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10-30期 第第02版版:认真贯彻落实粤西“两个会议”精神“强大”对策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强市转变

曾 春

最近,市委书记罗荫国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了 “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市各级部门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指出农业是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不能丢,而且还要做大做强,也就是要实现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转变。要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切实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良种覆盖率。这为我市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认为提高茂名农业科技水平要重在落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推进。 据统计,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43%,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 以上。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良种复覆率都未能适应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要原因是: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农民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市农业科技水平。 (一)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农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保证。加快造就了一批紧扣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潜心科研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造就了一批情系 “三农”、扎根基层、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形成一支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农业人才队伍。我市特聘人才中的农业博士,就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依托一些农业企业,引进一批如水果型黄瓜,水果型红罗卜等一批蔬菜在我市进行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茂南区农业局计划今年冬种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方式继续扩种这些蔬菜品种。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开发转化。要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企业的资金优势,加大对具有全局性的、科技含量高、前景好、有效益、产业关联度大的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开发力度。包括农副产品保鲜及加工技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控制技术、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橘红等重要南药产业化开发等。通过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开发,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的跟踪、引进示范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全市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的原创能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市农业科技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开发转化。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对尚未出台改革方案的县 (市),限时出台方案;对进入实施阶段的县 (市、区),加强检查指导,切实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岗位设置,人员的调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农技人员的考核、考评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完成。 (五)切实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严格按公益性单位待遇核拨经费,保证农技推广机构业务经费和福利待遇落实,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基层农业技术站成为 “三有”即有办公场所、有必要的实验室设备、有农业试验基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服务水平。 (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一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技人员教育培训机制;二是建立农技推广人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的农业科技入户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考评机制;四是积极探索县级管理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一线农技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将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技推广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农技推广人员的晋升、晋级、续聘、辞退等与考核结果挂钩。 (七)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按照 “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采取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机构招标确定、过程规范管理的管理机制,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以及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作者是茂名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