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8-14期 第B2版:国际/史鉴

我国古代潜水装备的演变

  一、古老的潜泳活动
  游泳在古代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既是人亲近自然的一种天性,又源于人们生活中必须与水打交道的现实。
  早在西周时,游泳活动就已经十分普遍了。我们都听过《诗经》中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而这除了是一首爱情诗外,还透露出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朱熹曾解释“游女”说:“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以后犹然。”可见当时就连女子的游泳技术都不可小觑。
  后世的游泳还逐渐发展为一项体育竞赛和表演项目。
  那时人们游泳还没有什么专门的服饰,大多是直接“裸游”,或者和衣入水。
  但如果要当众比赛或表演呢,那就在全身绘以纹饰,这样既避免了裸身的尴尬,又增加了表演的美感。
  游泳技术好的,就会进行更高一级的潜泳。早期人们潜水只是为了竞技或者捕捞,在水下待的时间并不长,水性较好的人就足以应付了。但到了后来,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由于职业的需求要长时间潜在水中,而后世潜水装备的出现也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采珠人
  衣食保暖后,人们往往就会追求衣饰的华美,古代上层贵族对于奇珍异宝的喜好逐渐催生了采珠这一行业。采珠人就是专门从事采撷海中珍珠的一类人。珍珠贝种类繁多,或藏于十多米的浅海或潜在几十米的深海。
  而对于采珠人来说,最大的阻碍还不是深海的距离,而是海底潜藏的各种未知的危险。
  采珠人潜入海中,不仅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还要面对礁石、暗涌以及各类海洋生物的袭击,这些无疑都是关乎性命的威胁。
  自商周到唐宋,古代的采珠业一直都延续着最原始的采撷方式。有以采珠为业的家庭,从小便开始训练自家男孩儿潜水的技能,到十几岁时,他们便可以跟着长辈们一起潜海采珠了。
  下海前,采珠人会在腰部系上一根长绳,这是救命用的,一旦在水下出现气息不足的情况就要立即晃动长绳让船上接应的人知道,这时船上的人就要迅速将采珠人拉出水面。
  由于珍珠贝生长的地方较深,每次潜入不多久就需要浮出水面换一次气,徒劳无功的情况还不算什么,采珠人在水下往往会面临丧命的危险,或窒息,或被暗流卷走,或遭到鲨鱼侵袭……
  在海中无法随时换气,往往是采珠人最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珠人对潜水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一些创改。

  三、早期的潜水装备
  大致从唐代起,南海地区的采珠人,就开始从裸身潜海变为身着防护服、口衔呼吸管潜海采珠了。
  这个时候的防护衣是用棉布或牛皮制成的紧身衣,另外还有一个头套,头套戴上后可以罩住整个头部,只留下眼、鼻、口露在外面。
  呼吸管则是一个锡制的空心长管,两头都是喇叭口,一头罩住口鼻,另一头露出水面。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明确记载了一种改良的呼吸潜水装备:“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
  当时的潜水装备已经发展为系索式了,这种呼吸装置的一端可以将采珠人的口鼻完全罩住,还能将耳朵和颈部与头部牢牢绑住,防止耳朵进水。
  另一端则可以露出水面与空气相连通。这套装备看似简单,却能大大降低采珠人在海中遇到的风险,还能提高采珠的质量和数量,是我国古代早期的潜水装备。
  但即便如此,采珠面临的危险依然很大,就如明代诗人林兆珂在《采珠行》中所写到的:“忽狂飙吹浪起,舵折帆摧舟欲圮。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而潜水的防护装置也是一直在不断改进的。

  四、引入外来潜水技术
  我国古代潜水装置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国外的先进技术。
  清朝时,国内出现了一部专门记录潜水服的译作——《水衣全论》。
  书中记载“一千五百三十八年,西班牙国拖里陀地方有希腊人两名,在国王之前,用器入水。旁观者有万余人”。
  而1669年,一个名叫布来里的人“用红铜套颈约二尺套在人头,面前镶玻璃片,又用山羊皮做翱良,与人身同形,身上带抽气筒能通入铜套内,并有管自套通入空气,脚上有薄皮如鸭掌,便于水内行走并出水”。
  据书中的描述来看,那时的潜水服已经具备现代潜水装置的雏形了,既有玻璃头罩,还有氧气瓶和潜水靴。
  这部由英国人傅兰雅口译、清人徐寿记录的著作,在清朝光绪年间大为流行,也促进了我国潜水装置的改良。
  摘自《古代潜水装备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