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9-01-11期 第13版:茂闻.深度

实施河长制水清岸绿景色美

  • 小东江市区段花红草绿。<br>
  • 袂花江畔河畅、水清、岸绿的景象。<br>
  • 河长制建设宜居环境。<br>
  • 扫一扫,看视频<br>
  

策划:杨建华指挥:何康源文/茂名晚报记者冯小飞图/茂名晚报记者岑稳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于2017年8月出台了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2018年,我市全面推进河湖突出问题的治理和长效管护,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已全面转向新的发展阶段。
全民形成治水护水共识
  2018年,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部署,坚决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乡村振兴、水环境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作,全面推进河湖突出问题的治理和长效管护,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已由“见河长、见湖长”全面转向“见行动、见成效”新的发展阶段。
  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18年1月-11月,我市7个水质考核断面除小东江石碧断面外,其他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目标,全市水质优良率达到85.7%。
  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河长制湖长制节点工程逐渐成为茂名城市的标志性景观,特别是茂名露天矿区通过“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的生态修复,改变矿坑湖酸性水质,植树造林绿化8000亩、40余万株,利用矿区原有旧厂房改建博物馆,新修建和改扩建矿区及周边道路,建成40公里的环湖公路,对露天矿区通过“赏花、观景、戏水、观展”一系列景点布置,水面6.8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占地10.07平方公里的露天矿生态公园成为“南方油城”一张独特金名片。
  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我市经受“天鸽”“帕卡”“卡努”等强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袭击,特别是去年强台风“山竹”带来的强降雨,部分地区中小河流发生超过或接近预警水位的较大洪水,但没有出现严重灾情。信宜、高州北部山区,历来是“雨窝”,通过实施河长制,河库管护能力明显增强,经过中小河流治理,防洪标准得到提高,河道更加通畅,行洪能力进一步提高,洪涝灾害损失大大减少。2018年的“8·11”暴雨和强台风“山竹”带来强降雨,经过治理的中小河流经受住了强降雨的冲击考验,如新宝镇的白龙河镇圩段长1公里,在2010年的“9·21”洪灾中崩塌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经过灾后水毁工程修复后,在此次洪灾中安然无恙,洪水漫过河堤,新宝镇街道受淹1.5米左右,堤岸仍然坚固,没有发生崩堤、房屋倒塌现象。
  水面保洁实现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全面部署开展水浮莲清理、河道“两清”“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摸查等专项行动,全面清理阻塞河道、影响行洪安全的构筑物、高秆作物、水面漂浮物,我市的江河湖库水面得到有效清理。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和完善河湖长效管护机制,特别是镇、村级河湖日常巡查、保洁机制,保障专项工作经费,提高河道养护保洁标准,改善了河湖水环境整体形象,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全民形成治水护水共识。通过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明确了各级河(湖)长的河湖管护责任。通过实施河长制湖长制结合中小河流治理,水清了,岸绿了,河畅了,堤固了,景美了,环境宜业宜居,成效看得见,群众都认识到要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重要性,乐意协同做好治水护水工作,人人心系治水,个个维护河湖,将保障水环境安全工作摆上与日常耕作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和实施水利惠民工程,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河长制实施带来的好处,河湖管护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群众乐享生态红利
  近年来,我市积极采取切实有效工作措施,全面推行河长制,紧密结合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通过河道整治,充分发挥了河流综合效益,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如结合小东江综合整治,打造小东江十里滨江景观带,谋划建设彭村湖和合水湿地公园;茂南区金塘低山河、合水河,电白区林头龙记河,高州市谢鸡河、南塘河,信宜市北逻河、北界河,化州市石滩河等成为乡村水生态休闲旅游景观。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极力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沿着高州市南塘河岸,从大塘笃桥向高车村行驶,可见河水缓缓流淌,河岸草木生机勃勃,河岸景观渐次丰富,亲水栈道、廊桥、水车等景观一应俱全。河岸周边分布着七彩田园、百香果园等种植产业园。河流整治推进的同时,南塘镇将河岸景观、周边美丽乡村和产业园连线连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村民不曾想过,河流治理彻底改变了村子过去“三天无雨苗发黄,落点雨水地冲光”的尴尬情景,他们说,“以前河岸一两米宽的烂泥路变成了五米宽的水泥路,杂竹杂木丛生的河道通畅了,两岸的环境很舒适,我们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高州市泗水镇堂华村委会河贝村,小东江泗水段在这蜿蜒流过。记者留意到,经过治理后的这段小东江上游,河水清绿,河床上也没有杂竹杂木,环境整洁优美。站在河堤上的村民余伯说,要知道以前的河堤村民连行路都难,根本就没有路,而且河水由于养猪污水直排,是发黑发臭的。现在的泗水河看上去很舒服,许多养猪场关闭了,村民们也不敢再向河中丢垃圾,河水也就变清了。“我们住在家乡,环境优美,空气又好,生活休闲舒适,过上这样的生活,谁不开心?”
  小东江支流白沙河新坡镇合水段,有一座著名的“合水拱桥”,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去捕捉它的“倩影”。如今,记者再次走过合水拱桥,发现桥下桥边的风景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完全得益于实施河长制带来的改变。
  站在桥上,现在合水河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等社会化功能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充分激发“水”的灵气,打造水景观,因地制宜建设滨河景堤、休闲公园、健身游步道等景观设施,使河道成为一条安全线之余,还成为一条靓丽的生态线和风景线,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让群众充分地享受到了生态红利。在采访中,村民都非常高兴。河水变绿、河岸变美,谁不喜欢这样美丽的家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