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7-12期 第B2版:论丛

冼夫人与俚乡古石柱石船

  

崔耀奇
  玛雅文明有纪年古石柱,霞洞古镇也有古石柱,还有古石船。霞洞镇位于电白区西北部,隋唐以来主要为“俚人”聚居地。寻找俚人踪迹,了解俚乡文化,探究古镇历史,请到霞洞镇走一走。
  据史料记载,霞洞镇在隋唐时为良德县地,部分为南巴县地。“高凉下,浮山阳,张锦伞,靖狼烟”(清崔翼周《谯国夫人墓碑记》)浮山阳,是指浮山的南面霞洞,也是史载“电白冯家村”所在地,是冯冼子孙冯盎等几代人居住的地方。《高州府志》载:“唐时冯盎家于良德即霞洞堡地”,古良德霞洞堡冯家村,即现电白区霞洞镇大村一带,历史上是冼夫人夫家及后裔聚居地,留下了大量和冯冼家族有关的文物古迹,如冯家村遗址、诚敬夫人庙(又名晏宫庙)、冼冯后裔墓葬群,以及追念冼夫人历史功绩的庙会遗址——“汉人坡”(看人坡),还有纪念冼夫人当年跨海赴琼的九支石帆、石船。
  石帆也叫石柱,即古石柱,霞洞人形象叫它“企石”,也有人叫它船杆、桅杆。霞洞有石顶村、企石村、山石村、石船村等带“石”字的村名,这些村名多少都跟石柱、石船有一定的联系。
  关于古石柱、石船,留下的文字记载极少,给人们留下了极大的思索探究空间。电白新县志记载:“古石柱、石船位于霞洞镇浮山岭之阳。每根石柱下配置石船一艘。原为9付,现存7付。自浮山岭西麓的新建至浮山岭东麓的古城,在长15公里的弧形线上以3至4公里不等的距离排列。石柱为花岗岩雕琢而成,上尖下粗,微弯,大、小不一,大的地面部分仍高4.8米,小的仅为其三分之一;石船亦为花岗石雕成,船头船尾分明,石船的大小也异,大的长2.2米,船体宽0.83米。”(《电白县志》2000年版第913页)
  新县志是2000年出版,对霞洞古石柱石船调查、登记应在2000年以前,离现在最少已有18年以上的时间。二十年左右时间,其间情势已发生很大变化!更何况有的古石柱、石船是耸立在农田、坡地或路桥旁,人为移动或挪作他用甚至损毁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的。
  我作为霞洞人,因从小看见过其中一条古石柱,对古石柱有种特别的记忆。记得小时候去探外婆,经过一个叫石顶村的地方,远远看见村南四五十米开外的田地上耸立着一根很特别的石柱。石柱伸出地面有四五米,长满青苔,嶙峋怪状,大人叫它“神石”,还特别提醒小孩子不要对着“神石”撒尿,更不要去攀爬。我当时就觉得这根石柱很神,并隐隐生出一种敬畏感。不要说靠近亵玩,就算能在远处定定多看几眼也算是大胆了。听大人说这样的“神石”在霞洞还有好几条。但究竟有多少条?在霞洞什么地方?苦于那时忙于读书求学,无暇去探寻它们。
  今年蝉鸣荔红、凤凰花开的时节,我几进几出霞洞故乡,还找了一位向导朋友,为的是探寻霞洞古石柱、石船。在向导的帮助下,参照有关资料及县志记载的提示,对霞洞古石柱、石船作了一番考察。
  根据调查了解,我发现现存古石柱、石船跟县志的记录有一定的出入。具体情况如下:
  1、找到的古石柱一共有六根。按新县志说法起码有七根。这六根石柱分布在该镇下中、石顶(两根)、坡田、马路头、荣夏这五个村委。这六根石柱只有三根还立在地面。具体是:石顶村委鹿田坡村一根、石顶村村南荔枝坡地(现复耕为农田)一根,晏宫庙前100多米上坡田村坡地一根。也就是说,除开这三根古石柱立在地面,其余的或倒下或移动或损毁,遭受破坏的情况极其严重!
  2、找到配套的石柱、石船仅有三付。这跟县志里提到的“原有九付、现存七付”的说法相去甚远。这三付分别是:石顶村旁有一付,石柱挺立在村南荔枝坡地(现为复耕地),石船被一村民用来围猪栏;第二付是晏宫庙前上坡田村坡地旁,只见那根石柱作70度倾斜,疑是顶端断了一小截,倾斜立在坡地上,石船在离石柱三十米左右的水沟另一边菜地里;还有一付在马路头村委河陂屋村后坡子垌荔枝林处,村民说此处石柱原先也是倾斜的,村民叫它“迈石”,后被村民放倒,移到附近一水沟上架桥,配套的石船原先在石柱旁,后被村民以妨碍耕种为由挪移并掩埋在坡地里。
