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2-01期 第第04版版: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县(市、区)委书记访谈

以现代产业强区 建和谐宜居城区

——茂南区委书记何俊海访谈录

“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兴现代产业、造滨海新城、建幸福茂名”为主攻方向,这也为茂南的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目标和发展定位。茂南作为市辖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强区、和谐宜居城区”建设,努力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乘势而上、奋力攻坚,加快推进“工业立区”和城市化进程。”茂南区委书记何俊海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记者: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兴现代产业”,而茂南也提出“现代产业强区”。请问茂南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何俊海:在日前结束的区委六届六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茂南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茂南“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五个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达39800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这是“现代产业强区”的量化指标。为此,我区要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振兴发展之路。 一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项目、新项目是调结构、转方式最有效的途径,是今年必须取得更大突破的重中之重。我区要围绕能源资源深度开发谋划项目,多上石油化工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在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等方面做好文章,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快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环宇石化物流中心、乐天五星级酒店、海博缘物流批发市场等10个待建项目的推进速度,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项目顺利完成环评、消防、立项等前期工作提供便利,争取尽早动工建设。要全面推进城区防洪工程、荔枝果汁果酒、茂南污水处理厂、茂名碧桂园商品房项目二期(4)、计星物流广场等8个在建续建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投产见效。项目分管领导、项目责任人要全程跟踪,做好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要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优先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坚持以茂名石化公司现有炼化一体化基地为依托,继续推进石化产业向大型化、集约化、系列化发展,大力延伸丙烯、炭四、炭五、炭九、环氧乙烷等下游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要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成一批现代物流站场,形成以茂名火车站、站前路、环市西路等物流园区(中心)为主的重要物流基地。要积极发展以农业品牌为中心的特色优势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集约式发展粮食、罗非鱼、水果等加工业,打造全省特色的现代农业基地。要改造提升高岭土、油页岩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促使资源开发产业走集约发展、精深加工之路。要千方百计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全面落实鼓励自主创新各项配套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创建名牌商标,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动力转变,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的聚集发展转变,尽快形成服务型、创新型、都市型和可持续型发展模式。 记者:为了“筑巢引凤”,茂南提出把“两区两园”打造成区域经济新增长极。您能谈谈这方面情况吗? 何俊海:茂南工业产业转移园和茂南石化工业园是茂南经济发展、财税增收“希望的田野”。一要把“两园”建设成先进制造业的承接基地、高端产业集聚基地。要创新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茂南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硬件设施,使之成为我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的重要载体;要以茂化实华、华粤华信的签约入园为良好开端,加快推进茂南石化工业园区的征地拆迁工作,落实土地储备,保障项目用地。要把“两园”建设成新型工业腹地,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功能,建立资源统筹、利益分成的激励机制,形成共建园区的合力,促进园区错位发展。二要把“两区”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宜居宜业新城区。“两区”(站南片区、西城片区)代表茂南未来发展的新形象。要集中精力,倾力打好“两区”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高山、袂花、开发区的同城化、同质化发展步伐,以乐天五星级大酒店在开发区落户为契机,努力把站南片区打造成为代表茂南新形象的 “中央商务圈”;要进一步加快完成西城片区详细规划,开展城镇综合整治、片区功能改造,大力推进环市西路、森林公园生态景观道的建设,并逐步向镇盛辐射延伸,拉开西城片区生态城区框架。发挥碧桂园社区、乐天高尔夫球场、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的示范效应,高起点把西城片区打造成城市后花园式的“生态文明宜居城区”。三要围绕“两园两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边筑巢边引凤,努力把企业引到园区来,把项目争到园区建,把资金拿到园区用。要以我市茂化实华集团、华粤集团等本地石化龙头企业为主,精心组织茂南石化工业园园区招商,同时面向港澳台、面向珠三角,在石化后加工产业上实施有效对接,做大做长石化后加工产业链;要在广州南沙区与我区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将茂南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茂名(珠海)产业转移园统一管理,加强与珠三角地区联系,促进两地在矿产资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方面进一步交流合作。要以现代服务业为招商主攻方向,吸引现代物流、房地产、酒店等企业落户站南片区和西城片区,增强中心城区“动力引擎”功能。要从茂南的长远发展着眼,全力把“两园两区”建成茂南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新高地。 记者:有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请问茂南区在营造“软环境”方面有何措施? 何俊海:一要全面深化各项体制改革。我区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广顺德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服务管理水平和政府执行力。全面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推进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覆盖面,满足多元化农村资金需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进一步理顺市与区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强化对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公共事业、自主创新体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扫尾工作和林改配套改革。贯彻落实“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推进区级事权财权配套改革。 