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7-18期 第12版:最解密

崔道植,屡建奇功的痕检“神探”

  

崔道植在进行痕迹检验实验
  他是一个传奇——凭借一个弹壳就能拨开重重迷雾,仅半枚指纹就能锁定真凶。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被称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他是一个标杆——从志愿军战士到刑事技术专家,在人生的“两个战场”上付出毕生心血,至今85岁仍忘我工作。他曾感慨,这一辈子当警察啊,当对了,不后悔……这就是仍在为共和国刑侦工作奋斗不息的刑侦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
警界的传奇
  痕迹检验,是刑侦工作的重要一环,利用专门的技术,对与犯罪事件有关的人或物留下的手印、脚印、弹痕等各种痕迹进行勘验、分析和鉴定,为破案提供科学依据和侦查方向。
  作为新中国最早研究枪弹痕迹的专家,在射击弹壳与弹头中辨别各种纤如发丝的痕迹,是崔道植的“独门绝技”。经他研究过的各类枪支子弹数以万计,“看痕知枪”的眼力和经验是在一枪一弹的检验中磨砺出来的。
  袭击军警、持枪抢劫杀人……“白宝山案”曾被称为“1997年中国十大案件之首”。当时,北京、新疆两地都发生涉枪大案,但现场除了几枚残留的弹头和弹壳,别无线索。案件谜团笼罩,人们惶恐不安。北京和新疆相距3000多公里,两案是否有关联?
  “这两地的子弹是不是一支枪打出来的?老崔,你有把握鉴定出来吗?”公安部一位领导将电话直接打到了崔道植的家里。
  崔道植一直在密切关注该案,他沉思半晌:“这个能鉴别,但要有一点经验才行。”
  “好,你马上买机票来新疆,我们等你!”乌市的夜寂静悠长,崔道植踏着夜色,匆匆赶来。
  经过三天两夜的鉴定,崔道植得出结论:北京、新疆两地的弹壳为同一支“八一式”步枪发射,可将两地案件并案侦查。
  “这是一个对案件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鉴定!”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巡视员班茂森印象深刻,正是基于这个鉴定,警方判断,歹徒很可能是在北京犯罪后被送往新疆的服刑人员。
  很快,犯罪嫌疑人白宝山进入了警方视野。一度气焰嚣张的他未曾想到,自己的终极对手,竟是一位63岁的老人。
  1米67的个头,身材清瘦,嗓音温和,底气十足,崔道植的身上,仿佛有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张力。正是凭借这股力量,让“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黑龙江鹤岗杀人抢劫案”等一个个惊天大案的谜团被逐一解开,一张张罪恶的画皮被彻底扯去。
  “他能让疑难物证拨云见日,让悬案积案起死回生!”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刘忠义与崔道植合作多年,对崔老的高超技艺钦佩不已。凡有刑事案件必有现场,凡有现场必有痕迹。而凡有大案或棘手问题难以突破时,一句“请崔道植来”,成为一线刑警的“定心丸”。
  凭借超群的技艺、多年的实战经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崔道植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被公认为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堪称警界的传奇。
正义守望者
  “他是中国的刑警之魂”——多位公安民警在谈到崔道植时异口同声。他们从这位一直并肩战斗的老警察身上,获取着榜样的力量。
  这力量,源自他恪守公平正义的警察誓言:
  在一个未成年人被害案现场,一向沉稳淡定的崔道植不淡定了。被害小女孩的双眼被犯罪分子用凶器刺瞎,让许多在场的民警禁不住流泪。一向寡言少语的崔道植突然拿起扩音器,用颤抖的声音对大伙儿说:“同志们,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抓住犯罪分子,更是温暖那些受害人的家属,为他们找回公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力量,源自他对痕迹检验工作的由衷热爱:
  “工作是我的乐趣,我觉得每破一个案子,就年轻了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就年轻了一回。”从警64年,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这些鉴定结果往往成为破案的关键。
  这力量,源自一场场实战中的“忘我”付出:
  为了争分夺秒抓捕嫌犯,70多岁的他跟随专案组三天跑了三个现场,行程超过2000公里,勘查结束后因血压高被直接送医。一路上,他没吭一声。自从上了年纪,他裤兜里总揣着一瓶速效救心丸,在人们忽略的某个瞬间,默默吞服,然后又中气十足地与大家“现场论案”。
  这力量,更源自他对警察事业的“无我”精神:
  虽身经百战,崔道植所获的奖章并不多,仅1枚公安部颁发的二等功和5枚三等功奖章。尽管如此,他仍想方设法地做更多事来回报组织:带头攻克多项科研难题,主持研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等,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他研究发明的用铝箔胶带复制弹头膛线痕迹的制作方法和弹头膛线痕迹展平器被多地公安机关采用。
深沉的情怀
  凌晨2点多,是老伴儿睡得最踏实的时候,也是崔道植能静心工作的时候。“没办法,她得了这个病(阿尔茨海默症),我要好好陪她。”话语虽温柔,却难以诉说一个丈夫对妻子半生的歉疚和无奈。为了照顾老伴儿,又能完成工作,崔道植带着妻子搬进一室一厅的老年公寓。“生命规律就在那里,我的时间有限……我想赶快把这几十年的积累整理出来,希望对后面的同志有用。”指着电脑里纷繁复杂的图片模型、统计数据、案例分析,崔老清澈的眼神和那句“时间有限”,令人动容。
  上世纪50年代中,崔道植与在卫生站做护士的金玉伊相识并相爱。婚后,崔道植一年中200多天在外出差,妻子则承担起家庭重任。几十年来,漫长的等待,她都默默忍受、无悔陪伴。
  生病后的金玉伊几乎忘记所有,包括自己的名字,却唯独记得崔道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崔道植,成为她仅有的记忆!
  夕阳下的书桌旁,老两口相对而坐:丈夫在显微镜前做着痕迹检验;妻子在另一头临摹字帖,一笔一画地,她认为自己也在做“痕迹检验”。
  “今天还是走啊走啊,没有定处的身影;走过来的每一足迹被眼泪浸透……还给我的青春吧,我那美好的青春。似箭般的岁月,谁能留住她!还给我的青春吧,我那最可爱最美好的青春!”朝鲜族歌曲《没有门牌号的客栈》是金玉伊年轻时最爱唱的歌,好像她一生的心曲。生病后,她有时还像那个爱唱爱跳的朝鲜族小姑娘,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余晖洒下,时间静止,老俩口却拥有了一生中难得的相伴时光。
  (据《新华每日电讯》姜潇梁书斌熊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