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09版版:消费

下一版>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07-06期 第第09版版:消费

保健食品= 药“免费义诊”藏猫腻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类社区服务活动的日趋增多,以“免费义诊、免费健康讲座”等名义推销质次价高保健品和医疗器械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已成为消费投诉的一个热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日常消费维权工作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针对老年人的“免费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多是忽悠,“免费义诊”多藏猫腻。在此,消协官员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擦亮眼睛,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夸大宣传,从以下几个方面严防上当受骗。 一是不少“义检”、“义诊”活动表面来头都不小,不管是什么“医学会”、“研究中心”、“专家”都挂上国家级、省部级、或是各大名牌高校的招牌,但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机构、专家,想要进行“义检”、“义诊”活动,都必须提前向活动举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因此,如果收到此类活动的邀请,只需向当地卫生部门电话咨询一下,便可以知道此活动是否是经过审批的正规义检、义诊活动。 二是虚假的“义检”、“义诊”活动,大都是为推销某类药品或保健品做铺垫,到场的老人不管在心血管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最终的体检结果都几乎相同。因此,如果发现在场体检的人士检验结果都相近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三是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态度上,也很容易辨别义检、义诊活动的真伪。一般为推销产品而举办的此类活动,工作人员一开始都极度热情友善,对你嘘寒问暖、介绍详尽、服务周到;可若你想要离开,他们的态度就开始转变,百般阻挠;一旦发现挽留无效,他们更是冷下脸来甚至恶言相向,与之前态度天差地别。想想看,这样的态度哪里是充满爱心的义务服务志愿者该有的呢? 四是国家相关部门明文规定:“义诊中不从事商业活动,不误导、欺骗公众,不聘请、雇佣非医务人员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咨询”,而义诊中不能“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非法作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广告或从事其他商业活动。”因此,当现场工作人员或者专家向您推荐产品时,就可以明确判别这是非法的义检、义诊活动,切勿上当受骗。并且,还可以拨打电话向卫生、药监或工商部门举报。 五是广大老年消费者购买药品一定要到正规大药店或正规医院,同时要认清包装盒上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应为 “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1位字母分别有:H、Z、B、S、T、F、J),而保健品的批准文号一般为“卫食健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同时有“蓝帽子”标志。 (于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