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0-05-07期 第第08版版:汽车周刊

北京车展秋后点兵:自主品牌学会“自主”

5月2日,历时10天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正式落下帷幕, 80万观众,20万平方米参展面积,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2100家参展商在10天时间内将此次北京车展演绎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PARTY。在香车美女、五光十色散去的时候,我们发现,被国人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实现了全面的 “自主”,学会“自主”的中国品牌开始真正融入全球汽车竞争。 自主品牌软实力的提升 对于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车展来说,每一个厂家都“不差钱”,差的就是实力。以往我们看到自主品牌面积都在1000平米左右徘徊,最好的位置、最大的展台往往都被国外品牌占据,但此次车展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以吉利汽车为例,收购沃尔沃带来的软实力提升不容小觑,3000平米的参展面积突破了历届自主品牌参展的 “天花顶”,甚至比大多数合资品牌还要大,这可不只是场地大小的问题,背后就是“软实力”的比拼。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奇瑞、比亚迪的参展面积也都超过1000平米。所以仅此一项,我们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自主品牌软实力的提升。自主品牌亲和力的提升 以往我们走进车展现场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每家都在比着音响声,观众在拥挤和嘈杂的环境中不堪重负,看车成了一种罪。今年车展,组委会规定各展台声音分贝不能超过70,从10天的情况来看,做得最好的反而是自主品牌。相对于每天明显超分贝的某外资品牌,对面的比亚迪展台则显得寂静很多,给观众带来一个良好的看车环境。在吉利展台,中国传统名曲《梁祝》悠扬的乐声给自主品牌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提示,民族的才是中国的,中国的也可以很国际化。 自主品牌硬实力的提升 如果说展台设计可以外包,展台活动也可以外包,那判断厂家实力的最根本就是展品,我们可以看到,吉利、奇瑞、比亚迪三大自主品牌不约而同展出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诸多展品,在全方位展示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向业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的自主品牌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了。 自主品牌新能源战略各显其能 新能源是此次车展绝对的热门词汇,各大厂家在新能源上做足了文章、做尽了噱头,尤其是众多外资品牌,利用其在品牌影响力的强势地位,不断为自身的新能源战略和车型做着各种推广。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中国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的“天王山之战”中非但没有落伍,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亚迪的电动新能源战略、吉利的多模式新能源战略等等,都显示出中国自主品牌在新一轮的车市竞争中已经迎头赶上。 步入千万级汽车大国序列后,汽车强国的呼声已经逐步转化成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政策,我们能够从吉利等自主品牌身上看到这种趋势的可喜变化,自主品牌不再是靠“口号”在与世界同业竞争,他们开始学会了蓄力、拥有了技术、开始了真正的竞争。(汽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