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6-12期 第B5版:论丛·茂名地方特色文化研究

关于谯国夫人幕府

  崔伟栋

  一
  隋文帝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是冼夫人一生中最顶级封号了。按公侯伯子男的次序,之前的石龙太夫人、宋康郡夫人是“侯”级郡夫人,而谯国夫人则是“公”级国夫人。在“命妇”夫人称号前面冠以封地名,是封建社会的通例,国夫人、郡夫人都是一样。如《旧唐书•后妃上》所载:“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一般来说,历代封建王朝封国夫人称号,都是以封地在周时所属国名为用,如韩国、虢国、秦国俱是。周时到底有多少个国?都分布在何处?历代记载莫衷一是。《荀子•儒效》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吕氏春秋•观世》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晋书•地理志》曰:“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而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谯国夫人的“谯国”是不是周时列国名呢?很遗憾,在现存周时列国名单中始终找不到。我们只知道除《隋书》以外、《三国志》、《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也记有“谯国”字样。如《三国志•许褚传》:“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如《晋书•嵇康传》:“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如《旧唐书•柴绍传》:“柴绍,字嗣昌……封霍国公……七年,改封谯国公。”谯国何时才有?在什么地方?上述“正史”均不交代,倒是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庶几算是有了交代。卢弼博取众家后,认定谯郡建置在东汉建安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儿子、沛穆王曹林徙封谯郡,始改谯郡为谯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谯国与长安、许昌、邺、洛阳称为五都。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诸王为县王,谯国又复为谯郡。谯国(谯郡)治今之安徽省亳州市。
  “谯国夫人”只是爵位,并非官品。隋文帝为冼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这时的冼夫人身为幕府将军,才是真正意义的、了不起的、掌管千军万马的指挥官。那么,冼夫人的谯国夫人幕府是否设在谯国(谯郡)?否。封建社会官员的封邑不一定与军政管辖地在一起。如杨广为晋王,却任扬州总管,藩镇江都(见《隋书•炀帝本纪》)。又如冯盎为高罗总管,却封为吴国公(见《旧唐书•冯盎传》)。隋文帝为冼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岭南的长期稳定。我们从冼夫人长期掌领梁陈高州军政大权的事实来看,谯国夫人幕府应该建置在高州州治,即今广东省阳江市安宁旧州村(见《中册后记•为何冯宝一死,岭南就大乱》。

  二
  幕府,亦作“莫府”。将帅征战在外时,由于居无定所,以帐幕为府署,便称为幕府。《册府元龟》曰:“战国之际,始谓将帅所治为幕府。”幕府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大规模战争的产物。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君主授予征战指挥官极大权力,允许指挥官在战前及战时制定决策一切措施,包括组建军政机构,人事任免,赏功罚罪,军资来源开销,乃至整场战争指挥的决定权。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可说是幕府将军的典范,在与匈奴战争及与中原战争中,他以常胜不败的骄人战绩,谱写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李牧为幕府将军时的行为权力:“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是幕府将军高度自主权的充分体现。在战争时期,幕府是维护国家安定,抵御外敌入侵的独立军政实体,其重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幕府除了战时的御敌功能,同时又慢慢发展为体现政治集团里阶级区分的另一功能。开置幕府之殊荣,本来只有三公、诸王、大将军方有权享受。出于政治需要,封建帝皇往往又格外开恩,为有功之臣开置幕府,名之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以表其勋绩。周时称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晋书•职官志》载:“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左右光禄、光禄三大夫,开府者皆为位从公。”所谓“开府仪同三司”,就是按三司级别开设幕府,自行设官置吏,高度自主。所谓“仪同三司”,即不“开府”,只是仪仗待遇等同三司罢了。《后汉书•邓骘传》载:“延平元年,拜(邓)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三国志•蜀书•黄权传》载:“蜀延熙二年,(黄)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后书汉•邓骘传》正文直接注明“[仪同三司]始自骘也”。《晋书•职官》载:“开府仪同三司,汉官也。殇帝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始自此也。及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起于此也。”从此,幕府开置开始制度化,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晋代,允许官员“开府”的资格验证尤其严厉,必要三品以上将军才能开府。《宋书•百官》说得很清楚:“汉末奋威将军,晋江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四镇以上或加大,余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自此以下不得也。”《晋书•祖约传》载:“(祖约)自以名辈不后郗、卞,而不豫明帝顾命,又望开府,及诸所表请多不见许,遂怀怨望。”祖约请求开府仪同三司,朝廷不批准,由此而有怨气。《资治通鉴•晋纪十五•显宗成皇帝咸和元年》亦引载此事,文下胡三省批评说:“晋制,四征、四镇大将军乃得开府。(祖)约平西将军耳,乌得望开府邪!”

