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7版版:岁月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12-07期 第第07版版:岁月

永远的孩子

陈歆

接到妈妈的电话,说是休假,要过来看看,换个环境体验生活。呵呵,心里暗笑,妈妈也讲究度假了。 妈妈来了,一路上没打电话给我。倒让我惦记着,怕她晕车。妈妈不喜欢出远门。她遗传了外公的毛病,闻到汽油的味道就想晕车。车没到站,我就赶紧在车站等着了。 迎面而来,是妈妈 。 “妈,你没事吧!晕车吗 ?” “路上没有,倒是下车的时候在路边的垃圾桶吐了。”妈妈看着我,爽朗地笑了笑,眉角的皱纹也跟着翘起来了。年过五旬的妈妈,看上去好小,个头才到我的眉角高度。母女俩站在一起,我倒是 “大”人了。 一路上,我挽着妈妈的手臂,妈妈却紧紧地拽着袋子。里面是什么?打开一看,竟是我上次买回家的零食。妈妈笑了笑 : “家里的小孩都变大人了,没有战斗力,还是拿来给你消灭它。”妈妈总舍不得独享好吃的东西。 城市里的节奏自然比小城快。难得到来一次,我却抽不出时间陪她。妈妈总说 : “不要紧,不要紧,我就是来看看你怎样生活,吃些什么。” 第二天一早,睡眼惺忪地醒来,侧过头,妈妈正看着我 : “起床了,年轻人上班可别迟到。”接着又说 : “粥盛出来,放在桌上了,慢点吃。”后面再接一句 : “天天吃早餐,身体才好。妈妈不在这里,你也要自觉点。” 母亲的话令我想起学生时代。那时每天早上,她也 是这样叮嘱我的。突然, 想起了好朋友丹丹的 妈妈老说:“以前,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总是5点多起床,做好早餐,等孩子们吃完,一辆自行车搭上三个,送去上学。”从前的妈妈,都过着一样的生活。现在,妈妈们终于熬出头了,孩子们都大学毕业了。 记得太叔公常到我家发表言论。印象最深的是,他说 : “父母就是父母,永远都在操心。年轻的时候,有得玩没玩,结婚了。一结婚,就生孩子了。生了孩子,烦心事就跟着来了。”然后叹口气,接着说 : “孩子还小的时候,怕他长不大,怕他磕着、碰着、饿着;读书的时候,怕他不学习,偷懒,读不进书,丢颜面不要紧,考不上大学才是大事;好不容易读到大学,又怕他找不到工作,不能自力更生;找到工作,又怕他没找到好妻子,将来吵架,生活不幸福;找到老婆,他又有小孩了。做父母的,又开始为小孙子操心了。总之,人的一生呀,就离不开操心两个字。” 这番话又让我想起了一位同事。他老是诉苦。说他十五岁的孩子不听话,不肯学习,不愿读书,尽是玩电脑游戏。打从孩子生下来,他就开始受苦。广东的男人,很少喜欢做饭的,认为厨房里的事务是女人家的本份。可这位同事却是特例,每天6点起床买菜,洗好菜,用电饭煲热着饭,炖好汤,中午急急忙忙地赶回来炒菜,偶尔加班也要匆匆忙忙地给孩子捎上快餐,让他吃饱,让他有时间休息。他说,有时想想,还是外国好,不要孩子,两个人二人世界,少操了一份心。我笑了,瞎话,中国人都喜欢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因此操心是在所难免的。想到这儿,我明白了,显然,妈妈不是来度假的。 下班回来,打开门。妈妈已经在厨房忙碌了,系着新的围裙,拿着锅铲。房子里已经飘满了香味。一看餐桌,美味的隔水蒸鸡已经摆在眼前了。顾不了淑女的形象,我急不可待地抢了妈妈手上的筷子尝一口,真好吃,充满妈妈的味道。 吃完了,把碗筷一放,妈妈又忙进忙出地开始收拾。我悠闲地坐在客厅的角落,正可以看见餐厅和厨房。这才发现,家里添置了好多东西,微波炉、电炖锅、高压锅、柜子,检查一下,甚至有螺丝刀,还有夹核桃用的钳子。就连厨房里盛东西用的木板,她都帮我找来架好了。 心里一阵触动,说 : “妈,这些东西上哪找的?我都不晓得在哪买。”妈停下来,想了想 : “哦,我有空的时候到街上买的。木板是刚好看到隔壁装修,问邻居要的。”妈说最后一句话时,脸上还有一种骄傲地神态。我心里一阵惭愧,自己已经长大了,还让妈妈这么操心。 理论上,我已经是大人了,应该照顾父母的。实际上,在妈妈的心里,我还不大,还是小小的,还是孩子。她依然想着如何为我遮风挡雨。 突然浮上小时候,妈妈抱着我转圈,亲我的画面,那时她那么年轻,而我就是她的世界。 我想 , “也许在妈妈心里,不管多少岁,我永远都是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