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3-30期 第第08版版:旅游周刊

春满古丁坳

吕永强 我初次去古丁坳,是在阳春三月,一个有暖暖阳光的日子里。 自高城,涉曹江,过长坡,登平山,就到了古丁坳了。 我早就听说过古丁坳,却一直不曾翻越。如今,车到山前,我居然有点忐忑不安了。因此某些朋友对古丁坳略带夸张的描述,使我认定它是高不可攀,无端的心慌起来。我记得有一首山歌 : “山高高哩水长长,阿妹望郎在那头。想牵阿郎手,又怕堕山沟。想话阿郎知,又怕人讲羞羞羞……”。这歌谣里,我听到了有情人无奈又甜蜜的思念,也感受到了山的高远与险峻。此歌放在古丁坳,不知合适否? 山,我自是喜欢的。文学前辈肖力先生在他那本 《自然之韵》的摄影作品集里就说过他喜欢山,是因为山的气派,山的豪迈。那么,我说我喜欢山,是因为山能赐我宁静,赠我从容。但爬山登高,拄杖攀缘尚可,登车危行,我实是不敢回首。 山下看山,竟有那种初识新朋友的感觉,带些欣赏,也带些敬畏。这山,说高也不算高,海拔几百米,在我所见过的大山里,其充量也是个小字辈,实在算不上什么。说不高吧,这山是我一路走来遇到的最高最陡的,车子爬上去,是需要喘一喘气的。但其时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山上的绿树成林,像绿意葱茏的一块云,一张幕,一片海,偶尔露出些山的脊梁,如绿中一点褐或红,煞是好看,这就吸引了我,引我继续向前向上走。 开车送我前来的是一位帅小伙子,只听到他对大家说:坐好了,开始爬山!就将吉普车换成低档,加油缓慢前进。在发动机的低沉轰鸣声中,车子走了接近几百米的时候,我觉得前面好像没有去路了,因为山的泥土硬生生地堵在前面,再往上瞧,就是一片探出头来的松树、杉树和不知名的树。满山的树!我心里暗惊,疑无路。忽车子向左一拐,又踏上了征途。我紧张的心才放了下来。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再走一会儿,我壮着胆子回头看,几乎吓出一身冷汗,山脚已经离我们很远了,远到有如天与地之间的距离。山下的民居像一排排小盒子,满山都是密密的绿树。而我们,坐在车头严重上翘的吉普车里,又像悬在半空的笼子里的小鸟,不敢大声说话,真怕一不小心掉了下去。能看得见的,有美丽得让人叹为观止的梯田,有山间孱孱而流的清泉。还有几辆远远跟在我们后面的车子,在山间小径斗折蛇行。也偶见几片悠闲地漂浮而过的白云,令我瞬间陶醉。再定眼看时,远山与近水,俱已幻化成画家大师手中的作品。 车在前进,我们也在前进。公路下面出现了几栋漂亮的楼房,我们才注意到这半山腰里居然也住着人。我看见,几个农民朋友扛着锄头在山间梯田走过,哼着歌儿。一个老伯对着远山,在吆喝着什么。一个老太婆在其中的一栋楼房前的院子里喂鸡,回过头笑着,像和她媳妇说些什么。我看到了几个小学生,有的在跳绳,有的蹲在凳子前写着作业,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哦,这山,这人,构成了一幅欢乐和谐,团结友爱的图景。 随着高度的上升,我也感到耳膜有些受压,听不清楚周遭的声音了,这种感觉,和初次乘坐飞机升空是一样的。于是,我赶紧张开了嘴,呼了几口气,才可稍稍缓解。 最终,我们的车子爬上了山顶。再回过头来,我有了一种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些周围不知名的小山,像馒头,像蒙古包,或者你也可以联想它们就是一棵树,一口锅。又或者,什么都不是。至此,畏高的我也可以松一口气了,甚至觉得山上的荫荫绿树,淙淙流水,啁啁鸟鸣,悠悠白云,芸芸众生,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留恋。向下看时,山的这边是平山,山的那边是古丁,真可谓泾渭分明,各有千秋了。 下山,一路平川。因为车速较快,在耳边响着 “呼呼”的风声中,我只记住了一个富有诗意和传奇色彩的名叫 “月亮田”的村落。这里有月亮栖息过吗?这里是否是传说中的月宫?那么,住在这里的主人嫦娥是否美丽依然?我的脑海里,顿时忆起了那个动人的 “嫦娥奔月”的传说。 山下,再走几步,就是高州北部山区一颗灿烂的明珠——古丁! 古丁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小镇。因为它的美丽,我们决定弃车而行。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干净整洁的街道,以及川流不息地来赶集的拥挤热闹的人群。在商贩各种各样的叫卖吆喝声中,我见到了满面笑容,张罗着招呼客人的小店老板。我还见到了充满时代气息的的 “古丁文化广场”,据说这里是古丁群众跳舞娱乐的好去处。在幽雅的文化长廊上,主政者高雅的题诗,让古丁镇的文化品位顿然提升。我们也见到了颇为壮观的“一河两岸”工程,滔滔的河水正哗哗地从崭新亮丽的古丁大桥下流过…… 此时此刻,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爱风光绮旎的古丁坳,美丽富饶的古丁镇,勤劳善良的古丁人民呢?但愿古丁春常在,花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