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1-08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大山深处“开课堂”

——信宜实施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1921”工程扫描

本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林保 日前,我们踏上了泥泞的红土地,来到了偏远的大山深处——信宜市洪冠镇中燕村。 山脚下的村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小山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人常说,“水至清则无鱼”,可在这清澈见底的小山坑里,却游动着一群群10多斤重的大鱼,让人啧啧称奇。村支书胡思通告诉我们,这里养殖的是喝山泉水、吃狼尾草的凼仔鱼。光他们村就有100多个这样的小鱼塘,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鱼,凼仔鱼味美价高,不少村民都靠养鱼的收入盖起了“鱼楼”。 胡思通指着小山坑旁一块醒目的招牌告诉我们,这可不是一般的养殖基地,这是信宜市培训农村党员的九大基地之一,也是信宜市“1921”工程的示范点。 “1921”工程特色鲜明受欢迎 在信宜山乡,随便问起一个农村党员,甚至有些农户,他都会跟你讲起“1921”工程带给他的好处,比如学到了种果的技术,比如成了养鸡专业户。 那么,“1921”工程究竟是怎样一个工程,又对农村党员有怎样的吸引力呢?主抓这项工程的信宜市领导介绍说,信宜市有2.37万名农村党员,占全市党员的65.4%。怎样提高这些农村党员的科技素质,发挥他们带头致富的能力,一直是信宜市探讨农村基层党建的重点课题。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策划,他们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1921工程”,即围绕全面提高党员科技素质一个目标,建设九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培养“双带”(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农村党员,树立一批农村科技带头致富典型。 “1921”工程为何能很快被党员记住,还因为它打上了红色的印记。选择用建党年“1921”命名,唤起党员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争做“致富先锋”“科技能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 信宜市在培训基地的选择上也颇费匠心,抓住了“靠山吃山”的山区经济发展特色。他们在全市8个镇开辟了高脂马尾松、三华李、南药、柑橘、香榄、八角、山地鸡、凼仔鱼、竹器、蕉树皮编织共九大特色农业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实践证明,这些培训基地的选择科学合理,深受农村党员群众的欢迎。比如合水镇在柑橘园现场开办培训班时,风大雨大,但来自全镇各村的100多名果农依然顶风冒雨赶来听课。其中一位年近70的老党员,步行6公里赶来现场,气喘吁吁地拿着自家变成石头果的柑橘,急切地向陈绍福老师讨教。当得知原来这是受一种叫根线虫的虫害影响并获得了解决的方法时,他舒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办这样的班真实用,能指导我们农民靠科技致富。” 乡土专家传授技术解难题 党员培训示范基地聘请的教师李大旺,是山地鸡养殖的专家,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几乎成了农户养鸡的热线电话,尤其是中午和晚上他下了班后更是咨询电话不断,“鸡不吃东西怎么办?”“鸡舍多少温度合适?”……养鸡户咨询的问题无论是“小儿科”还是疑难杂症,李大旺都不厌其烦地解答,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年6月,睡梦中的李大旺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听筒里传来养鸡户陈权焦急的求助声:“我的鸡不停地死,3000多只鸡已死了五六百只,这可怎么办?”“你别慌,我马上到!”李大旺放下电话,立即找来管畜牧防疫的一位同志,两人骑上摩托车飞速赶到陈权家。富有经验的李大旺到鸡舍一看,就判断出病症,马上喂药,第二天一早就控制住了鸡的病情。 我们问起李大旺怎么这么热心地为农户服务,李大旺笑着说:“我可是信宜市委组织部发了聘书聘请的教师啊!”他还告诉我们,因了这份光荣感和责任感,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九大培训基地聘请了22名种植、养殖方面的专家型教师,这些教师定期到各培训基地讲课,现场传授技术。同时,还在各培训基地的公开栏上公布了教师的专长、手机等,随时接受党员及专业户的电话咨询或上门服务。去年底,市委组织部对这些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考核,给予一定的奖励。 信宜市还充分发挥“田秀才、土专家”的作用,网络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乡土人才”作为辅导老师,每位“土专家”负责挂钩联系10户以上的党员专业户,在田间地头、在果园、在养殖场,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随时随地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种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双带”党员广辐射共致富 信宜市通过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党员,他们辐射和带动了众多的群众致富奔康。 钱排镇梭垌村党员刘昭禄,拥有30亩三华李果园,以前种植的三华李果小、味涩、品相差,一直增产不增收。参加了两期三华李种植技术培训班后,他掌握了一套三华李科学种植的技术和经验,种出的三华李果大、核小、甜脆,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每年仅三华李的收入就近10万元,成了钱排镇有名的种植能手。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刘昭禄主动到镇里要求担任老师,走村入户,传授种果技术,还请果农到自家果园实地学习,帮助不少果农种出了市场热销的美味三华李。 去年春节期间的冰灾,对不少养殖专业户来说可谓灭顶之灾。可朱砂镇里五村陈庆养的山地鸡,却成功抵御了冰灾的袭击,并且增加收入10万多元。陈庆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他参加了山地鸡培训班,掌握了山地鸡的御寒技术。已成为党员科学致富示范户的陈庆,最操心的不是自家的养鸡场,而是如何帮助更多的村民养鸡致富。在他的带动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养鸡户达四五十户,谁家需要鸡饲料,谁家的鸡生病了需要吃药打针,他都随叫随到,一条龙上门服务。其中有位姓李的村民,想跟他学养鸡,他便让其到自家鸡场来实习,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现在这家农户养鸡6000多只,收入可观。 怀乡镇的农村党员梁世金,从事竹器编织业多年,通过参加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后,进行竹编技术革新,改进竹器产品的防蛀、防霉技术,增加了竹制品的附加值,由此带动起不少党员群众靠编织发家致富。 截至目前,信宜市九大培训基地,共举办培训班286期,培训党员1.42万人次,带动了2.58万名农民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新催生了970多名专业户。有682名党员成为“双带”典型,在村“两委”换届中,有571名“双带”典型成为新一届村干部,有266名“双带”能力强的村干部当选村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