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9版版:消费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12-06期 第第09版版:消费

商品“大降价”“促销”“大酬宾”背后的陷阱

消费者切勿贪图便宜盲目消费

在当前市场商品销售日益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些商家为了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便采用各种手段将商品重新 “包装”,大打“降价”、“促销”“优惠大酬宾”的旗号,试图让商品更容易卖出去。其实,这些活动往往存在很多猫腻,消费者在购买这些降价商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勿盲目贪便宜。近期,笔者观察市内经常出现的降价商品背后存在的陷阱现象并进行分析。 “先升后降”的游戏 日前,市区苏女士在一服装店购买了一件降价的绒毛上衣,上面标明原价格是299元,如今打五折价格是149元。能买上降价的商品,苏女士自然高兴,可没想到的是,正当沾沾自喜的时候,远在广州回来探亲的刘女士告诉她,这款衣服在广州的服装店里也就是这个价,根本就没有打折呀。苏女士半信半疑,刘女士为了能证实自己的说法,赶忙打开电脑,就这个衣服的款式在网络里搜索,果然网络上销售的价格正是148元。此时,苏女士只能自认“倒霉”了,真是空欢喜一场。无独有偶,市区温先生购买了一双皮鞋,上面标明价格是599元,打五折后是299元,一朋友也告诉他,这双皮鞋在另一家鞋店里仅售280元,温先生一气之下告诫周围的朋友:对于降价的产品,一定要当心啊! 商家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将商品价格提高后又进行打折,其实,商品的价格根本就没有降过,这就是商家为消费者购买设下的一个陷阱。 文字迷惑 日前,市区一电器卖场,打出了购满500元电器就可以送一个价值150元的电话机的广告,仔细一看,还有特别说明:日期仅限三天,多买多送,送完为止。颇为心动的邓先生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早上十一点多,就准备去购买价值500多元的电器,以便可以得到一个赠送的电话机。此时到店里的邓先生多了一个心眼,心想:先问个究竟再买也不迟。于是,邓先生来到前台,询问了一下是否有送电话机的活动,服务员告诉邓先生,电话机已经送完了。邓先生为之一振,回过神来,才知道自己被蒙了,更有讽刺意思的是,邓先生走出店门时,不经意间在门的左侧看到该店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11点开始的。 前段时间,笔者走马市区各条街道,在繁华的街道上可以不时地看到,一些商店打着 “清仓大甩卖”、“全场五折”、“亏本清仓”“过了这个店,没有这个村,一律五折”的标语……可当笔者前往这些商店准备购物的时候,服务员会提醒你:对不起,这些商品不在五折范围内。还有的店主会告诉你,这些商品在他的分店里才打折,分店的地址是……这些商家为了达到宣传或者销售的目的,就玩起了这些 “文字迷惑”游戏。 新进商品虚拟原价 不久前,市区一服装店在新开业之际,大打优惠折扣,店面的横幅非常显眼:本店新开张,所有商品一律五折,购买服装的前一百名顾客均有礼品赠送。笔者看到,店内已经有很多顾客在光顾了,不时还有消费者往柜台去结账。可在此时,有一位细心的顾客告诉笔者:刚开张的店面,有自己的原价吗?显然,这个顾客的眼睛是比较雪亮的,的确,商家为了能吸引更多顾客来买衣服,有意将所谓的原价进行虚设,以此来迎合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殊不知,这些打折的衣服价格全部都是幌子,商家可以将这些价格从无到有,以此来达到销售的目的。 从这种现象来看,“原价”二字,是商家对消费者不折不扣的欺骗。因此,消费者在一些新开的商店打出的优惠时,一定要谨慎对待,只有货比三家后,才可以下手去买。 降价后无“三包”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只想到便宜实用,却没有注意到是否有“三包”的问题。笔者在市区一家销售电器的商店赫然看到:所有五折电器,没有“三包”,一经售出,概不负责。商家如此销售电器,稍微多个心眼的人就能知道,这样的电器质量有保障吗?我们不难推断,十有八九是将存在质量问题的电器拿出来卖的。 笔者好奇地看了一些电器,不出十分钟,就有一个操外地口音的男士来到店面找服务员,说是自己买的冰箱内置灯不亮了,总是看不到冰箱内存放的食物。此时,服务员解释说:“店内打五折的商品没有保修,对不起!因为这些东西实在太便宜了。”或者这些都是商家的理由,但试想,消费者买东西回去以后,如果出现问题还得自己掏钱修理,这和降价基本没什么区别,相反“三包”产品还可以得到更多保障,使用更安全、更持久。因此,对于任何降价之后没有“三包”的商品,消费者应该考虑清楚,不要盲目地以为便宜就买下来。 降价质难保 一些商品销售有季节性的变化,例如服装、空调等等。近来,市区一电器店打着“空调大降价,亏本经营”的旗号,不少消费者悄然光顾,市民刘先生曾在该店购买了一台空调,刘先生坦言:当初买这个空调,是发现很便宜才动心的,没想到连“中国能效标识”的字眼都没看到,如今想起来真后悔当初的冲动。空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商家为了能尽快将存量的商品销售出去,会将一些没有质量保障的空调混杂其中,以便减少自己的成本亏损。不仅如此,一些食品的降价,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上个月某商场开业时,将大量的食用油作为降价产品,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些食用油的保质期和降价日期非常接近,这样的降价商品还值得我们去买吗? 面对各种各样的大降价商品,消费者应持谨慎态度,切勿盲目购买,要做到理性消费,学会货比三家,对降价商品的质量绝不能忽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或者发现在降价之后商家仍有哄抬价格的行为时,可以向商家反映情况;若双方发生纠纷,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通过合法途经来解决纠纷,保障自己的消费权益。只有这样,整个市场的消费环境才能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张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