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8-03期 第第04版版:再造秀美银杏———茂名对口援建地震灾区全实录之三

攻坚克难 无畏险阻 民生优先 规划先行

对口援建工作在艰难中实现良好开局

银杏乡地处山区,地形险恶。地震对当地的山体造成极大的破坏,这为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英雄的茂名援建工作人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到,他们冒着余震、滑坡、飞石的危险,向银杏挺进,向困难挑战,在这个被称为“灾区中最后的灾区”的地方,开始了艰难的援建历程,并实现良好的开局。 地震过后环境险恶 所有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都不容易,但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市对口援建工作组尤为艰难。汶川县银杏乡地处汶川县东南部、岷江河中游,毗邻映秀镇,位于“5·12”大地震的震中,全乡共有农户712户。震后银杏乡境内山体全面垮塌,山川易容,满目疮痍,88%的房屋倒塌,灭失耕地1207亩,水、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部被毁。银杏,被称为“灾区中的最后灾区”。由汶川县委宣传部编著的《震中汶川100个惊心动魄》一书,专门记述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人民以及人民子弟兵救援震中汶川的感人片段,同时也记述汶川人民在中共汶川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抗震自救的感人情节,书中记述的抢险救灾的100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其中银杏乡的就占了8个。 有一个场面的题目为“死亡峡谷”,里面这样描述地银杏乡发生地震时的情形: “从映秀镇到草坡电站的狭长山谷地带是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段。映秀镇至草坡电站117段全长28公里,期间要经过银杏乡。地震来时,这里山石大量垮塌,公路被埋、桥梁中断、村庄被毁,特别是映秀镇至彻底关18.5公里处的路段,是集中了几十处大型岩崩、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这里人员伤亡惨重,山体植被几乎无一完好,到处面目全非,被称为“死亡谷”。 在映秀镇沿岷江而上2.8公里处老虎嘴,强震导致两岸山体整体垮塌,阻断河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山体滑坡堵塞河道使岷江断流18小时,同时有两家工厂和一个收费站全部淹埋。 银杏乡沙坪关距映秀镇14公里,这里河道狭窄,两岸全是陡峭石壁。地震来时,沙坪关村靠山的房屋几乎全被巨大的岩石砸毁。沙坪关村罗圈湾组的一些村民没处躲避,就慌不择路地奔向村旁的水泥拱桥上。哪知拱桥在强烈抖动中突然断裂,桥上20多个避险村民葬身河底。罗圈湾路段集中了山谷地带中最大的垮塌面。这里有的山体几乎垮掉了一半,垮塌处不仅淹埋了路基,而且还把原来的岷江河道占去了三分之一。 彻底关大桥位于罗圈湾上游两公里处,这里的垮塌更为严重。山上的整座岩壁从高空铁落下来,把东岸桥头及一段桥梁砸得支离破碎,以致这里成为震后恢复交通的最大障碍。 桃关工业园区共有7家工厂,地处银杏乡桃关村的桃关沟,紧邻福堂坝电站。地震使桃关工业园区遭到空前浩劫,有的工厂被淹埋,有的厂房坍塌。一个叫博格丹的德国登山探险家和他的同伴被困在这里,同时被困的还有武警某部团政委杨建全和九名武警战士。 地震发生时,杨建全他们正通过福堂隧道。当快要出隧道时,地面抖动起来,车辆失控,他们只好下车,才算逃过了此难。在隧道中,他们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的残酷。顷刻间,隧道外公路上到处是被砸毁的车辆,还有一个被板石砸中当即脑浆迸裂的路人。 28公里的路段被地震毁坏了22公里,这其中20座桥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据描写,山石垮塌,公路被埋,桥梁中断,村庄被毁等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充斥在贯穿银杏乡的短短的28公里山路两旁。我市对口援建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废墟上进行,环境险恶,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 茂名援建无畏险阻 “茂名对口援建银杏乡恢复重建工作可以用‘险、难、快、好’四个字来形容。”采访中,我市对口援建工作组车子平说。 但是这些都挡不住英勇无畏的茂名人,市援建工作组迎难而上,从进入银杏乡的第一天起,工作组队员就冒着余震、滑坡、飞石的危险,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深入各村组察看了受灾情况。那时银杏乡处于生命的“孤岛”状态,与相邻乡镇的交通断绝,余震不断,供电、供水断绝,电讯不通,工作组人员、规划设计人员及银杏乡干部均住在帐蓬内。工作组组长雷挺说:“我告诉家里人,打不通电话的时候也不要担心。