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晚报 第2018-04-16期 第23版:娱乐圈

《谢谢了,我的家》举办研讨会

聚焦家风传播新模式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第一季研讨会在梅地亚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以“站在时代高度,传播家风文化”为主题。
  研讨会现场,节目嘉宾朱德之孙朱和平、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分享了参与感受。朱和平认为一档好的节目必须要有好的主题,小成本的节目也要精致做,要有正能量大情怀,积极响应广电节目须遵循“小大正”的创作原则。
  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当代知名作家梁晓声、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范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等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也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观看节目的心得与体会。
  自2018年1月6日开播以来,《谢谢了,我的家》用“家”这个最能触动中国人内心的文化标签,让家风走心、暖心,充满正能量、饱含深意,为中华家风代言,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共鸣。
  数据显示,已经播出的十期节目累计到达观众2.55亿(不含重复观众),吸引了大量城市高知群体的关注。节目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电视专题类节目第一名,平均每期节目观众规模近四千万。在家风类节目中观众规模最大,收视率最高。
  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一档极具创新性的文化类节目,《谢谢了,我的家》不管从收视表现还是口碑、影响力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标杆。

以小见大:深入透视小家故事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李欣雁在分享《谢谢了,我的家》观看体会时提到,家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一个人的视野,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家训、家规、家信等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着优秀文化的精髓。“节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是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节目以当代视角,现代叙事,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养料和智慧的结晶。”
  “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更是文化土壤重要的基础平台,所以我们以文化为视野,选取的每个家庭都是有文化的样本,通过小家的故事看到整个国家生机勃勃的文化魅力。”李欣雁认为,《谢谢了,我的家》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探索出了有效途径。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小亮对节目深度开掘内涵、精心选择嘉宾、创新节目模式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节目核心元素设置合理、流程衔接顺畅,简洁大方的形态风格和清正朴实的中华家风相得益彰,是文化类节目“通俗化、大众化、电视化、现代化”较为成功的案例。
  他说:“《谢谢了,我的家》在家与国之间自然过渡,在情与理之间自然转化,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自然衔接。”他认为,在节目中感悟到的中华家风家教是传统的而不是守旧的,是厚重的而不是沉重的,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态停滞的。在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华家风传承的历史脉络和时代脉搏,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时代张力。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从双方的深度合作出发,认为《谢谢了,我的家》从细节入手,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与精品阅读时代的图书出版高度契合,非常容易实现转换。因为“细节最能打动人心,最能让人流泪。”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看完节目以后深受感动:“节目的一大价值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若干的人生金句和警句,这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集中体现。”
  提及家训为什么在中国渊远流长时,他表示:“中国人治家治国有一套理念,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管好,把国治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恰好在《谢谢了,我的家》中实现了非常好的渗透。”

内容为王:深度创新节目模式
  以往在节目制作时,不少团队凭经验、靠感觉,在碰到家风家教这种文化类节目时,把握不好容易沦为枯燥、变成说教。甚或因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在研讨会现场坦言:“节目制作难度太大了,越是平淡的节目,没有什么重要新闻事件作为背景的节目,呈现的时候,人们会很挑剔。《谢谢了,我的家》在形态上特别简单,最白描的节目正是最难做的节目。”《谢谢了,我的家》自主研发的节目模式,实现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并非偶然。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分析了《谢谢了,我的家》成为精品节目的主要原因,首先从顶层设计上选取了感恩定位,胜在情感定位和价值观上。第二个特别好地把家风、家教、家传三者合一,是集大成者。而最大的创新是仪式感,甚至从仪式感升级到了宣示感,这也是其能够从众多对谈节目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同时,冷凇强调《谢谢了,我的家》的内容结构天然适合碎片化传播,最终实现了电视的超级宣推到连通小屏端的精准到达。
  “在技术主义的大背景下,不少节目制作方都在盲目求繁、求炫、求大,《谢谢了,我的家》却求简、求小、求细;在青年榜样缺乏的大背景下,《谢谢了,我的家》聚焦家风、树立家风、传承家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认为,这是《谢谢了,我的家》不同于一般文化节目的独特性和价值认知,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新闻部主任杨继红说:“《谢谢了,我的家》节目嘉宾表达非常好,他们的金句、警句符合轻量级、同场感、可交互的新媒体内容传播属性,如果以有声海报、15秒长的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放大开来就可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只是文化对标。”
  研讨会上,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陈荣勇表示:“《谢谢了,我的家》充分说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我们把节目做好,把故事讲好,讲好中国故事,打动我们的受众,打动我们的消费者,在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盱衡大局:积极响应新时代精神
  4月3日,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的颁奖典礼上,19个大奖和特别奖项,央视获得了11个。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7年度创新创优节目名单里,央视的《朗读者》《国家宝藏》等6档节目榜上有名,占据了电视节目的三分之一。2018年以来,《谢谢了,我的家》等文化类节目再度成为爆款。
  在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节目研发部主任吴克宇看来,“《谢谢了,我的家》恰恰就是从观众能够接受的,讲故事、讲生动细节的角度出发,所以好看”,它展示了中华最深刻的精神原色,而且拼接出中华文化的图片,递出了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是全球华人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谢谢了,我的家》无疑开创了同类节目嘉宾地域范围深度之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节目部副主任杨奉涛通过数据分析了《谢谢了,我的家》的社会影响力及标杆引领作用,充分展现了央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响应新时代精神上所具备的责任与担当。
  与会专家们还一致认为,在文化类节目呈现百舸争流的市场环境里,《谢谢了,我的家》充分彰显了中文国际频道“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格局定位,是频道在文化类节目的探索中响应新时代精神的成功实践,更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交出了自己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