  3、有三处古石柱已移动或遭受损毁。上面提到的马路头村委河陂屋村后坡子垌的那条用来架桥;下中村委古城村的石柱已雕凿打磨成种花生压垅的小长石碾,估计是生产队年代的杰作,而该处的石船也不知所踪;还有一条石柱架设在荣夏村委黄桐根村旁的小河沟上。据村民反映,荣夏村委的这根石柱原来在一路之隔的几百米之外的新建村委水鸡塘村前面的田垌上,这根石柱造型跟其他古石柱不同,呈四面体,长3.6米,围约1米,一端雕凿成等腰斜尖,好似一支巨笔,当地人叫它“石笔”。听说上世纪人民公社年代还耸立在田垌上,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倒下去的,更不知又是如何跑到不远处的荣夏村委黄桐根村的小河沟上去的。这条石柱的石船没有找到。
  4、另外,听说还有一付古石柱、石船落在迈宵村委山石村。这次过去查找了无踪迹,也问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的说见过,有的说不记得了。
  究竟古石柱最初有多少条?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九条。早期资料是这样描述古石柱石船的:从霞洞开始向南朝海边方向延伸,每隔1至1.5公里竖1条,共9条,呈弧形排列,每条石柱高度不一,一般高约4米左右,下大上小,纵向三面为平面,一面呈弧形,弧面朝着大海,平面对着浮山。在每一石柱旁,埋有石船一条,船长约3米,厚约0.2米,宽约0.8米,两头微翘,整石雕凿而成。这个是新县志出版以前有关资料对古石柱石船的记述。
  综上所述,古石柱、石船原先是九付,到了2000年重修电白县志时候,按县志记载石柱石船变成了七付。而我近期的考察只找到古石柱六根,其中一根毁坏、两根用来架桥。另外只在三处找到石船,其中一艘被掩埋。
  关于古石柱、石船的来历和用途,有多种的说法。有的说约建造于南朝至唐朝间,又有说年代无法考究。关于用途,综合起来有五种观点:一说是风水用途。因迷信地势某方不利而设。二说是船竿柱。纪念冼夫人航船而来,因闻冼夫人是沉海而死,或说冼夫人巡视海南染疫而死,船载而归;也有说法是纪念冼夫人征战凯旋而归。三说是路标。有人认为这里古代是俚獠杂居,带讯人员,不竖立标志,走入歧途,往往被杀身亡,故要设路标。四说是界号。有人认为所谓“汉人坡”是指古代在浮山岭以南居住为汉人,以北为俚獠聚居之区域,以此为界。五说是图腾。这跟玛雅人的石刻图腾有一些类似之处……以上说法都有其可取之处。按我的看法,这些石柱、石船跟纪念冼夫人有关。周恩来总理赞誉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因霞洞是冼夫人夫家所在地,当地乡俚通过这种带有图腾意象的石柱及石船,表达了一种感情,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反映了俚乡乡亲对冼夫人英勇善战、治政有方、威加海内的敬畏和怀念。古代交通不便,冼夫人经常借助船只出行,或借助船只奔赴各地指挥战事,或领旨巡查安抚各方。通过一系列独特造型的图腾物来纪念冼太夫人的丰功伟绩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读。
  由于没有文字可考,一切只是推测而已。究竟是何种说法已不重要,反正俚乡古石柱、石船,已留存几百甚至一千多年。既然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今天也没有理由任由它遭受损毁甚至消失,而应该让它留存下来,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有独特魅力的古镇名胜古迹,供后人参观考察学习。
  纪念冼太夫人,弘扬爱国精神,传承历史文化,让俚乡古石柱竖起来!让古石船浮起来!
  (作者单位: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