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5-10期 第B2版:民生/史鉴

古代信鸽如何传书

一战二战还用过它 印度直到2004年才取消信鸽通讯

  飞鸽传书,通讯的一种方式,意思就是用信鸽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鸿雁传书是近义词,多出现在古代,现流行于古装剧中。古代通信不方便,用信鸽来传递消息或者重要情报,简直就是神器,完全实现了两地快速的沟通。那飞鸽传书靠谱吗?肯定靠谱,一战二战还用过它,印度直到2004年才取消信鸽通讯。
  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就有利用驯服野鸽来传送紧急消息的记载了。而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利用鸽子传递战报的记载。譬如,汉高祖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飞鸽传书”虽说靠谱,却有着巨大的局限性。因为鸽子的归巢性是单程的,想用它来送信,永远只能往一个方向。
  也就是说,倘若你从家里带着信鸽到达目的地A后,有重要的事情要送回家,就可以把信件绑在信鸽的腿上,它自然会飞回家里,信也就带到了。飞鸽传书到这里就完成了,因为信鸽不可能再次飞回到A地,无法实现多个地点之间的来回传递信息。像古装剧那种收放自如,想去哪就去哪的信鸽并不存在。
  当然了,想要获得一只能在两地往返的信鸽(也就是双向通信),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训练的难度系数会高很多。必须让信鸽在A地做巢休息,在B地进食,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后,让它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这样,信鸽就形成了“两点一线”往返于两地的行为习惯。
  当它要离巢去吃饭的时候,就让它顺带从A地送信到B地。吃完饭要回巢休息,就让它顺便从B地捎信到A地。不过这种训练成本非常高,放在古代很不现实。因为养一只会往返两地的信鸽,还不如直接在两地各养一只信鸽,这样还更经济高效一些。其实,“飞鸽传书”不止存在于古代,近代现代也都普遍存在。
  在一战二战时期,即便有了电报,信鸽通讯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那时的无线电报存在着不少问题,像昂贵、携带困难,且时常失灵等等。信鸽也成了传送情报的唯一方式。而且,相比于无线电,信鸽被截获的概率更低些,安全性更高。上了战场的信鸽,有个更贴切的名头,叫战鸽或军鸽。
  它们的任务比一般的信鸽更重大,因此训练的难度系数也大增。不过它们的适用范围会更广些,能实现异地至一定区域内移动鸽舍的飞回。在军队中饲养的鸽子,其鸽舍是可以跟随战略后方移动的。当然,军队的移动范围越大鸽子也越容易迷路。士兵或部队要到其他地方执行任务时,便会用小鸽笼装上一批鸽子。
  这样军队的总后方便能获得许多前线情报。一战时期,一只名为“The Mocker”的信鸽,在受伤前就成功地执行了52次情报任务。还有一只名为Cher Ami的信鸽,曾舍命救下了近200名年轻士兵。二战结束后,盟军共颁发了54枚迪肯勋章(授予动物的最高奖项,被称为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其中32个枚颁发给了信鸽,18枚颁发给狗,3枚颁发给马,1枚给了猫。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飞鸽传书”只会越来越少。美军最后一支信鸽通讯部队,在1957年被解散。而印度,直到2004年才取消信鸽通讯。
  目前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柯林斯堡还有一群信鸽,这是世界上最后的实用型信鸽。这些信鸽由洛基山探险组织训养,每天放飞5次,往返于拉普拉德里河上下游基地,任务是替户外探险者捎送相机记忆卡。
  摘自《信鸽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