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9-16期 第A2版:要闻

“来到大榜村就是村里人”

——南方电网电白供电局扶贫干部蔡宁的扶贫事

  

本报记者邓海菲通讯员叶泽
  蔡宁(左一)到大榜扶贫花生油厂了解生产与销售情况。通讯员叶泽摄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来到大榜村就是村里人,我出生于农村,当过兵,从小父亲就以身作则,教育我们多做善事,做有益社会的事。对我来说,扶贫就是我的事业,能够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是积德行善的一种表现。”从2016年9月起,南方电网广东茂名电白供电局扶贫干部蔡宁,走进电白供电局的对口帮扶村——电白区岭门镇大榜村,以军人干练的作风,亲民爱民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扶贫事业中去。
心系危房改造
  面对每年的台风季,对电白区大榜村的贫困户许亚强来说,是一件令人心悸的事。
  “我们村离海边2、3公里,每次打台风前,村干部都动员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居住。台风过后,还要对房屋进行维修才能居住。”许亚强说:“现在可好了,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我住上了坚固明亮的水泥平房,从此不再担心风雨折磨。”
  大榜村地处电白东部沿海,全村共有贫困户121户298人。贫困人口低保户村民居住房屋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泥砖木瓦结构,且五保户危房较多,全村危房任务达85户之多,住房困难成了该村大难题。
  为了让贫困户告别泥砖木瓦危房,打开危房改造的局面,蔡宁和扶贫驻村工作组逐户走访,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向贫困户讲解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的方式,从思想上坚定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决心,引导贫困户通过自筹资金、国家给予一定补助的方式进行危房改造。同时,针对没有劳动能力或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积极寻求村两委班子的帮助,招募施工队垫支为贫困户改造危房。还积极动员职工捐款资助,用于帮扶极为困难的贫困户危房改造。
  按此模式,经过蔡宁和扶贫驻村工作组2年多的努力工作,村里大凡能筹到资金的贫困户都陆陆续续住进了新居,仍剩下陈亚庄及许亚强的危房迟迟未开始动工改造。蔡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除了自己动员,还多次组织村干部进行思想动员。一个星期下来,到贫困户家中走访的次数超过10次。可喜的是,至2018年的10月底,贫困户陈亚庄开始动工改造危房了,可许亚强家的还不见动静。
  “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问个透了,只借到1000元。”原来,许亚强并不是不想改造危房,而是没有借到钱。在现实面前,他心灰意冷,刚燃起的改造危房信心瞬间被冷水浇灭了。
  蔡宁知道情况后,立即自掏腰包借了5000元给许亚强,并和他作了担保向临近的水泥店和砖厂赊账。
  “多亏了蔡宁同志的帮忙,我才下了决心开土动工。”许亚强紧紧握着5000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了启动资金,2018年11月28日,在侄子的帮助下,许亚强终于拆除了旧房子,并为新居动工祈福。念好“养牛经”
  “太好了!终于有了自己家的牛,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感谢党和政府!”大榜村贫困户许祥祯一面激动地感谢,一面接过牵牛绳,目光没有离开过眼前的牛苗。
  鉴于大榜村荒地较多,适合养牛业发展的情况,2017年12月15日下午,蔡宁和扶贫驻村工作组经过前期对养牛场的深入考察,耐心细访贫困户的养牛意愿,签订帮扶协议等一系列措施,终于把第一批牛苗交至贫困户的手中。
  当天,工作组联同岭门供电所志愿者、大榜村“两委”共同为大榜村贫困户发放能繁母牛牛苗。此次牛苗发放为第一批次,共发放母牛苗11头,每头母牛苗价值5500元。“扶贫牛能产脱贫犊”,这些母牛苗养殖一年后能繁殖后代,
年能够产一头牛犊,预计,每头牛犊每年能为贫困户带来15002000不等的收入。
  这还只是蔡宁和扶贫工作组“养牛经”的一部分。为了做大做强养牛项目,助推贫困户脱贫,蔡宁和扶贫工作组通过分散养殖和集体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令贫困户主动“造血”增收。除向有意愿并且有条件养殖牛苗的贫困户发放母牛,通过逐年繁殖牛苗的方式增加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外,还与贫困户许康合作养殖牛苗,统筹养牛项目,养牛的收益将由集体与贫困户对半分。截至201912,驻村工作组共向贫困户发放分散养殖的牛苗35,现已有18产下了牛犊,共计收益约4.8元。
壮大村集体经济
  “落实‘一户一法’,只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扶贫措施之一。”蔡宁说,由于电白供电局挂点帮扶大榜村的贫困户分散,人数多,脱贫难度大。为了建立长效的脱贫机制,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蔡宁的目光投向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
  “大榜村及邻村山后村共有村民约2350户21500人,对食用花生油的需求量极大。且该村有30%的村民种植花生,花生种植占地亩数合计约60亩,亩产600斤,一年两产,年产约72000斤,能够为花生油行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蔡宁说:“花生油行项目建成后,电白供电局将通过南网商城、结对帮扶、职工认购等方式进行消费扶贫,确保花生油的销路。”
  蔡宁与驻村工作组在经过参观学习、实地调研和征求民意后,决定在大榜下村建设花生油行,并建立二次分配方案,以保证贫困户的收益。
  2020年4月27日,筹建于2019年10月的大榜村精准扶贫花生油行开张了。记者现场看到,油行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和仓库,新式流水线小作坊榨油机正开足马力生产,时常有农户过来交易花生油,整体运作良好。
  村委员兼油行法人许志才说:“油行预计每月能生产加工花生油8000斤,盈利1.5-3万元左右。一年约盈利18-36万元,平均每户贫困户每年可以分得约1500-3000元,能够为贫困户稳定地增加收入。”
  不仅于此,蔡宁及扶贫工作组还打造了“入股+分红”的模式,利用政府扶贫开发资金276.16万元入股岭门镇龙头企业冠利达公司的海产品加工项目,每年按本金的10%分红收益,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目前,共收益47.416万元,每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增收1.05万元。
  扶贫三年来,蔡宁迅速融入大榜村这方水土之中,成为大榜村的一分子,并与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的这份扶贫情怀,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贫困户许康说:“蔡宁同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怀贫困群众,是一位优秀的干部!”蔡宁也因此先后被评为茂名市“优秀驻村干部”、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


记者手记

  着装朴素大方,皮肤黝黑,40多岁的人,却满头花白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透出真诚。这是见到蔡宁时给我较为深刻的印象。3天采访里,从硬底化的乡间道路、一幢幢新立的改造平房、到精准扶贫花生油行;从到贫困户紧紧拉着的手、由衷感激的话语,到彼此的剖心详谈,无不让我感受到蔡宁的扶贫情怀。
  “我的父亲不苟言笑,但他勤勉敬业,时常用微薄的工资周济乡亲邻里的行为,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里潜移默化,从小就学会了善心待人。”蔡宁说。从善良开始,是最好的成长营养。在他成长的轨迹当中,无论在军营里、供电局里,还是当了扶贫干部,虽然平平凡凡,但总能以善心照亮别人。
  我市开展“双创”以来,加强对城中村的整治升级,取得显著成效。昨天,市区官渡街道雅园社区城中村猪肚陂村一个瓦屋小院子里,几位年轻人正在喝茶聊天,这个昔日破旧的小院子已华丽变身成为一间影视文创工作室,小院围着竹篱,青藤爬墙,木质小凉亭,小鱼池小假山小木桥,好一个江南园林小庭院。记者看到村中另外好几个瓦屋小院也是装修得十分别致,令人眼前一亮。本报记者 黄信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