  三
  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幕府将军,是何级别?
  关于隋朝开府官员的级别限制,《隋书•百官志》开宗明义:“高祖(隋文帝)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总十一等,以酬勤劳。”
  职官排品级时,《隋书•百官志》又载:“上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左右卫、武卫、武侯、领左右……为从三品。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正四品。上仪同三司,尚书左丞……为从四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为正五品。”
  冼夫人在陈时,因讨平广州刺史欧阳纥叛乱,陈朝廷“诏使持节册”冼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赉绣幰油络驷马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并麾幢旌节,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隋书•谯国夫人》)。”陈朝“中郎将”是何级别?为五品(见《隋书•百官志》)。且与不加督的广州、交州刺史平级。所以有“卤簿一如刺史之仪”之说。冼夫人为陈中郎将,陈朝廷已授其军事指挥权。陈亡后,隋文帝命大将军韦洸平岭南。韦洸不敢与冼夫人交战,“晋王(杨)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隋书•谯国夫人》)。兵符是调兵遣将的凭证,可知冼夫人这个中郎将有军事指挥权。
  隋文帝为冼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冼夫人这时的级别是否为从三品?之所以有疑问,是因“上开府仪同三司”与“开府仪同三司”有别,前者为从三品,后者为正四品。而《隋书•谯国夫人》只说开谯国夫人幕府,却没说明是“上开府”或“开府”。好在我们从冼夫人墓葬地里找到冼夫人是“三品以上官员”的身份证明。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丁村是冼夫人的出生地及归葬地,冼夫人墓地赑屃犹存。明嘉靖《广东通志》载:“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在电白县境。”清道光《广东通志》载:“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在电白县境。县北山兜娘娘庙后有冼夫人墓,去城十里,遗址犹存,碑失,嘉庆二十四年,知县特克星阿重立碑。”清光绪《高州府志》载:“电白县,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在县北十五里山兜娘娘庙后,土名鬼子城,茔基横直俱四十四丈五尺,碑佚,鉴石赑屃犹存,离坟一十八丈,嘉庆二十四年知县特克星阿、电茂场大使张炳修。”
  这个“赑屃”,又称“螭首龟趺”,是非同小可之物,可以说是冼夫人的“身份证”。冼夫人在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逝世,葬于故里山兜之原。《隋书•礼仪三》载:“其丧纪,上自王公,下逮庶人,着令皆为定制,无相差越……三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趺上高不得过九尺。”
  “三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再清楚不过,冼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时,是三品以上官员。

  四
  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幕府长官,与梁陈时的广州刺史、隋时的广州总管、桂州总管、循州总管相比,哪个级别更高?魏晋以来,州刺史有领兵、单车之别。州刺史如不领兵者,则称为“单车刺史”。领兵刺史一般都加有将军号,权重者加“使持节”、“持节”、“假节”和“都督”、“督”。使持节”可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持节”可诛杀平民,“假节”只有权诛杀犯军令的人。“都督”,即任一州刺史,同时可掌管数州甚或十数州以上诸军事。“督”,只能掌管本州军马而已。梁陈制同,广州刺史基本级(单车刺史)为五品官,若加督,则进为四品,若加都督,则进为三品。梁广州刺史元景隆为广州刺史、持节、都督广、越、交、桂等十三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平越中郎将(见《梁书•元法僧传》),是三品官职。之后梁陈历任广州刺史莫不如是,如元景仲、欧阳頠、欧阳纥、沈恪、君高、陈方泰、马靖、陈方庆等。
  隋总管府制是承北周而来,在大州或要害之州置总管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州刺史为正三品。若是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见《隋书•百官志》)。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设总管府十六个,平陈后增十个,共为二十六个。梁陈置广州都督府,隋平陈,置广州总管府,作上州视之。第一任广州总管是韦洸。之前韦洸已为开府、柱国、襄阳郡公、江州总管等显职。柱国、襄阳郡公是正二品甚或从一品,隋朝廷命韦洸镇广州,无疑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因王仲宣叛乱,韦洸中流矢死,广州总管府副职慕容三藏诏命为检校广州道行军事。慕容三藏原是吴州刺史、持节凉州道黜陟大使。“黜陟大使”并非官名,是皇帝派官员巡视全国各地,考察地方官员政绩时的临时设置,事完即撤,因而无级别可言。被“黜陟大使”考察的官员,有过则“黜”,有功则“陟”。吴州刺史才是慕容三藏真正的官衔,也只三品而已。隋平陈后,在岭南,除了广州总管府,另加置循州总管府和桂州总管府。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宣州刺史席代雅为广州总管。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齐州刺史樊子盖为循州总管。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汴州刺史令狐熙为桂州总管(见《隋书•高祖纪》)。从广州、循州、桂州三个总管任前职务来看,显然都是三品官职。
  综上所述,冼夫人这个三品以上官员,与梁陈时广州刺史,隋时广州、循州、桂州总管是平级的。只不过刺史、总管们既掌政又掌军,而冼夫人唯掌军罢了。

