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7-19期 第06版:茂闻.民生

化州塘坑村借力乡村振兴

薄弱村变美丽乡村

  茂名晚报记者吴祖光 通讯员黎贵 实习生钟景玲“哎,真想不到,塘坑村变得这么漂亮了!”“这个广场做得好,小公园更舒适,不错,不错!如果抓紧装修好文化舞台和农家书屋就更完善了。”这是近日化州市丽岗镇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自然村村长共200多人,到新农村示范点塘坑村观摩时,干部们发出的由衷感叹。
  几年前,塘坑村还是一个薄弱村,村容村貌脏乱差,房前屋后长满杂草,池塘垃圾水面漂,村道泥路坑坑洼洼,村民出入很不方便。近年来,该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建设,加快建成美丽宜居文明的新乡村,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红色元素浓烈,村民村风淳朴
  塘坑村是战争时代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1926年,共产党员朱光震、戴同先等到该村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吸收了大批进步青年加入共产党,并先后组织该村共产党员和群众参加支援广州起义、纪念“五·四”反帝反封建示威游行以及夏收暴动等。
  塘坑村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惊慌。敌方多次包围塘坑村,严刑相逼,强迫村民说出共产党员和游击队员名字。勇敢的塘坑村群众并没被敌人的枪弹酷刑吓倒,他们一如既往地为共产党、游击队站岗放哨、护送伤病员、掩护革命同志等,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12年12月,化州市委、市政府特地在塘坑村建立革命据点遗址纪念碑,以此教育后人。
  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年中考,该村有3人考上化州一中,为此轰动一时。还有不少村民毕业或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等重点大学。对村中的各项建设,村民都能积极参与,捐钱出工出力。

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
  塘坑村位于丽岗镇东北面,坐落在“州之镇山尖岗岭”的东侧山脚下,是革命老区村,现有人口500余人。
  塘坑村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村周围有冼太庙、镇州石、仙人床、仙人洞、蝴蝶石、天湖、试剑石、陈鉴坟、状元坟、响石、百年黄榄树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梯田也是该村的一大特色。该村木薯、山泉水也很出名。山岭野果众多,天然无污染,可供游人免费食用。
  塘坑村独有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参观,许多作家、诗人、记者纷纷撰文、作诗赞之颂之,相关诗文、报道见诸各大电台、报刊。

借力乡村振兴,建设最美塘坑
  塘坑村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丽岗镇党委政府及低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借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近日更是拆除闲屋危房30多间,平整环村路路基1.8公里;清除杂草、杂竹10多亩;修建了1.3公里长、4米宽的硬底化水泥路;清理2公里的排水灌溉渠;铺设2000平方米的硬底化文化广场;建成了300平方米的袖珍公园、200平方米的文化舞台和农家书屋。去年,还通过举办外嫁女集体回娘家聚会活动,让外嫁女协助做通个别村民的思想工作,合力推动村庄建设。
  据丽岗镇有关领导介绍,下一步,塘坑村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定位,致力打造集红色教育、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美丽新农村。

【记者手记】
  塘坑村的变化,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阐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人们追求自然、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如今,村庄变美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变好。要使美丽家园一直美下去,还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参与,村民要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共同爱护家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