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12-04期 第A3版:要闻

“院长妈妈”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记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

  

本报记者曾金妍
  为孤残儿童喂奶、喂饭、洗澡、倒屎、换尿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兰23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做一件事,就是一心一意爱着这些特殊的孩子。23年来,她把每一名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把福利院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她,就是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
  不留遗憾
尽力满足每个有需求的孩子
  21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一直让李兰耿耿于怀,经历那件事之后,福利院每一个对她有需求的孩子,她都尽全力去满足,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生怕不经意间,就永远失去了满足的机会,然后留下遗憾。
  1998年,当时福利院条件十分简陋,医疗保障能力也很弱。中秋节那天中午,福利院里一个双下肢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孩拉着李兰的手说:“姐姐,我想喝一瓶娃哈哈。”因为那天晚上福利院有演出任务,李兰要忙着排练,就敷衍她说:“你现在肺炎没有好,不能喝,等你好了,姐姐再给你买。”可是,当李兰晚上演出完回到福利院的时候,她已经在1个小时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直到现在,李兰对这件事都无法释怀。
  “当你身处福利院,你就会体会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你就会知道生离死别是那么的平常,而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一件多么幸福和自豪的事情。”李兰总是心怀感恩,珍惜当下,细心照顾好每个孩子,竭尽全力实现每个孩子的小小愿望。
  用爱呵护
“院长妈妈”收获独特感动
  福利院会说话的孩子都管李兰叫“院长妈妈”,这一声“院长妈妈”,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李兰爱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也用她们独特的方式回报给她爱。
  2006年,李兰休完产假回来上班的第二周,院里新收一对早产极低体重的双胞胎女孩,由于早产,她们的头部还没有硬,像个软壳的鸡蛋,生命危在旦夕。为了能够全身心去照顾好早产双胞胎女孩,李兰把儿子的奶戒了,主动申请值班。那时姐妹俩还没有吸奶的力气,李兰只能把自己的奶挤出来,用注射器通过胃管滴给她们,经过100多天日夜的奋战,姐妹俩成功救活了。后来,当她们被爱心家庭收养的时候,姐妹俩一人一边紧紧抱着李兰的腿,哭喊着:“院长妈妈,妈妈。”不肯跟她们的养父母走,用手怎么掰也掰不开。每送走一个孩子,李兰都是既欢喜又悲伤,心里有着无限的牵挂。
  2012年7月的一天,派出所送来一个遍体鳞伤、满脸血迹的重度自闭症男孩,他显得非常狂躁,送来的警察要使劲才能把他摁住,一松手,他就飞奔一样去撞墙。李兰从警察手里一把把他拉过来,紧紧地、紧紧地抱住他,刚开始,他拼命地挣扎,用手抓破了李兰的脸,撕破了她的上衣。几经挣扎后,也许是累了,也许是感觉到爱和安全,他身体软下来了,就这么安静的任由李兰把他拥在怀里。经过持之以恒的康复教育,现在,他每天都非常快乐,无论李兰加班到多晚,他都要等,等跟李兰打了招呼才肯去睡。“这个细微的,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举动,让我觉得非常温暖,非常开心。”李兰常常被福利院孩子们独特表达爱的方式感动到。
  不忘初心
坚持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环境
  建游乐场、医院和让每个人有张只属自己味道和玩具的小床,这是李兰对孩子们作出的三个承诺。这对普通家庭和正常孩子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李兰却用了20多年时间来完成。
  20多年来,进入福利院孩子的情况在不断变化,当初入院的大部分是健康的女弃婴,等到有能力建游乐场的时候,入院的孩子又大多身患各类残疾和缺陷走不了路;有条件建医院时,收进来的孩子大多是医学上无法治愈,甚至无法解释的重病重残儿;有条件给他们每人一张小床时,却不能盖上有他们熟悉味道的被子,更不能在床上摆放玩具了,因为其中一些孩子由于智障,不懂大小便,大便之后,会用手来抓,然后涂抹在床上、墙上、被子上,每天需要不断更换、清洗,才可以保持房间没有异味。虽然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困难重重,但李兰始终没有放弃要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茂名将推行全市社会福利机构综合改革,今年3月份“两会”回来后,李兰更忙了,每天工作加班,白加黑地连轴转。有人问她:“是什么支撑你有这么大的能量来应付超负荷的工作?”李兰的回答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信仰。“我的岗位在福利院,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使命是什么,为了初心使命,为了孩子们,我不能放弃,我必须坚持!”有时工作特别难推动,或者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李兰便反复提醒自己,追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