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20-01-07期 第06版:茂闻·关注

我在百姓宣讲中学习做一名“好记者”

  

作者下基层宣讲。
朱杰祺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便碾过了2019年,驶进2020年。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无论是对于每一个人,或对于哪一个职业而言。
  我的职业是一名新闻记者。
  去年4月份,我有幸作为茂名日报社代表参加了“‘我和我的祖国’——茂名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市60周年百姓宣讲大赛”,与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宣讲人同台竞技,以总成绩第五名,最终获评十佳“基层宣讲能人”称号。
  没想到,从此我便开始前往全市乡镇的宣讲之路。
  第一次用粤语做宣讲
  第一次接到宣讲通知是在去年7月份。“杰祺,我们这周是去高州各乡镇开展百姓宣讲活动,本来是想安排你下周到化州的,可是这周五有位宣讲员家里有事临时要回去,你方便过来接替一下她的宣讲任务吗?”
  我思考了许久,我曾参加过省级、市级的宣讲、演讲比赛,但始终没有真正下过基层去做宣讲,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决定我要去。“好的领导,我安排时间参加。”
  第一次来高州下基层宣讲,我便换上了印有单位标签的“社服”,希望能让听众更容易融入其中。
  前往高州市新垌镇的路上,市委宣传部讲师团的领导跟我说,“小朱,我们下基层得用我们的家乡话,也就是粤语来做宣讲,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有体会。”
  这可把我难倒了,我从来没有用过粤语来做宣讲。
  既然领导说了,那我就得服从组织的安排。于是,我在新垌镇用我并不流畅的粤语进行了我的第一次百姓宣讲,题目是《与人民同心与祖国同行我们一直奔跑在新闻的路上》。
  宣讲中,我仔细地观察了台下党员群众的神情,他们对宣讲员们讲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有共鸣之处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整场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们都说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把我们所讲的故事大概复述出来,我知道他们真的在用心聆听。
  哪怕只有一名听众也要坚持下去
  后来的几个月里,宣讲团成员又陆续走进了茂南区、电白区、化州市、信宜市下属的各乡镇,我们依然用着乡音向党员群众讲述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还记得在信宜市朱砂镇开展宣讲活动时,一群乡亲父老听完宣讲报告后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听了我的故事后非常感动,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努力读书,将来有机会的话也成为一名记者,去记录百姓的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
  有感动也有失望。还记得在某乡镇做宣讲时,由于各种原因,当地只组织了不足5名党员干部前来参加。当时我们就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但我们依然坚持“哪怕只有一名听众”也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的原则,把故事向现场的几名听众分享,他们听到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被我们的精神所打动。特别是有一位党员在听了“中国好人”黎富炎的宣讲后感动地落下泪水,感慨道,“你真的是一个好人,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
  我想,如果今天我们的努力能够给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启发,我觉得我们这一场宣讲活动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什么是好记者?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最后的一场宣讲会,那是在电白区电海街道乔梅村。由于当天下午的这一场已是今年百姓宣讲的最后一场,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我记得在我讲完后有群众问我,你觉得怎样才算是一名好记者?新的一年还会有什么重大新闻报道要推出?
  我当时就笑着回答他,我认为作为一名记者,除了要热爱新闻事业,忠诚新闻事业,还必须具有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接下来有哪些重大报道我也许不能一一道述,但一定会有扶贫脱贫故事,记录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还会有各种好心故事去展示人民群众乐善好施关怀弱者的大爱形象,也记录新闻推动时代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的正人正心;也会有更多的故事讲述时代变化的思考和传导青年的声音。只要我们用心去采访,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记录,用心去传播,就一定能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时代华章,一定能讲出更多展示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的精彩故事。
  这一年,我们宣讲团的成员还包括了“中国好人”黎富炎、“广东好人”陈祝生、信宜市镇隆镇党政办主任叶柔廷、高州市石鼓镇黑坭山村委会团支部书记邓木清、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岑红燕、化州市委党校助理讲师陈亚廖。他们用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向党员群众讲述了工作生活中的所历所见所闻,展现了新时代广大基层工作者立足本职岗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要以宣讲对象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宣讲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他们已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奋斗前行。我相信,今年的故事一定比去年更精彩、更振奋人心,让我们共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