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2版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1-15期 第第02版版:要闻

特事特办 不辱使命

——茂名市一中新校区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 林理国 茂名市一中新校区坐落在茂港区高地片。茂港区承担着该校区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工作任务。校区占地536亩,其中400多亩是2010年6月中下旬开始丈量土地,9月份完成征地手续,10月23日新校区动工平整,12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仅接着几十栋楼房全面进入开挖基础阶段。即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几百亩土地的征地工作,用不到2个月时间完成400多座坟墓的迁移,300多亩山林果树的砍伐,200多亩农作物收获和几宗纠纷土地的调处,20多天完成通水通电和道路施工。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赞叹。这体现了茂港区干部群众对茂名市区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百倍热情和百倍干劲。 领导亲抓,组织有力。2009年8月成立的茂港区高地片征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曹培华任组长,区四套班子成员和国土等部门以及镇、街道主要领导同志参加。自2010年6月起,分工主要力量抓市一中新校区征地工作。区委、区政府每月召开2次专题汇报会。区委书记钟火明、区长姚信敏天天了解征地进度。征地协议一签订,区政府领导当天签批呈报,并协调市有关部门及时划拨征地款。特别是10月下旬开工以来,书记、区长每周打招呼或不打招呼地深入工地1至2次,及时给予鼓励、督促和指导拆迁工作。体现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 日进村,夜进户,抓重点,促全面。征地的具体工作,落在征地小组和镇(街道)、村干部的身上。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他们白天来到村委会,研究工作,商量对策,晚上在自然村召开大、小会议或深入家家户户谈心说理讲政策。在这段时间里,同志们带上手电筒,三人一组,四人一队,包片包户,常常是工作到晚上十点多钟。对有影响的重点人物,讲深讲透,争取支持,让他们去带动大片群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征求意见、丈量土地,签订协议,分好地款,人人支持。为了确保征地工作顺利进行, 这个片区的群众工作做到四点:带上 《征地工作征求意见表》到各家各户签署意见;有三分之二群众同意后,派出代表丈量土地和清点农作物;然后由村代表或由三分二以上村民签订征地协议;征地款到帐后,指导村民依法依理分配好资金,避免利益冲突。在二、三个月内走完这些程序,各级干部的工作量,不能以每天8小时计算。但大家毫无怨言,都以能参加征地工作为荣。 丈量土地,是国土部门的职责所在。在6、7、8三个月里,烈日当空,茂港国土分局的十多位同志,每天在野外工作8小时以上。他们每天早上都带着大包小包的清凉饮料,收工时都还是口干脸赤。区委副书记曹培华、副区长陈坦也常常出现在丈量土地的现场,鼓舞士气,及时解决丈量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正是他们的超常付出,丈量土地工作一天也不耽误。 指导村民分好征地款,也是征地工作重要一环。征地款分配很容易引起村民的利益冲突,分配得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顺利使用土地。征地工作组的同志给村民介绍外地的各种做法,综合各类意见,指导制定分配方案,几条村的款项都在校区开工前基本分配好。从而保证了人人支持征地工作。 协调到位,工作在前,急校方和施工队之所急。市一中新校区由广东省建工集团承建,总投资4郾6亿元。按计划,2011年9月1日正式使用。这就要求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耽误一天的工期。动工伊始,茂港区就成立校区建设协调组。由一名区政协副主席和二位镇 (街道)党委副书记等组成。进驻工地,协调施工涉及茂港区部门和群众的一切事情。协调组不辱使命,在去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40多天里,不分节假日,每天上午8时施工队开工前到达工地。每个星期一上午与校方、施工方研究好全周的施工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协调组无法解决的,就提交每星期一下午召开的征地组例会上研究解决。真正做到协调到位,工作在前,急校方和施工队之所急。 校区平整土地动工以后,一些在丈量土地时未遇到的问题陆续出现。比如:那读村与那碌山村因40年前两村建设水塘造成土地权属争议;那碌山村与红毛岭村的山林权属争议;那读村五保户开荒地权益争议;严氏果园面积争议和补偿款未及时到位等问题成为施工队使用土地的障碍。起初,个别群众和业主,态度强硬,要求解决争议才让动工。在区司法局长沈汉等同志反复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调查、取证后,村民们同意将争议搁置起来,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待后处理,顾全了校区建设的大局。严氏业主的果园,协调组争取到其孙子带回的女朋友 (一位来自江苏无锡的懂事理的姑娘)的支持,最后同意在补偿款到帐前,让施工队砍伐果树和拆除房屋,确保了施工进度。这些纠纷的处理过程中,曹培华几次来到现场,确定处理方案,同时对不正确的工作思路及时指正,保证了纠纷处理依法有序进行。 校区土地上400多座坟墓在20多天里迁移完毕,体现了当地群众高度的觉悟,也体现了协调组工作的细致和为民行政的理念。由于当地生态公墓园还在规划当中,坟墓迁移未能妥善安置,村民们就将先人遗骨临时安放在园边野外。去年11月23日至30日,协调组三次组织力量对50多座无主坟 (都是外地未知情的坟主)开挖清理和迁移安置,做到编好号码,拍好照片,摄制好视频,便于主人查找。同时也遵从了当地的习俗。他们细致的工作,得到来认领群众的理解甚至感谢。 大开绿灯,特事特办。校区工地开工,首先要通路通水通电。茂港区交通分局全力配合市有关部门,在开工前用7天时间完成 1800米的施工便道工程;茂 港自 来水分公司用 15天 时间 完成2600米160口径通水工程;茂港农电分局用20天时间完成电力供应工程。这些部门都做到服务在先,手续特办,收费能减则减,能缓则缓。体现了大协作的精神。 除旧布新,红旗飘扬。校区工地上有一座200多年的古庙。虽然拆迁协议早已签订,但由于未找到合适的地方再作安置,一直未能顺利拆除。沙院镇新任党委书记刘君谋、副书记黄京奎、琼凡村党支部书记杨术,经过十多次的工作,从代表到村民,又从村民到代表,反反复复,最终在去年12月19日上午迁出 “神座”,下午5时30分将古庙顺利拆除。12月20日早上,新校区工地红旗飘扬,市领导和茂名市一中的老师们以及各方嘉宾汇聚在一起,为茂名市一中新校区举行了庄严的奠基典礼。从此,茂港区高地片迎来城区建设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