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信号。”2008年8月25日,市红十字会支援工作组6万元,购买的两台发电机组,解决了工作组、医疗队、乡政府、派出所临时用电问题 。“那时候,每天晚上往发电机里加两桶的柴油,用完了也就没电了。但是,我们每天勘测回来后的图纸必须要当天完成,很多时候是在手电筒照射下完工的。”来自市勘察测绘处的杨建基说。2008年11月底,记者首次进入银杏乡采访,也是在晚上是靠柴油发电方可向后方编辑部发送稿件。 8月的银杏乡,正是多雨的季节。帐篷就是工作组人员、规划设计人员和援川医疗队员们的家,也是办公室 。“每当下雨的时候,上面漏水,底下进水,我们那简陋的木床就成了汪洋中的一条船。有时在雨夜中醒来,发现棉被都湿的 。”带领市第一批援川医疗队进入银杏乡开展医疗卫生救援的市卫生局副局长卿竹松说。其实,最初进入银杏乡每一个人,对这种情景都记忆犹新。 2008年10月10日,在银杏加油站旁,20间活动板房建成,工作组和医疗队才从帐篷搬进活动板房。记者清楚记得,当时为了跟进援建工作报道时,曾跟对口援建工作组的梁志联系,他对记者说:“现在条件好多了,你过来采访的时候可以住板房了 。”话语中透露出满足和兴奋,当时的条件艰苦可想而知。直到2010年4月,因为要让出土地给当地村民建新房,板房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市援建工作人员才告别一年半的板房生活。 民生优先规划先行 说到建设,不能不提到规划。 无论是常规还是理论,搞建设都应该是规划先行,一个地方的重建更应该这样。也许是考虑到这一点,我市在组建援建工作组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在这方面挑选人才:援建工作组组长雷挺来自建设局,在城乡规划和建设系统工作30多年,在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成员车子平是高州市的常务副市长,分管城建,也曾在城建系统工作过。因为同时来自城建和规划系统,雷挺和车子平两人在银杏乡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有着许多共同的想法,甚至许多地方是不谋而合。“援建工程不是应急工程!”这一理念一开始就被市援建工作组响亮地提出来,并始终贯穿于各个援建项目之中。规划需要时间,规划需要论证,这些都是急不来的事情。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即使我市的对口援建工作相对落后于周边其他对口援建市,我市援建工作组也不放弃这一理念。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市对口援建的科学规划工作走在全省各援建市的前列,这也得到了广东省援建工作组的充分肯定。 为保证援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工作组坚持规划先行,将科学编制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先后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60多人次进驻银杏乡,进行重建规划编制、地质勘察测绘、地质灾害评估、危房鉴定、供水勘测等工作,率先在全县完成恢复重建房屋鉴定、测绘、规划等各项基础工作。同时,编制了《银杏乡调研报告》、《汶川县银杏乡一碗水村梭坡店组重建规划》、《汶川县银杏乡中心小学重建规划》、《汶川县银杏乡整体重建规划》等等,为科学重建提供蓝图。同时,这为科学规划以及日后的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灾害评估保障安全 地质灾害评估也是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援建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援建之初,市援建工作组对此极为重视,耗资80万元,委托一级资质单位对集中安置点和重大公建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地质灾害评估。 据介绍,重建银杏乡的防震规划要求:抗震按8度地震区设防,学校、医院等生命线系统抗震设防烈度按9度设防。由于“5.12”地震造成部分山体的开裂和地质松散,乡域范围属于汶川多雨地带,各种震后次生灾害更易形成,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为了减轻次生灾害,特别是对滑坡、崩塌、塌方以及居住区的周边泥石流的监控和防治。根据银杏乡的实际,对口援建工作在容易滑坡周边修建了河堤堡坎工程,确保银杏村民以及耕地的安全。 据此,建设避灾广场也是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如今,漫步银杏乡,你会发现,国道旁,银杏乡文化中心广场、农贸市场等,都建成了避灾广场。这些避灾广场以小公园的形式出现,经过我市规划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现在已经种上了银杏树和其他观赏树木和花草,徜徉其中,彷佛置身景色优美的公园里。 责编:黄 石 张翠玲文字:张翠玲 摄影:张翠玲 梁 志 石 哲 美编:蓝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