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1版版:要闻

下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10-23期 第第01版版:要闻

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茂名市“9·21”特大暴雨洪灾抗灾救灾、复产重建工作纪实

编者按 10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茂名市“9·21”特大暴雨灾害救灾复产现场会,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确保救灾复产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根据会议的安排,市委办公室组织撰写了广播词《彩虹,在风雨后升起——茂名市“9·21”特大暴雨洪灾抗灾救灾、复产重建工作纪实》。广播词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抗灾救灾精神为主题,反映了抗灾救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在抗灾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根据市委办公室有关领导的意见,现将该广播词刊发。 大雨滂沱,山洪咆哮,溪河肆虐…… 2010年9月21日,这是一个茂名人民铭心刻骨的日子。 受第11号台风“凡亚比”减弱形成的低压槽影响,这天凌晨时分,我市高州、信宜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特大暴雨,高州的马贵、大坡、古丁,信宜的钱排、平塘等镇均出现超200年一遇的降雨量,有的地方甚至是10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强降雨导致出现多处山洪暴发和严重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灾害。其中,高州市马贵、大坡和信宜市钱排、平塘等镇的交通、通讯中断,继而断电、断水、断粮。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本来平静有序的生活变得喧闹纷乱,一时之间,青山绿水的云开山川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全市有26个镇51.7万人受灾,死亡96人,失踪21人,倒塌房屋8053户,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1.85亿元。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高度重视,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灾情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9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获悉我市受灾后,作出了“要尽最大努力搜救失踪人员,妥善做好灾民救助安置工作,加强防灾措施”的批示。同日,副总理回良玉批示要求国家水利部、民政部等部委强化对广东受灾地方的抢险救灾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救助安置。 9月22至23日,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等省领导在中秋节当天冒着大雨,风雨兼程,带领省有关部门人员,驱车500多公里,专程到高州市、信宜市视察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国家有关部门派出强有力工作组,指导和支持我市的抗灾救灾工作,帮助做好救灾救济、抢修基础设施和复产重建等各项工作。22日凌晨,国家防办副主任束庆鹏连夜抵达我市,指挥抗洪抢险救灾。9月24至25日,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率领国家救灾工作组前来茂名灾区检查指导工作,亲临第一线察看灾情,对正在经历严重自然灾害考验的茂名人民送来亲切关怀。 9月30日至10月1日,汪洋书记再次来到灾区。他踩着泥泞,跋山涉水,走村入户,实地指导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央和省领导的关怀使经受严重自然灾害考验的茂名人民特别是受灾群众倍感关怀、倍受鼓舞,极大激励了我市上下救灾复产的热情和斗志,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救灾复产工作的开展,极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沉着应对,科学指挥,牢牢把握了抗灾救灾、复产重建的主动权 悲痛而不失望、关切而不惊慌、急迫而不紊乱。灾害发生后,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镇定坚毅,行动有力有效,在疮痍大地上书写了科学有序救灾的篇章。 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第一时间把抗灾救灾确定为全市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向全市发出了紧急动员令,举全市之力抗灾救灾。迅速成立了全市抗灾救灾工作指挥部、高州和信宜抗灾救灾工作组,向高州大坡、马贵、古丁,信宜平塘、钱排等5个重灾镇派出了驻镇工作组,周密组织、科学调度,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同时,向全市发出通知,为救灾复产工作下了一道紧急“命令”,进一步严肃救灾复产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市委书记罗荫国、市长邓海光等市领导立即奔赴灾区指挥。在抗灾救灾的关键时刻,市委先后召开了三次常委会,市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对抗灾抢险、救灾安置、复产重建各个阶段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及时研究出台了《我市“9·21”特大暴雨洪灾灾区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使救灾复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科学推进。 在危急关头,灾区党委、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于是,车水马龙,群情振奋,一支支救援队伍来了,一台台抢险机械设备来了,一车车救援物资来了……从此,一场声势浩大的救灾复产大会战拉开了帷幕。 这一切,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委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彰显了各级党委政府运筹帷幄、科学统筹的中流砥柱作用。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灾情就是冲锋号。挺进!