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1-01-14期 第B3版:文化

寻找慰籍

——《新年补笔》读后

  

黎衍俊
  新年来了,我一如既往地生活着。偷闲时读些新年文章,主题有总结、有畅想、有感悟。不知是否是年龄的原因,留下印象的,多是些感悟、感恩性的文字。如著名诗人张慧谋先生的《新年补笔》,是那样让我揪心、暖心又补心……
  我也会上上网。人说,人老怀旧,我已有感觉。从手机进入百度,总是不经意间寻找着过去——搜索着曾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里发表的文章。当贯入文章名,页面显示出来的一刹那,心中倍感兴慰。也许总是想寻找慰籍的缘故吧。
  《兰草》,是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处女作”。记得那年中纪委、监察部“清风网”首页转载后,全国省、市,以及绝大多数县纪委网站也跟着转载。那时百度搜寻出来,页面总是红红一片。《兰草》曾被赋予“中国反腐四小文”的美誉。
  还有《渡向大海》《谢书记买车》《木瓜树的主人》等文章,不但在《人民日报》发表,还被某些省份的院校及中学用作试题……就是这些,加上发表的几十篇文章,以及长期来主编县志、党史等近1000万的文字,常常成为我心中的“虚荣”和慰籍。是的,我曾是这么想,认为文学爱好者,无能力驾驭长篇巨著,实是遗憾之事,但能让一些“豆腐块”留下来,让人“评头论足”,也不失为快哉乐哉;囊中羞不羞,别人不知到,心中富不富足,只有自己清楚。于是乎,闲时也会飘飘然地“邀得清风和晈月,粗茶代酒学神仙”……
  可是,一篇《新年补笔》,向我的“虚荣”冲来,敲开我“虚荣”外壳,直逼唯一的慰籍,使我对写下的“文字”生出另一种态度来。
  我从新审视曾经的想法。已觉得人在天地间渺小真如尘埃;身之外,什么都不属于自己;就算是身之内的,许许多多自己也不一定能够把控。如生老病死。就说一份“缘”吧,也是那样难以拒绝。慧谋先生和护工阿姨,一个是曾受生活折磨的“沦落人”,一个是饱读书诗的名诗人,家相隔千里之外,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一场大病就让他们“结缘”在不情愿去的地方。此时此刻,诗人别无选择,无法拒绝。只能“任由病魔摆弄,毫无回旋之力。”只能用“没病没痛,要你来人间干吗?”来自我安慰……
  当然,我并不拒绝那些文字对我的慰籍,毕竟它一路来是让我愉悦的东西。而是说它会收敛一些,不再会助长我的飘飘然了。因为已明白拥有一缕阳光,更为富足。“每天遇见光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