装置。陪同的陈瑞飞告诉记者,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目前笪桥镇没有一分土地丢荒,土地综合利用效益高。 对笪桥镇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化州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陈旺形象地概括为:一根甘蔗致富一方百姓、一条香蕉走遍全国南北、一条黄瓜带动一个产业、一只水蒸鸡带动一个市场。 笪桥黄瓜是我市著名土特产,黄瓜干远销珠三角、海口、三亚、湛江、南宁、北海等大中城市。目前,全镇年种植黄瓜9000亩左右(含复种),年产黄瓜干1600多吨,年产值达3千多万元,而且通过企业化运作,拉长黄瓜产业链,一条瓜的价值可以几倍甚至十几倍地增值。“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可以做大做强笪桥黄瓜产业,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是一项瓜农企业相得益彰的绿色保健产业。据陈瑞飞介绍,黄瓜干的制作工艺已评为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越来越大。 笪桥又是茂名地区糖蔗生产第一镇。目前全镇拥有千亩以上的连片生产基地4个,百亩边片基地18个,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5 万亩,产值4000多万元,致富一方百姓。同时,笪桥镇群众种植香蕉的历史悠久,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镇香蕉种植面积达到1.5 万亩,产值达到7500多万元。全镇香蕉销售网点完善,有1个大型的香蕉收购市场和30多个遍布全镇的香蕉收购点,通过长途货运的方式,香蕉走南闯北,远销到我国北方的大中城市。另外,笪桥隔水蒸鸡是化州的一道名菜,由于鸡需求量的增加从而也提高了农民养鸡的积极性,笪桥一万多农户,近九成都养鸡,并涌现出大批养鸡专业户。笪桥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据统计,笪桥镇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3379元增加到3724元,笪桥也成为我市颇具特色的农业强镇。 改善民生解决老区困难 笪桥镇坚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并重,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解决行路难 和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自2005年以来,笪桥镇累计投入乡村道硬底化建设资金18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柑村、山华、水塘、横岭、硃 砂、西埇等13个村委会镇通行政村水泥硬底化路面49公里,完成了英北、高志塘、华中塘、高朗、莞塘等22条自然村镇通村水泥硬底化路面38公里,四通八达的环村道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2009年笪桥镇被评为茂名市镇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先进单位。 ——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笪桥镇争取上级的支持,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在全镇范围内铺设自来水管网,争取早日实现村村通水。目前已有10多条村庄可用上自来水。 ——创造一个平安的社会环境。特别去年以来,该镇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投入了30多万元,购置了1辆警用面包车、12辆警摩及一批警用器械,并在离圩镇偏远的村设置治安亭。同时,通过招聘协警,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防大队,全力加强对重点村庄、重点路段的管理和巡逻。 还有如卫生院建设,发动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如今的笪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全镇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本身就是笪桥人的化州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陈礼昌,深情地用12个字描述了今日的笪桥的“容颜”:政风清,民风好,农民勤,面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