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6-10期 第15版:小东江

历史欠我一场高考

  

□余金荣
  沐着初夏的热浪,闻着夏荷的清香,高考飘然而至。每年这个时候,高考都会成为全中国万千家庭的一个共同话题,让人为之欢呼,为之狂热。
  但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深处总会释出淡淡的惆怅和丝丝的不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因为历史,欠我一场人生升华的高考!
  我从来没有尝过高考的苦与乐,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其实有这样遗憾的人又何止我一个?
  从1981年开始,国家为了缓解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录取后给干部身份,户籍由农村转非农,粮簿由“谷簿”变“米簿”,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
  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近20年里,全国共有几百万出类拔萃的“学霸”,在初中升学志愿表上毅然填上“中师”二字。一方面,他们可能是为了实现自己“当人民教师”的梦想;另一方面,是“铁饭碗”的诱惑。此时的中师,离国俸的距离最近。如果读大学,还得多熬好几年,花费也不菲。对于子女多,并不富裕的家庭,又想子女尽早跳龙门,读中师确实是捷径。
  于是,他们轻松地跃过了中考这个小“龙门”,开开心心离开了农村,踏入师范校门。
  开心过后,他们一般都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失落。
  第一次。三年后,当他们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乡村任教时,看到那些成绩曾经比自己差一截的同学,一个个考上了重点大学,唏嘘不已!他们暗暗自问:假如当年我参加高考,也能考上重点吗?或许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吧?会不会名落孙山呢?可是,没有参加过高考,又有谁知道是什么结果呢?
  第二次。又四年后,那些上重点大学的同学,一个个分配到各大中城市耀眼的部门抢眼的岗位,而自己仍旧在农村学校当“孩子王”,多么失落啊!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的愿望是离开农村,却因为成绩优异选择了中师,从此一辈子离不开农村。这是一个群体时代的尴尬,还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
  中师生的芳华,没有机会献给高考,也没有机会洒在大学校园,而是献给了基础教育,洒在了乡村僻野……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几百万的中师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撑起了基础教育的大半个天空。
  苏州大学陈国安教授,这位曾经的中师生,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师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几个观点:一是在八十年代,只有学霸才能读中师;二是在八、九十年代,师范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三是中师生是师范学校为基础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脊梁。
  也有人说,当年的中师生,就是一群错过北大、清华的“学霸”,如果这些“学霸”参加高考,或许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会是另一番景象?话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这的确是一批天资卓越的中师生,他们个个都是万金油,练就一身全能的本领。毕业后,他们像一朵朵美丽的蒲公英撒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扎根、开花、结果,成了乡村教育的基石。
  正当他们潜心为教育默默奉献时,不经意一抬头,周围竟全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了。面对自己的一纸中师文凭,不觉自惭形秽。
  曾有人形容说,在学历的鄙视链中,研究生看不上本科生,本科生看不上大专生,大专生看不上中师生。中师生,就处于链条的最末端。
  此时的他们,油然而生出一种爱而敬畏的高考情结,没有了往日那种酸葡萄心理,取而代之的是对高考的向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
  倘若,历史可以让我重新去选择,我会毅然把自己的芳华投入到神圣的高考中去。
  当然,绝大部分中师生的内心还是坦然的。历史虽然欠了他们一场高考,但亦为他们的人生减去了多少煎熬与磨难,得失两相安,无怨亦无悔……
  冯小刚曾成功改编了严歌苓的小说《芳华》,把镜头对准部队文工团,获得相当的票房。我曾经戏说,假如冯导能把镜头对准中师生这个群体,再拍一部《芳华》,那肯定是万人空巷。
  谨以下面一首小诗怀念中师生逝去的芳华。
  烛心芳华已不再,烛心依旧在。甘当垫基石,撑起栋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