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20-04-03期 第B2版:论丛

岭南地区冼夫人治理文化传承与振兴路径研究

  

陈曦彦
  一、引言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是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景枫从道德、法律、民间三方面入手研究社会治理,金慧芳提出治理文化的作用方式包括隐蔽传播、内镶心灵和情感共鸣。杨建华认为要实现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文化的现代转型,需要重构新型的社会共同体、重建乡规民约、重建以礼求和的理念。如何发展区域性本土治理文化便是重要课题。
  冼夫人治理文化是以茂名本土农耕文化为基点、以军事文化为依托,融入中原儒家文化在粤西地区生根和发展而成。冼夫人文化资源分布广阔,存续已有千年之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民众对于冼夫人拥有集体历史记忆。本研究选择以冼夫人作为研究岭南地区社会治理文化的切入点,以政府和民间作为治理的双主体,分析岭南地区冼夫人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的影响情况,对冼夫人治理文化的功能作用阐述说明,探究岭南地区冼夫人治理文化的传承与振兴路径。
  二、岭南地区冼夫人治理文化内涵
  冼夫人深受岭南人民的爱戴,岭南民间对其“立庙以祀”。冼夫人,姓冼名英,据《隋书》记载,她统治岭南,治理一方,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请命朝廷设置崖州,率军平定海南,先后平定岭南多次叛乱。她改革俚人的生活和生产陋习,引进汉族先进的文化技术。作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实际权力的国夫人,冼夫人一生坚定以国家为先、百姓为先,支持中央政权施政,使三朝政令畅通,国家免于四分五裂。岭南虽远离中原王朝,但创造了古老的本土文化——冼夫人文化,其形式丰富,在文学、建筑、民俗活动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一千多年来,岭南地区形成以冼夫人为中心内容的系列文化遗产,冼夫人在岭南民众心中已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更是转变成为神灵形象。冼夫人文化在官方和民间的立场上存在差异,传统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的忠肝义胆,顾全大局;现代官方则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民众则将其作为一个英雄人物来敬仰,甚至是一个神灵,希望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维系群体的凝聚力。
  从民间视角出发,冼夫人信仰可进一步归纳为血缘崇拜、英雄崇拜和神灵崇拜三方面的内容。血缘崇拜是冼夫人为国为民,受民众爱戴,早已在岭南民众心中形成了父母长者的形象,是拟血缘关系的体现。英雄崇拜是民众对冼夫人人格特征的崇拜,冼夫人受到中央统治者的欣赏和认可的同时又受到民众的爱戴拥护,这种对历史人物的英雄崇拜同时也是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的融合统一。民众将冼夫人作为全能神,将流传下来的冼夫人传说故事进行神化,使之与自身的切身利益、理想愿望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形成对冼夫人的神灵崇拜。
  冼夫人从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逐步衍变为岭南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内涵可概括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冼夫人的内在形象,其文化内涵有“忠”“信”仁”三方面。冼夫人治理文化中的“忠”,体现在其爱国精神上。为了国家统一稳定,她放下个人利益。冼夫人告诫其子孙:“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其二为“信”,冼夫人以信义作为联结团结各族为主要思想,岭南稳定得以发展经济。其三为“仁”,冼夫人在岭南施行仁政政策,废除南越地区的奴隶制,引进汉族伦理道德观念教化民众;进行经济改革,推行隋制,受到民众爱戴。第二维度由现实表现出来的“物”文化与“神”文化紧密相生。民众将冼夫人作为“神”来对待,各类民俗活动都伴随着对冼夫人的泛灵崇拜。
  冼夫人信仰的衍变是由家庭、官府到民间扩散的衍变过程。冼夫人信仰是儒家文化教化的产物,也是儒家文化地域化的表现。冼夫人作为中原政权和岭南地方民众的精神桥梁标签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承认,在现代治理中也有所体现。
  三、冼夫人治理文化传承与振兴困难分析
  本研究根据不同地域随机抽样发放问卷。问卷由基本情况、冼夫人治理文化的推广情况、冼夫人治理文化的影响程度三个部分组成。根据调查可知,民众对于冼夫人治理文化的认可程度高,由见“好心精神”的治理文化部分。
  “好心”是冼夫人治理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冼夫人以“好心”为初心在当时获得丰富的治理成果。在新时代,政府对其做出了新阐述,将其提升为“好心精神”,即“对党对国是忠心,为民服务用全心,做人做事凭良心,止于至善进取心。”茂名市政府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打造“好心文化”城市文化品牌作为发展文教事业的工作核心,除了举办文体活动,打响好心城市品牌之外,更是完善冼夫人治理文化相关的文化基础设施,并出台了《茂名市冼夫人文化发展纲要》《茂名冼夫人历史文化保护条例》等文件,完善制度化层面的要求。
  (一)治理主体与客体间仍存在矛盾
  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之间的矛盾产生于两者的利益冲突与争执之上,例如祠堂修迁与基础建设的矛盾,民众对于冼夫人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信仰层面,陈旧的神灵崇拜制约了政府对于社会科学治理活动的开展,民众需求与治理活动之间仍存在较大张力。
  冼夫人治理文化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背景。对外事三代主皆以忠义取信,团结各族,施行仁政;对内,严格教导子孙后代,为公弃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冼夫人在每一个层面都做到了儒家的最高要求。随着人与人之间血缘和地缘关系削弱,人们之间取而代之的是契约化的社会关系,人们不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要求自己。据调查神灵崇拜尽管存在,但是也在减弱。随着这部分信仰崇拜的减弱,政府以“好心精神”重新在民众心中树立新的精神形象便存在机会。在冼夫人治理文化中忠、信、义的基础上,增添了新时代的要求,服务他人、乐于奉献、以大局考虑等。
  (二)政府与民众需进一步增强沟通
  政府在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与民众的利益需求发生冲突,政府与民众之间难免产生不信任感。冼夫人的“好心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守承诺”,建立政府与民众是服务与合作的关系,倾听民众的真实需求,将民众需求纳入治理目标中,实现目标的同时,满足民众的利益需求。
  (三)冼夫人治理文化宣传力度较弱
  调查可知,基层政府对于冼夫人治理文化的宣传力度较弱,要让民众不断内化“好心意识”。目前在一些地方“好心茂名”仅是开展文体活动的名,而不是活动的实。组织活动让民众投身到“好心茂名”的建设中,需要创新更多的活动方式。
  经分析可知,冼夫人治理文化给现代政府治理理念的树立带来启示:(1)促进基层政府治理与冼夫人治理文化有机结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建立成熟完善的政府绩效考核系统,做到冼夫人治理文化中“对民守信”的要求,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政务网站的建设,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3)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推进冼夫人治理文化宣传,保护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4)完善冼夫人治理文化民俗相关活动形式,规范民俗活动流程,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