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1-18期 第第08版版:财富周刊

昨日沪深股市双双重挫

紧缩“累积效应”显现 A 股经历心理考验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7日沪深股市双双重挫。有市场人士认为,央行第七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本已处于弱势调整状态的A股形成了重创。 尽管货币紧缩政策的直接目标并非股市,但在政策“累积效应”逐步显现的背景下,震荡的A股正在经历越来越沉重的心理考验。 通胀压力下紧缩渐成常态 1月14日,央行再度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而这已是过去一年来,央行第七次动用这一手段紧缩流动性。 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慧勇看来,三大原因导致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首先是对冲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2010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投放大量增加,12月份较11月份增加了近千亿元,2011年1月份依然保持较快增速。在这一情况下,要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必须进行相应对冲。 其次是控制银行信贷的过快投放。早放贷早受益的冲动以及去年底没有满足的请款需求结转,都使得1月份信贷投放失控的风险增加。新年首周信贷投放呈现“井喷”迹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种风险的存在。 最后是收紧流动性以控制通胀。在经历2010年12月的阶段性回落后,CPI或会在今年一季度“坐5冲6”。在通胀压力明显加大、收紧流动性日益迫切的背景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视为一个标志,显示货币政策已正式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而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紧缩可能以一种常态方式,成为影响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 “累积效应”冲击投资者心理 过去一年中,央行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度加息。从目前情况来看,已处历史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有继续上调的空间,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依然存在。 过去几个月来频繁出台的紧缩政策,虽然并非直接针对资本市场,但其给A股市场带来的压力却显然在逐步加大。这种压力直接表现在资金面上,同时也间接作用于投资者心理上。 来自华安基金的观点认为,尽管未来通胀率可能出现回落趋势,但通胀的长期性和反复性仍不可低估。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会积极表现出“反通胀”的姿态,并在一季度通过加息、提高一般性准备金率等方式来实现。 对于投资者而言,紧缩政策陆续出台形成的“累积效应”,则使其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趋于谨慎甚至悲观。 这种谨慎和悲观在二级市场已经开始显露。17日当天,沪深股市低开低走,上证综指 和深证 成指分别以2706.66点和11734.62点报收,较前一交易日收盘大跌3.03%和4.55%。而在此前的2010年12月13日,即央行第六次宣布上调准备金率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分别出现2.88%和3.57%的较大涨幅。 谨慎看待2011年A股市场 与2010年末“整体震荡向上”的相对乐观判断相比,眼下各大机构对于2011年的A股市场走势预期趋于谨慎。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家认为,从已有的数据看,通胀高企以及房价快速上涨,意味着政府可能出台更多的从紧政策以应对流动性过多的风险。在市场政策预期偏紧的背景下,国泰基金对大盘维持“谨慎态度”。 华安基金建议,2011年投资宜以货币政策为中心,紧密跟踪分析货币政策如何跟随实体经济形势而变化,以及各类资产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适当先行”。 尽管对2011年整 体走势预期尚存分歧,机构投资者们对“结构性机会”的认识上却显得高度一致。三类行业频频出现在各大机构的投资策略报告中,并有望获得市场的更多关注。 首先是转型推进行业。伴随“十二五”规划开局、中国步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期,转型成为“超周期”的投资主题,相关行业也因此拥有了对抗货币收缩的坚实支撑。 其次是稀缺资源行业。货币收缩的背景是经济恢复,而经济恢复必然会对资源加大需求。 最后是被市场低估的行业。这类行业中蕴含较少泡沫,其基本面和估值优势会随经济恢复而率先凸现。 以更坦然的心态看待紧缩,以更敏锐的眼光寻找机会。这或许是震荡的2011年中,A股市场投资者应该具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