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3-28期 第第6版版:2011茂名“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解读

《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简介

茂名市城乡规划局

一、前三轮总规编制历程和本轮总规编制和执行的情况 在本轮总规编制之前,我市一共进行了三轮四次总规的修编,分别是56年、81年和93年组织编制的,87年的总规是在81版总规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调整。1956年茂名的油页岩工程建设拉开序幕,8月份国家建委正式批准了由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编制的 《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奠定了茂名工矿型城市的基本格局,指导了茂名此后20年左右的发展。第二轮81版总规编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茂名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87年的总规调整正是考虑了这个重要因素,体现了茂名由单一工业职能的城市向综合性中心城市转变的需求。第三轮93版总规由中规院深圳分院承担,该版总规对我市城市发展思路和空间布局影响深远,它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的限制,将电白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入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城市建设“由北向南靠海发展、采用带状组团式布局”等规划思路,水东湾组团沿水东湾环湾发展,市级行政、商业文化中心移向水东湾组团;南北两大组团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道路系统,并规划了快速环路;在南北两快速环路之间规划了 “三线串两环”的快速道路系统。但该版总规实施效果不理想,经认真总结分析,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该版总规的实施,一是行政区划关系未能理顺,二是对石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规划的缺失影响了空间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南拓的进程。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茂港区的成立等因素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为有必要对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拉开了本轮总规编制工作的序幕。 二 、《茂名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主要内容 1、本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的划定。《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更加强调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因此,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范围分为两大层面,第一个是将宏观规划控制层面的规划区范围划定为茂名市区的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行政管辖范围,实现行政区域城乡规划全覆盖,包括30个镇、1个开发区、9个街道办事处,502个行政村、5510条自然村,总面积为274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75平方公里,电白县面积1873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62.08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126.45万人,电白县户籍总人口135.63万人)。茂南区经济以能源、石油化工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高岭土开采提炼和服务于市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茂港区以乙烯及其后续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渔业养殖等城郊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电白县以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引进珠三角转移产业,加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第二个是将微观人居建设层面的规划区范围,细分为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和村庄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由北、南、东三大组团构成,涵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的水东、旦场、电城的行政用地,总用地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2、城市性质的确定。在综合分析了城市的区位、人口、资源、经济、交通等条件以及未来城市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将城市性质由上一版的“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修改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广东省重要的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粤西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海滨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将人口规模确定为规划目标年即2020年规划区总人口2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0万人,城市规划区城市人口15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规划区控制在22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控制在165平方公里,外围独立镇镇区65平方公里。 3、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方面。结合城市现状的地形地貌条件,将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为“二轴多廊、三组团双中心”的组团式结构。 “二轴”是指以中央发展轴线和沿海发展轴线构成茂名城市空间拓展的两条主要轴线。其中中央发展轴线串联北组团和南组团,沿海发展轴线串联南组团和东组团。 “多廊”是指充分利用茂名拥有的山体、河流、农田、海岸等自然条件,形成浮山岭山地生态绿带和绿廊、西部森林生态绿廊、袂花江生态农业绿廊、东部山地(鹅凤嶂——石壁岭)生态绿廊和沿海生态绿廊,加强城市交通廊道、市政廊道和生态防护绿廊的一体化建设,形成“山水入城、多廊合一”的生态网络。 “三大组团”是指组成中心城区主体的三大城市组团,分别是南组团、北组团和东组团。 “双中心”是指构建南北两大组团为两大中心的城市中心体系。 4、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面。规划期末,我市将形成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道省道为脉络,以城市干道和普通公路为基础,以港口和管道运输为补充,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相互衔接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 港口包括博贺新港区、水东港区、博贺港区。博贺新港区服务于工业,规划建设10-20万吨级的散货泊位、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相应的成品油泊位以及临港工业。水东港区和博贺港区联合建设为生活性港区和渔业港区。以渔港码头、旅游客运码头、游艇码头建设为主,形成滨海旅游及海上客运交通基地。 轨道以重轨(高铁)为主,轻轨为辅,规划期内建成洛湛铁路茂名段、沿海铁路客运快速专线茂名段、茂湛铁路茂名段以及博贺新港区铁路支线。规划城际轻轨与阳江市区的城际轨道相接,为茂名融入珠三角城际轨道体系做好准备。 机场考虑与湛江市合建粤西国际机场,目前选址已基本确定在吴川市境内。 公路构建“六纵五横”的对外交通格局。“六纵”为进港大道、281省道、旦林路、包茂高速公路、国道207、森林大道。“五横”为325国道改线、广湛高速公路、372国道+环市北路、汕湛高速公路、113省道。 城市交通规划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形成“快速路、组团间主干道、组团内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中心城区五级路网体系。规划建设茂名大道、环城快速路、进港大道、工业大道等四条快速路。结合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规划沟通三大组团的BRT 快速公共交通体系,BRT一线为北组团、南组团以及东组团的快速客运专线,以茂名东站和电城镇为首末站点,沿茂名大道和原325国道布设。BRT二线为环南组团快速客运专线,以电白三角圩站为首末站点,沿水东湾环状布设,进一步加强南组团间的交通联系。 通过以上一系列重大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我市具备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协作的一个重要接合点和重化工业产品、大宗原料物流进出的平台的条件,并通过发挥纽带作用,拓展经济腹地,推进产业发展,提升我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和地位,实现《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提出的与湛江一起承担省域副中心城市职能,共同构建湛茂都市圈,成为西翼最主要的增长极。 三、茂名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展望 未来茂名将建成以环东湾新城为核心,北、东组团协调发展,特具传统油城文化但又具有“椰风海韵,山水入城,川海山田,多廊合一”特点的生态网络型城市。 其中北组团为石油炼制和能源工业区,东组团为城市东部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区和临港工业区,为快速崛起的专业镇集群。南组团即环水东湾新城为未来城市新的中心区,是集行政、商务办公、文化科教、生产服务核心和粤西高品质居住、旅游度假、运动康体的滨海宜居新城。 环水东湾新城以南北带状行政商务用地为主轴,以环水东湾海堤绿化景观带为城市滨水游憩环,以城市干道、水域为功能片区划分线,建设水东陈村、那楼、南海、高地、旦场5大片区。其中,水东陈村片区是特色资源加工业和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区以及具文化魅力的海湾城区;那楼片区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区;南海片区是茂名港水东港区、滨海旅游度假区和高品质滨海生活区;高地片区是教育产业基地及生态居住区;旦场片区是远景高尚居住区。整个环水东湾新城规划以生态优先为原则,贯穿着“魅力、健康、共享、宜居”理念。一是发挥山水相逢,海湾相聚的独特优势,营造功能丰富、景观多样的滨水格局,孕育魅力之城;二是将阳光、沙滩、海水、田野等运动健康概念延伸至新城内外,体现健康之城;三是强调开敞空间,使人们充分分享海岸、绿地和重要公共设施等,缔造共享之城;四是构建等级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的交通系统,夯实宜居之城。规划建成后,整个南组团山海连城,绿影交织,将成为亚热带滨海地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