二要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力争年内培育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市、区两级专利重点企业3家,新申请专利220件。以茂南获得省部合作示范区为契机,发挥茂南石化工业和特色农业的优势,引导基础创新资源向茂南聚集、向企业聚集,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院校为依托、政府为引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依托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乃至全省、全国大专本科院校,引导企业与学校对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定向培养企业需要的科技人才,形成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体制。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提高对关键技术攻关的奖励标准。 记者:茂南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十一五”时期特别是过去一年取得哪些成绩? 何俊海:“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达23315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7.8亿元,年均增长21.7%。碧桂园、荔枝庄园、海名威水产品深加工厂、武汉凯迪生物质能发电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相继组建7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中心,培育8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11家超亿元企业。民生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06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28.8亿元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十五”时期的1.8倍。在全市率先完成“告别泥砖房工程”,为茂名市荣膺全国安居工程模范市作出积极贡献;推进农村饮水工程扩网、村道硬底化等民生工程建设,全区实现100%镇通村公路硬底化;在全省率先完成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茂南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推进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我区被定为国家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活动,机关作风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固本强基工程卓有成效,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六抓六落实”的村 (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得到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区抓住广东“开拓粤西”的有利机遇,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强区、和谐宜居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立区”和城市化进程,争先进位,攻坚克难,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9亿元,增长16.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4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24.65亿元,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6亿元,增长25.8%,农民人均纯收入6506元,增长15.2%。至去年11月止,全区完成外贸出口3981万美元,增长65.7%,为加快发展、超常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面对当前形势,茂南的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何俊海:当前,茂南和全国、全省一样,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把握机遇上讲,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支持茂名、湛江享受北部湾经济区优惠政策,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更高水平发展创造了新条件、新环境。特别是市委给予茂南一系列扶持政策,批复并规划成立西城片区、茂南石化产业园区,为我们创造了加快发展、全面提升的极好机遇。从应对挑战上讲,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挑战依然存在。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复杂形势,通胀压力加大,中央严控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调结构、转方式、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周边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区经济欠发达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振兴发展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全面发展与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双重责任。面对上述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用好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切实将机遇转化成发展优势,转化成赶超优势。 记者:着力改善民生是“建幸福茂名”的重要内容之一,请问茂南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 何俊海: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为此,我区要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扩大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凝聚民心民意的关键环节,下真功夫、多办实事,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实惠,进一步提升人民幸福感与社会和谐度。一要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新民心工程,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重点完成好城乡防灾减灾工程、自然村硬底化公路“村村通”工程、袂花江西堤北淦段堤防加固工程的建设任务;实施敬老养老集中供养工程,今年力争全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0%以上。坚持教育优先原则,继续推进市五中学校搬迁建设,调整学校布局,科学规划高山、新坡、开发区等市郊学校网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快区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改薄工程建设进度,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深入实施“文化兴区”战略,提升群众文明层次,着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生育等保险覆盖面,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殡改工作。 二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抓好信访工作,深入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妥善化解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城市管理引发的矛盾纠纷。全力抓好安全工作,以生产、食品、药品、交通、消防、校园等安全领域为重点,完善各类安全预案,突出抓好行业监管,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理顺街(社区)职能,强化社区服务,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平安茂南”创建工作,以构建“大防控”工作体系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陈牧云 特约记者朱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