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5-22期 第A4版:国内国际/经济

我市全力“创森”筑牢生态屏障

创造一片绿色 建设一座绿城

  

见习记者和沛蓉 记者邓义深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秉承“滨海绿城、好心茂名”建设理念,采取多种针对性的举措,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促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让茂名真正成为一张绿色名片,增强了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创森”多种举措并进
  稳固推进市级创森工作,带动县级市信宜、高州、化州开启创森工作,为今年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的验收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我市自2017年开展“创森”工作以来,全市累计投入30.15亿元,重点开展提绿增质工作,做到见缝插绿、拆旧建绿。建成开放公园绿地89个,品质提升各级森林公园60个、湿地公园9个,公园绿地面积增加超512.33公顷,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实施环城林带、道路林网、城市绿地、森林小镇等林业生态工程,以市区新建主干道为重点新建环城林带84公里,新建改造高速公路、国省道绿化带500公里,新建城乡居住区绿道
215.8里。形成“主干道路有景观、重点区域有亮点、公园绿地有精品”的格局。
  大力开展生态修复保护。我市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打造滨海绿市的必答题,全面启动综合整治,新建市民公园、露天矿生态公园、水东湾海洋公园、穿城而过的小东江等,这些地方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点。曾被戏称为“城市伤疤”的露天矿区,通过“引水、种树、建馆、修路”生态修复工程,复绿面积500公顷,蝶变为生态公园,获批国家矿山公园,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关注。
  生态修护工作不断“造绿”,还需在造绿中管护,在管护中发展。我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与资源并重,摸索推行“林长制”,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力度。真正做到严厉打击违法侵占、破坏林地资源和捕猎、出售野生动物等行为。加强林地保护和管理,全市建立自然保护地共89个。正如曾因围海造路、围塘养殖遭到破坏的水东湾,如今变成全国最大的人工种植红树林恢复基地,先后建立电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茂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大洲岛湿地公园,形成“海上森林”,成为广东省首批十佳观鸟胜地。
  创森工作少不了全体市民的支持,“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市民一致的共识。我市建成一批森林文化广场、湿地科普馆、森林博物馆,科普胜地为市民普及森林文化知识。“创森”以来,我市组织开展“森林惠民”主题宣传、“我为创森加油”媒体采风系列活动等100多场,累计向群众派发创森宣传手册、环保袋、扇子、太阳帽、多肉植物等宣传物品35万份,营造宣传氛围,把宣传工作做到位。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市设立“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带动市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义务植树。2017年以来,全市共有1152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9%。
  “创森”成果硕果累累
  把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与中小河流治理,“万里碧道”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带动精美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依托乡村景观资源,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生态”新业态,精心规划5条精品旅游线路,成为乡村旅游的打卡圣地。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545.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6.08亿元,切实带动城镇乡村经济发展。
  推动绿色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林农增收。2019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13.54亿元。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信宜铁皮石斛、高州高山油茶、化州橘红电白沉香等一批名牌林产品。打造更多的品牌效应,提升我市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被誉为“中国水果第一市”,特色经济林含24万公顷,荔枝、龙眼、百香果、番石榴等水果一应俱全。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林业生产基地,使得不少农户人家发家致富,乡村变得更美丽,生活越来越好。
  今年是茂名“创森”工作的冲刺验收之年,我市集中力量“推进全域模式”、“大力开展生态修复保护”、“管护并重”“扎实培育生态文化”进行“创森”。据了解,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40项指标,除公众评价指标正在开展第二次测评外,我市其他已达到或超过指标要求。创森发挥城市绿肺功能,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响应当今绿色发展理念,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引人喜爱。“创森”工作凝聚了800多万茂名人的力量,人多力量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打造有品质、品牌、高效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