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4-15期 第B2版:民生/史鉴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演变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这恐怕得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很早的时候,筷子叫“箸”。《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华夏先民已经使用筷子进食了。殷商时代,王室还使用象牙筷子。《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就是殷纣王。当时是殷商时代末期,纣王用象牙做筷子,这或许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
  先秦时期,筷箸有青铜制品,更多为竹木制品。考古研究者从古墓中也发掘了一些古箸。196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发掘了一座罕见的铜棺墓,其中出土了三根圆柱形的铜筷,经放射性碳素测定,为公元前500年左右东周中期的物件。1977年,安徽省贵池县出土了一批东周青铜器,其中就有生活用器铜筷一双。
  到了汉代,箸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汉代的餐勺和箸是同时使用的,人们将勺与箸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墓中。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组餐具,在漆盘上搁着,这套完整的餐具中就有一双筷子。魏晋时期的砖画大多是用来体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画面的,用餐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在魏晋的砖画上也常能看到用箸的画面。
  唐朝盛世饮宴之风风靡长安,美味佳肴丰富了,冶炼水平有了大的提高,箸匙等餐具也向豪奢方面发展。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器皿为皇宫所垄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宰相十分惶恐,不知所措。当宋璟知道皇帝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在唐朝,银箸已为达宫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所宠爱。唐代出土的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达33.1厘米。
  宋代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因此关于箸的使用,随着当时食物的丰富更加多元。酒楼招待客人的时候,等顾主坐定,就会送上箸纸,也就是筷子和纸花,然后才开始点菜,这跟今天去饭店吃饭已经很相似了。
  除此之外,箸在宋代已经不单是餐饮用具,在民间婚礼等习俗中也开始出现。《东京梦华录》对当时一般百姓的嫁娶更做了详细记载:凡娶媳妇,男家给女家送去聘礼后,“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五个,箸一双,悉送在无酒瓶内,谓之‘回鱼箸’。”大概因为筷子是成对出现,嫁妆中放筷子,有祝福新人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之意。
  箸的名称,在明代发生了变化。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江南民间行船的人忌讳“住”与“箸”谐音,因为船民特别怕船“住”,即船停住了或被虫蛀了,因此改“箸”为“快”,图个吉利。
  虽然明代民间已有人称“箸”为“快”,但清朝《康熙字典》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而仅收录了“箸”字。但自清朝起,筷子的称呼已习以为常。
  在明代,箸的款式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是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极少,可是明代箸却以首方足圆为特征。
  四棱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的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方箸既可以单面刻,也可双面刻,还可以四面刻。
  清代筷箸,多为竹木筷镶银,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筷子方圆有致,式样精巧,或烙画或镂刻,让人观赏把玩,爱不释手。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
  对于中国人来说,与筷子相关的文化符号真是太多了。史书和诗文中都有关于筷子的记载。楚汉相争时,郦食其向刘邦献“强汉弱楚”计,谋士张良知道后即顺手拿起刘邦刚放下的筷子,在餐桌上以箸为图,说出郦食其的错误,并献出自己的剪楚兴汉的战略良策。这就是《汉书·张良传》记载的“臣请借前箸以筹之”的故事,后世成语“借箸代筹”即由此而来。
  在民间,筷子有各种寓意。比如,有“筷子拿得远,嫁得远,娶得远”的说法,筷子被赋予幸福生活的寓意,女孩子出嫁时,嫁妆里也少不了筷子。“筷子快子,快快生子”的说法就是祈求生子的意思。在广东潮汕地区,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要喝桂圆汤的风俗,但吃桂圆不用汤匙,要用红筷子,意思是“快生贵子”。
  摘自《筷子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