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09-21期 第第03版版:社会新闻

连续三十年无越级上访、无涉毒人员、无治安案件,记者日前走进了这个享有众多国家、省、市荣誉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深深感受到村民自治给其带来的巨大变化

红花坡:“草根民主”的缩影

编者按 伟大祖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美丽的茂名也走过了五十载春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十年来,历届茂名市委、市政府带领茂名人民艰苦创业、科学发展,走上了一条文明、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茂名广大农村地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日新月异,稳健发展。值此普天同庆的时刻,茂名日报社会新闻版隆重推出“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茂名建市五十周年”系列报道,通过典型的人和事,描述茂名农村几十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医疗等多个方面的可喜变化。敬请读者垂注! 一组令人自豪的数字 红花坡村位于电白县旦场镇东南面。1978年以来,该村连续30年无越级上访,无涉毒人员,无治安案件;多年被市、县评为“文明单位”、“文明村”;2002年,被评为“茂名市无毒社区”;2004年,被省、市评为“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调解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该村被县委授予“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党员电化教育“先进播放点”,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文明村”。2008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和谐示范村”。 红花坡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8条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96户,总人口2056多人;农村党员38名,村“两委”现有干部5名,“两委”交叉任职率100%。实行“村民自治”后,这里的群众直接参与决定村中的大事;推行“阳光村务”,还权于民,民主理事,最大程度地集中民力、民心、民智,充分调动了村民群众自主抓好村级各项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想发展、抓发展、共发展的团结局面。2001年以来,该村投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其中筹措40多万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建起村民文化广场;筹措20多万元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筹措200多万元建起水泥硬底化村道4条;筹措240多万元改造泥砖房62户,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村民有效履行民主权力 见到记者来采访,村民们拉着记者去看一块墙。只见大院四周的村务公开专栏,密密麻麻占了几个墙面,内容包括村民自治事务公开、政务公开、村民意见征询、反馈情况公开及政策法规宣传等。 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全面贯彻实施,红花坡村不但实现了“民主选举”,而且逐步实现由“选人”到“建制”的过渡和两者的有机结合民主管理,干群关系得到很大改善,村民对党和政府的亲近感有了很大增强,参政议政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红花坡村的村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法律法规赋予村民自治权和自主权,村民有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民意表达渠道顺畅,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的活动方法、议事规则、工作规则等,在这里都有“章”可循,“村官”权力的使用也得到了规范。同时,村干部转变了观念,学会依法办事,全心全意为民办事,自觉遵循村民自治法管理村务。 红花坡村“两委”进行决策时,尤其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事先发出公告,广泛征求意见,依法按章拟定方案,并形成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会议)决议后方予以实施。如村民关心的项目建设、山林发包、鱼塘承包、集体土地出租转让、集体收益分红、群众“一事一议”等问题全面上墙公布,强化“阳光”监督,村里的钱入钱出明明白白一本账。对于其他改造或新建项目,如村委会办公场所、农田水利、道路硬底化等改建设过程中,都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村民代表会、党员议事会和设置意见箱等多种形式,一一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拓宽监督渠道,再作改或不改、建或不建的决定。上马工程采用公开招标制,全过程都由村务监督小组实行全程监督,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节省了建设资金。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据记者了解,过去的红花坡村人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也是依凭 “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来解决的。对于法律,他们不懂也不想懂。如何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被摆上了红花坡村“两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村年度工作总体规划。村委成立了村维稳及综治领导小组,划定每个干部的“责任区”,在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基础上,该村在大部分自然村设立普法办公室、阅览室、法制教室,为村民提供一个学法的好去处。此外,该村经常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图片展览、法制文艺进村、法律书籍入户的“三进村一入户”普法活动,大力倡导和引导群众树立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同时治保会、治安联防队、义务护村队、调解会、妇女禁毒会、帮教小组等群防群治机构相继成立,并坚持每年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近8000元作为治安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了维稳及综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村委人民调解办公室,记者从墙上挂着的“调解记录”中看到关于村里小至邻里、婶娌之间的纠纷,大至村组之间矛盾、农田山林土地等纷争的调解原始记录,并且件件事情的最后协定记录都清清楚楚在本本上。 村民王某与刘某曾因小事积怨,次日,王某等四人乘刘某不备将刘某打伤,该村调委会得知情况后,马上送刘某到医院治伤,并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后来王某很快就认识自己行为是违法的,主动向刘某认错,而且刘某的医疗费他也自觉赔偿。又如该村村民李某、王某因相邻排水发生争执而积怨,经常互相谩骂,村调委会同志知道情况后,决定由两位调解员分别到李某和王某家中做思想工作,经调解员劝说后,大家都明白了道理,并协商双方共同出资、合力把排污问题解决。 新风尚塑造新农民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村民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过去是“吃不饱”,现在“吃得好”;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是 “想穿就穿”;“土坯房”现在也都变成了“小楼房”。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人均纯收入从100多元不断递增到去年的6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40多万元。全村合作医疗每年都按人均20元统一支付。 过去在乡镇采访,记者经常听到一些镇干部说,计生和殡改是乡镇工作的两大难题。红花坡的村干部是如何看待这“两大难”的呢? 村干部很坦然地告诉记者,受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人有个“多子多福”的思想不足为奇,对家里老人的去世有个要“入土为安”思想,也不足为怪。但现在群众在这些方面的观念已有了根本的转变,除了有“乡规民约”制度外,更多的村民看重的是“优生优育”,讲究生活质量。所以,别人说的“老大难”在该村是一点也不难。 这就是红花坡村的村民。民主决策使村民们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老一代的“四大件”耐用消费品从普及到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彩电、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和移动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并逐渐成为村民生活必需品,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等现代家电在村民家里也不再是梦。有的家庭还用上了电脑,大人小孩都会上QQ ,出门代步都有摩托车,富裕家庭还有了自己的小汽车。 本报记者 梁小麟 特约记者 李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