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4版版:体育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12-05期 第第04版版:体育

足协通报国务院调研结果:

欠薪成假赌泛滥主因

日前,中国足协在中超俱乐部老总会议上内部通报了国务院足球工作调研小组在大面积走访球员、俱乐部以及地方足协后,对于目前中国足球现状的初步调研结果。调研小组认为,大部分国内球员的收入和外界传闻的严重不符,这一反差让他们感到吃惊;球员们不仅收入不高,而且被欠薪严重,这使得部分球员铤而走险,参与假球和赌球等不法活动。欠薪成为足坛假赌现象泛滥的主要诱因。 ■中超俱乐部大面积欠薪 国务院调研小组的调研工作目前仍在紧张进行之中,近期他们还将到多家俱乐部向球员、俱乐部工作人员和地方足协官员了解情况。但在前期调研中,本着畅所欲言、实事求是的原则,调研组广泛征求了球员以及其他足球工作人员的意见和看法。而在了解过程中,调研组发现“欠薪”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而除了个别几家中超俱乐部外,其他俱乐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欠薪情况。 在调研中,国务院调研组发现在社会上曾经引发巨大争论的中国球员高收入现象,早已不复存在。社会上普遍认为的,大部分中超球员年收入轻松过百万,高者能超过四五百万,其实早就是“老皇历”了。随着国内足球市场的萎缩,以及中超联赛俱乐部关注度的下降,很多现役国脚级的球员,一年下来的收入不过三四十万,而俱乐部中年轻球员的月收入只有几千元,少的甚至只有一两千元。 更让调查组感到震惊的是,上面的那组数字有些还只是在合同上文字存在的。除了像北京、山东等几家运作得较为正规的职业俱乐部外,其他俱乐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拖欠球员工资的现象,有的球员甚至表示,那部分被拖欠的工资,自己已经不抱希望追回了,因为俱乐部根本就没想给。长沙金德的国脚汪强在介绍情况时说:“自己前年联赛时,俱乐部应该支付的奖金,到现在还只拿到了一部分。至于去年和今年的奖金,就没有指望了。” ■欠薪造就“灰色产业链”调研组还发现,因为自身俱乐部经营始终入不敷出,使俱乐部资金出现了问题,以及部分俱乐部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一条“以赌养薪”的 灰色产业链也悄悄形成。一些俱乐部一方面拖欠球员们应得的工资,另一方面又在“哭穷”的同时,怂恿球员们通过打假球或者赌球等不道德的违法行为牟利,最终导致假球和赌球的现象在国内足球联赛中泛滥。 当然还有一些心术不正者,则乘虚而入,把操纵俱乐部,将俱乐部作为自己赌球的资本,并从中牟利,当作了一种生财手段。日前已经被辽宁警方抓获的王珀,就是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他投资足球俱乐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靠打假球、赌球赚钱。 还有一些俱乐部经营者,在无力支付球员薪金的情况下,私下向球员表示,他们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靠“打假球”来弥补自己工资方面的损失,俱乐部不会追究他们的不法行为。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前些年有一支后来夺得中超联赛冠军的球队,该俱乐部在当年的联赛中,一直都大面积拖欠球员工资。但最后这支按常理早该军心涣散的球队,却奇迹般地夺得联赛冠军,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支球队一直在靠“涉赌”这一方式,让球员和教练得到高收入,并保持高昂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