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1-10期 第第02版版:要闻/时评

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让农民腰包鼓起。在茂南乡村,现代农业新格局正在展现,干部群众妙手为梭——

合力织成满眼春色

本报记者 俊俊 通讯员 黄林明邱秋梅 深冬时节,走进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看不到半点冬天的痕迹,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生机勃发的美景:鳌头镇3000亩圆椒示范点在嫩绿丛中挂着串串小巧的“青灯笼”、金塘镇万亩甜玉米生产基地一展“春姑娘”排列的方队、公馆镇4000多亩的玉豆生产基地撑起绿蔓缠绕的金字架、山阁镇3500亩茄子基地于深绿中密密地点缀紫红……这是茂南干部群众妙手为梭,织成冬天里的春天景色。这般景色教勤劳朴实的农民们心花怒放,因为这一着妙棋令他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农业综合开发给他们带来了实惠。 茂南区地处我省西南部,属丘陵地区,是茂名市的粮食主产区。全区总人口8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9万人,辖区面积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万亩。预计该区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00多元。 近年来,茂南区十分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区委书记何俊海,区长江中南始终坚持把农综开发当作惠民的大事来抓,分管的区领导亲抓该项工作。该区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按照集中连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茂南区先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5个,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受益农田面积11万亩,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350元。被列为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区,带动建成了17个农业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8个;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其中省级示范社1个,共辐射带动农户8万多户,户增收近千元。 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关键在于有个好规划,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茂南区农业综合开发在认真总结完善以往成功管理经验和有效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投入机制,推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该区首先抓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召开专门的规划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编制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特别是区领导和农业部门有关人员深入实地、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农民的意愿。他们坚持按照开发园区的土地、水资源状况,编制开发现状图、规划图、分年度施工图、当年工程竣工图,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循序渐进,确保了开发一片,受益一片。该区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健全了三级农技推广网络。目前,全区有农业科技人员6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25人,硕士学历5人。2008年,该区被列为全省水稻机械化示范县、优质稻示范县;2009年又被列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区鳌头、金塘镇各有农艺师2人,其中金塘镇有一名硕士研究生,有农业(农民)技术员90多人,为项目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该区与省农科院、高州农校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及时解决技术难题。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茂南区注重按照建设农业园区的理念进行农业开发项目规划,按照农业园区的标准实施好开发项目,以全面提升全区农业开发整体水平。先后建成了冬种圆椒、甜玉米生产基地。鳌头镇已成为我市连片种植面积最大以及全省冬种效益最好的省级无公害标准化圆椒生产示范基地,基地面积达3万亩,并建立了飞马圆椒专业合作社和绿叶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郑氏圆椒”和“金鳌圆椒”商标,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现规划的鳌头镇项目区就在该圆椒基地范围内。金塘镇形成了全省连片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冬种甜玉米基地,基地面积达3.5万亩,建立了南埜甜玉米专业合作社,有金海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订单模式联系农户种植甜玉米,金塘镇项目区在该甜玉米基地范围内。同时,项目区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流通大户和常年收购点。 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茂南区注重把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几年来,该区先后成立了茂南区公馆旺山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飞马园椒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涉及粮食、水产、蔬菜、畜牧等多个行业,有会(社)员3236人,带动农户10000多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5.6%。 该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围绕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双轮驱动”。几年来,该区土地治理项目紧紧围绕“改田、增粮、创收”这个核心,紧抓中低产田改造这条主线,全力打造优质、高效、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转换工作思路,科学规划设计,使项目区的建设实现了开发规模化、渠道网络化、田面平整化、种植区域化、科技示范化、管理科学化;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成系、路相通的现代农业格局。 “开发开发,一开就发。”这是项目区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高度评价。他们亲身体会到,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不需外出打工,光种地就能致富。金塘镇南埜村一村民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给我们免了农业税,现在区、镇党委和政府又带领我们把田地治理得这么好,使种地的收入大幅度提高。据核算,我一亩地的收入达到3500元,比去年多1300元。农业综合开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太多了,真让人心花怒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