  五
  谯国夫人幕府与广州总管府、循州总管府、桂州总管府之关系如何?
  隋文帝在岭南设三个总管府,在行政管理力度方面来看,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可知隋文帝把岭南视为重中之重。
  (1)岭南为五岭所隔,地理环境特殊,素来被称为危急项领要地。远有赵佗五代上百年据岭南称王自立的故事,近有梁萧勃、陈欧阳纥叛乱,甚至隋统岭南后,还有王仲宣叛乱,这活生生的事实,使隋文帝不得不提高警惕,加强岭南的行政及军事管理,防范出现鞭长莫及或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2)隋文帝吸取前人教训,高度警惕力能抵国的岭南封疆大吏,因而彷效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策略,将前陈一广州刺史而统岭南的旧例打破,同时置广州、循州、桂州三个总管府分管辽阔的岭南。隋文帝这个做法,颇有“三家分晋”的味道,明显削减了岭南封疆大吏的势力。
  (3)隋文帝置广州、循州、桂州三个总管府成犄角之势,而又开谯国夫人幕府在其中央,起到相互平衡、制约的作用。可以这样说,隋文帝不一定相信广州、循州、桂州等封疆大吏,但一定相信冼夫人。隋文帝对冼夫人的信任,是从冼夫人在梁陈隋三代平李迁仕、侯景、欧阳纥、王仲宣等历史事件中得来。隋文帝为冼夫人开置谯国夫人幕府,须知这是开历史先河之重大举措。

  六
  谯国夫人幕府的掾属将佐,是冼夫人这个幕府长官所辟署吗?
  隋文帝为冼夫人开置谯国夫人幕府,远不止是“以酬勤劳”,送个牌匾这么简单,其实际目的就是授予冼夫人防御外敌入侵,维护岭南稳定之权。隋文帝让冼夫人“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听发部落六州兵马,若有机急,便宜行事”(《隋书•谯国夫人》),可见谯国夫人幕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独立军事机构。
  两晋后,州郡、军府自行辟署置僚属的权力逐步萎缩。隋文帝立国后,即着手废除州郡长官自行辟署置僚属的制度,自此,“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并出于朝廷,州郡无复辟署”(《通典》)。那么,谯国夫人幕府的掾属将佐,是冼夫人这个幕府长官所辟署吗?我认为是的──
  (1)谯国夫人幕府在平定王仲宣后即建置,当在开皇十一至十二年之间(见《隋书•慕容三藏传》),而废除州郡长官自行辟署置僚属的制度在开皇十八年七月才颁布(见《隋书•高祖纪》)。
  (2)隋文帝废除州郡长官自行辟署置僚属的制度,目的是防范藩镇怀贰,大增军力,图谋不轨。而平定王仲宣之后,隋文帝对冼夫人已是深信不疑。
  (3)王琳为梁将时,“麾下万人,多是江淮群盗”(《北齐书•王琳传》)。可知王琳将军府部属多为自己招集而来,甚至是“结义”而来,所以这支军队自然上下齐心,更具战斗力。平侯景时,王琳与杜龛功居第一,连王僧辩也忌惮三分。梁元帝萧绎囚禁王琳时,王琳将军府麾下将士无不痛哭失声。长史陆纳率部与朝廷对抗,声言必要朝廷释放王琳,方肯罢兵,以致萧绎最终只好免罪释放了王琳。王琳拥有一支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无怪乎胜多败少,连悍勇著称的侯安都、周文育也做了他的俘虏。皇帝喜欢的是这类战将,害怕的也是这类战将。隋文帝对冼夫人深信不疑,自然授予极高权力,让冼夫人自己选择人才,组建机构,方能保证“冼家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七
  谯国夫人幕府掾属将佐有多少人?
  《后汉书•班固传》载:“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幕府长官有权自行招贤纳士,以致四方俊彦纷至沓来。那么一个幕府可以配置多少掾属将佐呢?
  东晋桓伊官至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因功进为右军将军。后又征拜为护军将军,“以右军府千人自随,配护军府”(见《晋书•桓伊传》)。从这里可以知道,桓伊开右军幕府时,掾属将佐有一千人。桓伊升为护军将军后,又把右军幕府一千掾属将佐,原封不动调入护军幕府中任职。《北齐书•王琳传》也载:“(王琳)军府佐吏千数。”可知幕府掾属将佐的配置一般是在一千人左右。谯国夫人幕府掾属将佐的编员数额,与桓伊、王琳等幕府相比,当是伯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