向灾区挺进!那里有我们的亲人,那里的群众生命、财产正等待我们紧急救援!这是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心里发出的最强音。一场军民携手共战洪魔、复产重建的阻击战在灾区这个特殊的战场展开—— —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着在三个小时内调集的数千名部队官兵,星夜驰援,火速赶赴灾区集结。 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一艘艘冲锋舟挺进灾区深处,挨家挨户搜救被困群众。 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一架架直升机克服复杂气象条件,为孤岛村庄空投食物、水、药品等救援物资。 灾区人民不会忘记,高州市马贵镇的13个行政村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3万多名群众被隔阻在河对岸。“李向群连”官兵们无惧困难,搬石头、扛沙包、夯实岸基、勘查地形水势、标定桥轴线,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为群众打通了“生命线”! 灾区人民不会忘记,战士们用手抬、用网兜拉,奋战了10多个日日夜夜,清除漂浮物近35万立方米,高州水库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灾情发生后,抗灾部队官兵与老天抢时间,不分昼夜拯救生命。战士们三天两夜没合眼,累得站着都能睡。但他们说:“灾区就是考验我的战场,只要我们一天还穿着这身军装,就要时刻牢记军人的神圣使命!” 在出色地完成了转移灾民、清淤泥、通要道、运物资等一项又一项的抢险救灾任务后,他们又与群众军民携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军民同心同德、情同手足,在抗御自然灾害中并肩战斗,凝聚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创先争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党旗红,民心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救灾复产重建中当“急先锋”、挺“主心骨”、做“排头兵”。 到受灾严重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灾区,佩戴上“共产党员”红袖章的党员干部身影随处可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虽然国庆长假来临,但全市3.2万名党员干部放弃休假投入救灾复产工作,灾区到处闪动着党员干部挥汗如雨参加复产重建的身影。 广大共产党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在灾区,到处传颂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平塘镇榃棉村委会副主任、共产党员刘东成冒着大雨逐户通知居住在危险地带的群众转移。在他通知了50多户群众转移时,传来了他家发生泥石流、母亲和两个侄儿被掩埋致死的噩耗 。“人死了救不活,生人不能不救!”他强忍悲痛,含泪继续奔走通知群众。灾害过后,他又重抖精神,带领群众抢收农作物,补种马铃薯、蔬菜、花生,规划重建新址,为重建家园日夜奔波劳碌…… 在重灾区马贵镇,镇干部张学平,在水中用力将落水群众托起,自己两度被洪水冲走,抱住电线杆1个小时才得以脱险。居委会干部葛建珍,家里受灾损失超过800万元,夫妻二人一直为救灾忙碌不停,浑然不顾自家损失,还把自家变成了灾民救助站。78岁老党员李用珍,扛米步行7小时深入灾区送给灾民,每天到救灾物资发放点做志愿者搬物资…… 在灾区,太多太多这样感人的人和事,展现了灾区党员干部在灾难面前朴实无华的大爱。 大浪淘沙见真金。“我宣誓,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雄壮嘹亮的誓词响彻满目疮痍的灾区现场。信宜市在钱排和平塘两个重灾区分别成立临时党组织,及时发展在抢险救灾第一线表现突出的31名抗洪救灾先进分子“火线入党 ”。高州市152名来自交通、水务、民政、医疗等各条抗洪救灾战线的干部群众分批分别在高州市马贵圩镇和大坡圩镇河边的废墟上,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火线”入党。在第一线,广大共产党员经受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严格考验。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各职能部门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形成了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力量。灾情发生后,我市各级各职能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自己的行动展开了一幅幅抗灾救灾、复产重建的生动画卷—— —电信部门紧急调用3台移动应急通信车和9台海事卫星电话前往高州马贵、大坡两镇。茂名移动从佛山、珠海、江门等地市移动公司申请调配了10多辆工程抢修车辆、19台油机开赴高州、信宜灾区;向海南、广西请求支援4辆卫星车开赴灾区。 交通公路部门在省交通运输厅协调下,珠三角7个兄弟市的交通施工队伍支援我们的道路、桥梁抢修工作,先抢通后保通。20000多人次参与灾区道路抢险救灾,投入推土机350多台班,挖掘机1500多台班,铲车1800多台班,运输车辆3500多台班,投入抢修资金2000多万元,清理塌方2300处约165万立方,搭建便桥5座,修复里程约300公里。 供电部门在佛山、江门等兄弟供电单位的支援下,出动2800多人投入电力抢修工作,安装发电机供电、抢修小水电供电,确保灾区最快能用上电。 水利部门出动抢险救灾915人次,轻舟队1240人次,迅速抢修崩塌的堤防、护岸、塘坝等,防止再次出现险情。 民政部门迅速组织搭建临时住所、设置临时安置点安置转移的灾民和全崩户,并大力组织救灾物资送往灾区,解决灾区群众的吃、穿、住、保暖等问题,确保安全转移和安置的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 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救治队伍374支次,出动医务人员2114人次,组织了卫生防疫队376支次, 出动防疫人员1929人次,对508.5万平方米进行消杀灭毒,对近18万人的饮用水进行消毒。公安部门派出2566名警力和治安联防队员,加强灾区的巡逻工作,打击有可能利用灾情入屋盗窃、哄抢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交警部门24小时在灾区公路站岗巡逻,保证抢险救灾车辆安全通行。 教育部门及时组织投入人力30265人次,清理淤泥石砾7.4万立方米,修复校舍2.2万平方米,清洗消毒校舍22.2万平方米,修复操场6.86万平方米,修复围墙321米,修复教学设备620台,整理图书76239册,确保因灾停课学校尽快复课。 