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文化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1-01-05期 第第07版版:文化

《论语》感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仁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名言名句脍炙人口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特别是“批林批孔”,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及“克己复礼”,觉得迂腐得很。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闲暇浏览书刊时,偶尔读了一下《于丹论语心得》,看了后,对现实的社会有着严肃的思考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所有儒家理论的核心综合为三个字:仁,智,恕。另外还要有“勇”,有谋者之大勇。如此都有,内心就会有所平衡约制,得失在心中,一切苦难均可以笑傲面对坦然了。 重读《论语》,重新感悟有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修心养性。 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年幼时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在文革中根据学到的批驳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表现。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忠心”。把“忠”深深植入到心中,不是说说了事,有时候要用几十年的苦难解读,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解读。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爱其才,要其归顺,苏武拒绝。单于为了瓦解苏武意志,将苏武发到北海牧羊,一去就是十九年。苏武“渴饮雪,饥吞毡”。十九年后,单于儿子即位,突发善心将苏武放归汉朝。汉武帝开始听说的是苏武已经投降匈奴,大为震怒。后来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动,动员了全京城军民出城迎接苏武。他的赤胆忠心感动了所有的人, 也感动了史学家不惜墨水写实。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我们经济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行为上必然出现偏差。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孔子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有收受贿赂,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居然还被人举报,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则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要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进取的精神。 三是爱人爱己,敬人敬己。“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也是最难做到的。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安徽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间有一属张家空隙地用作过往通道。吴家建房想越界占用通道,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状告到县衙,但因两家同为显贵望族,县令左右为难,迟迟不予判决。于是,张家飞书京都向张英告状。张英阅罢家书,提笔蘸墨批写诗四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收到回信后,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宅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学会忍让成就了有名的“六尺巷”。深厚的和谐因子是中国几千年民族意识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庸思想包含了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其实中庸之道是一种高超的待人处事艺术,是一种和谐的精神状态。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更应当在学古鉴今中学会在批判继承中庸思想。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并不能完全指导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我受它的感化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