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09-06-09期 第第02版版:要闻、时评

“信访专业”应设在基层

6月2日,媒体报道沈阳大学今年增设“信访专业”,引发热议。(6月8日《新京报》) 从报道来看,“信访专业”的设立是缘于沈阳的进京非正常访数屡居省内第一,信访压力大;同时,信访工作人员学历低、人手少,且迫于实施信访机制改革的需要。依此分析,信访人才有市场需要,而且现在急缺高素质的信访工作人员,学校若依市场需要来培养急需人才,倒是无可厚非。不过,仔细想想,信访工作人员应掌握的一些东西,坐在学校课堂还是无法学到。“信访专业”,最好不要设在高校,而设在基层单位。 张云泉,作为信访工作领域的先进代表人物,他说,作为信访干部做好工作要有“五心”:热心、同情心、诚心、决心、恒心。这“五心”,恐怕不单单是课堂上就能学习得到的。而且,“有人说,张云泉是天生的信访局长。他自己则说,他的能力来自于实践。”在别人的眼中,“他交友甚广,了解底层。他常去公共大浴池洗澡,有机会就坐坐三轮车、出租车,那些搓澡工、三轮车夫、的哥、的姐里面都有他的朋友,再加上长期干信访,他算得上是泰州城里‘第一消息灵通人士’。”这一点,坐在学校的课堂无疑也是学习不到的。 再说了,现在的信访工作人员的文凭低,但有时文凭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做信访工作。做好信访工作,关键是要心里装着老百姓,有一份为民服务的情怀,要有一份耐心。同时,对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困难情况有所了解,并真心想为他们解决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相对有优势。更何况,现在公务员凡进必考,每次考试,多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设置信访专业,仅是一个专科,对干部的文凭提升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以我看,做信访干部,最好能有基层工作的经历。 事实上,沈阳市信访大厅于去年6月2日正式运作后,上访的办结率提高了,沈阳市进京访的人数大幅下降,去年正常进京上访人数下降72%,非正常访下降了73%。去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进京非正常访为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沈阳无一人进京上访。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信访专业的学生起了作用,而是本身的信访工作人员在发挥作用。 信访干部应该多懂点法律。近些年,新考入的公务员,因为法律方面的知识比重较大,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不少。可以说,在现在的干部队伍中并不缺信访专业人才,真正缺的还是那颗“为民服务之心”。只要加强干部党性修养的教育,完全可以通过选拔优秀的基层干部来做信访工作,而没有必要再开设什么“信访专业”。 “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是张云泉的话,也是每一位干部最该记住并好好体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