宣传部门组织协调主流媒体及时发布正面信息,广大新闻工作者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开展全方位的正面宣传报道,向全社会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抗灾救灾的决心和工作部署,宣扬灾区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物价部门加强对全市物价的监测和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和非法生产、经营农资行为,保护市场正常秩序。 国土资源部门投入地质灾害巡查380多人,核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灾情点753处,疏散地质灾害点群众62000多人。 人力劳动部门在重灾区马贵镇、钱排镇举办“9·21”灾区劳务招聘会,7000多个就业岗位送到灾民家门口。 税务部门及时出台扶持灾区纳税人复产自救系列措施,支持灾区各行各业加快恢复生产……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也赶到了灾区。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交通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迅速赶赴我市展开抢险救灾工作,多次深入灾区第一现场指导抢险救灾,有的部门班子成员轮流进驻灾区,长期奋战在抗灾救灾复产重建第一线。灾区处处是战场,灾区处处热火朝天。各级各部门近30多万人次、100多支抢险救灾复产队伍,不怕劳累,不怕困难,日夜奋战在灾区主战场,奏响了抗灾救灾、复产重建感天动地的协奏曲! 这是团结协作的力量,这是和衷共济的力量。这磅礴的力量无坚不克,不惧任何困难险阻,是我们战胜灾害、复产重建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社会各界弘扬爱心,出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灾害的动人场面 同气连枝,守望相助。这是血浓于水、心手相连的情感。 市委、市政府及时在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情系灾区献爱心”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发出倡议书,动员全市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和民营企业家捐款捐物支持救灾复产工作。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向相应团体发出号召,捐赠物品救助灾区。 在抗灾救灾最需要人力的时候,各级共青团及时组织志愿者进入灾区,帮助群众开展救灾工作。抗灾救灾以来,每天都有近1000名青年志愿者忙碌在灾区。 霎时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爱心行动在茂名大地一浪高过一浪。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捐、各级干部职工踊跃捐、老同志老领导积极捐,社会各界的人们都参与到这场爱心大行动中。涓涓细流,终可汇成滔滔暖流。目前,全市共收到捐款5842.8万元、捐助物资价值265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抗灾救灾工作的开展。 “家乡同胞有难,我当然要全力帮”。全国人大代表陈华伟捐款300万元,全部用于在“9·21”特大暴雨灾害中受损严重的高州市马贵镇大西小学的建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州、韶关、湛江、惠州、珠海、梅州等市和博罗县及远在千里的波密县、汶川县,汶川县银杏乡先后向我市发来了慰问电或捐款,祝愿灾区群众顽强拼搏、战胜困难,早日恢复生产生活。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我们灾区的人民没有倒下,挺起不屈的脊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取得了救灾复产的阶段性成果 捷报频传:9月26日信宜钱排、平塘镇全面恢复供电;9月27日电信手机信号实现全覆盖、中国移动的手机信号实现大部分村覆盖,受灾镇镇区固话已全部贯通;9月27日,中断的3条省道已全部抢通;9月28日高州大坡、马贵镇全面恢复供电;9月30日在省水利厅专家组和解放军官兵的帮助下,采取爆破方式拆除了钱丰电站大坝,排除了险情;到10月8日止,因灾停课的34所学校全面复课,20628名停课学生无一因灾辍学;全力开展农业生产自救,组织群众及时恢复水毁耕地,目前已补(改)种农作物3.79万亩。9月30日,汪洋书记在我市检查抗灾救灾工作时,对我市抗灾救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灾区的电力通了道路主干线通了灾区的学校复课了,灾民的安置救助到位了,道路、桥梁、水利、房屋等恢复重建的方案制定出台了,农田恢复生产的种子播下了,灾区重建的蓝图绘好了,灾后复产重建的工作铺开了,灾区正处处蕴涵着勃勃生机!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我们的精神和意志得到了磨练,思想和情感得到了升华 灾害给我们以严峻的考验,同时使我们获得了智慧。在这一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面前,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迅速恢复重建,靠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制度的优越性,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正确领导,靠的是人民子弟兵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靠的是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靠的是广大灾区人民群众的坚强勇敢。 灾害给我们以艰苦的磨练,使我们提升了精神和意志。这是一种临危不惧、攻坚克难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种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的理性精神,这是一种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舍生忘死、同舟共济的和谐精神。这些精神,必将成为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鼓舞全市人民满怀信心地把“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的发展战略继续推向前进。 灾害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摧毁不了茂名人民的坚强意志。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基层党组织的辛勤付出,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我市一定能夺取救灾复产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林国学 何立建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