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3-15期 第B4版:论丛.冼夫人文化研究(11)

学术交流

论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上)

  

郑显国
  “唯用一好心”是冼夫人在隋开皇十年平定王仲宣叛乱,被封为“谯国夫人”后,在每年大盟会上训示子孙时所说的话,原文是“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在,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这是冼夫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声言自己一生事奉了三代君主,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如何理解“唯用一好心”呢,从词义来看,“唯”是“只”的意思,“用”是“使用”、有”、“出于”或“是”的意思,“一好心”的“一”是“唯一”、一片”的意思,“好心”是“好意”的意思。串起来全句就是“只是一片好心”,这是冼夫人对自己一生所作所为的表白,是冼夫人一生的宝贵精神的核心,也是其品德风范的写照。概括说,冼夫人这种好心的核心就是爱国爱民之心,其爱国心又是以爱民心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她的爱国完全是为了爱民,爱民是总出发点。冼夫人这种好心是由其个人品德和素养,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形成的。
  一、“幼贤明”是冼夫人形成“唯用一好心”的先天条件和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杰出的人物之所以成为杰出人物,是因为他们具有个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智慧,才能、组织能力、学识卓著。冼夫人正是具有这种特质。据《隋书》、《北史》记载,冼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冼夫人由于天资聪明,自幼就有一颗贤慧、善良仁慈之心,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追求朴素纯真的生活作风,心地善良,关心百姓疾苦,对穷苦百姓富于同情心,充满仁爱。民间传说她为百姓排忧解难,在儿时就经常乐于调解乡民的纠纷,如“智判帽子”、“分鸭群”等,还智断诉讼。冼夫人自幼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好心,就为她以后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抒发雄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正是由于冼夫人自幼就有贤慧善良之心,使她在稍长大成少年后,更体现出她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好心。《隋书》等记载说:“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夫人之兄南梁州剌史挺,恃其富强侵略傍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冼夫人之兄冼挺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和人口,频频侵略傍郡,使“岭表苦之”。可见,冼家势力的强大。岭表就是岭南,冼挺的侵略使整个岭南的人民都受苦。仁慈之心使冼夫人对兄长的恶行深恶痛绝,毅然反复规劝谏阻冼挺,终使他改恶从善,不再攻掠别郡,使百姓过上安定生活。不再受部落战争祸害。冼夫人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好心使然。
  二、残酷的征俚战争是冼夫人爱国、爱民好心产生和发展的外因
  据《南史》及南朝各代史书记载,冼夫人以前,由于南朝各代连年对北朝用兵耗费大量财力物力,而加重对少数民族的盘剥,老百姓不堪朝廷的压榨和赋税剥削,不断举行起义;同时由于长期以来,越人不“宾服”朝廷,郡县如同虚设,政令行不到俚僚等越人地区,而粤西和西南二江流域多是俚人居住区。为了巩固统治,从南朝刘宋始,便频频发动“征俚”战争。刘宋设二江督护机构,专事征讨,至梁代征俚战争达到顶峰。朝廷从西江流域一直打到高凉地区的南江流域。据阳春市地志办已故的原主任钟万全的考证文章说:冼夫人七岁时就随父兄参加反抗朝廷的征俚战争,转战阳江、阳春、电白等山区,亲眼目睹了官军在俚区烧杀掳掠,血流成河的惨状。北宋《舆地纪胜》载:“梁讨平俚洞置高州”,但史实上梁朝并未能讨平征服俚人,由于俚区广大,人口众多,又团结力抗官兵,使朝廷无法征服俚人,只好采取羁縻政策,通过大量增设郡县,给俚人首领封官,实现以俚治俚的目的。
  虽然梁朝未能征服俚人,但是征俚战争使双方都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冼夫人看到无数的同胞惨死血泊中,村庄被战火所毁,认识到如果与中央政府相对抗,战争就会永无休止,使人民遭受劫难。因而在她的为民着想的慈善仁义之心驱使下,立志走与王朝合作的道路,以保领地安宁,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三、冼夫人选择与朝廷合作,平定叛乱是出于维护国家统一,为民谋利益的好心
  冼夫人成为南越族首领后,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归化国家,使国家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朝廷经过征俚战争,未能征服俚人等南越族,为了息事缓边,对拥地数千里,势力大的越人部落实行封官许愿,“以蛮夷活蛮夷”的羁縻政策,间接统治俚僚地区。因此,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和条件。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每个朝代都与中央王朝合作得很好,积极支持朝廷施政,更义无反顾地协助朝廷多次平定叛乱,成为安定岭南社会的主要力量。在梁代,她支持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打败高州境内的李迁仕分裂势力。陈代平定萧勃、欧阳纥叛乱,在隋代平定王仲宣谋反等较大的军事行动,都取得重大胜利,使岭南局势持续保持稳定。
  有人认为,冼夫人是忠君。笔者不以为然,她不是忠君,最少不是愚忠。因为梁、陈各朝灭亡之后,冼夫人没有跟着故朝去殉葬,而是随着新朝为国家为百姓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当梁朝为陈霸先的陈朝所取代后,冼夫人积极支持陈朝巩固统一,打击分裂势力;当陈朝被隋所灭时,冼夫人不因与陈开国君主陈霸先有深厚友谊而抗拒隋朝统一全国的潮流,而是“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以悼与陈之义后,毅然率众归隋。可见她没有忠定某一朝的君主,因而不是忠君,而是爱国。因为国家领土不因某一朝君主的灭亡而消失,而是存在于新君主的朝代中,冼夫人领地也依然依故。如果愚忠于某个旧朝廷,与新朝廷对抗,必然烽火连天,战火四起,到头来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其结果是玉石俱焚。所以,冼夫人此种选择是正确的,她完全是出于视民如子的爱民好心。
  我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准确地把握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才能得出正确、公正的结论。史实证明,冼夫人协助朝廷平定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之举,并非“镇压农民起义、背叛本民族。”因为自冼夫人登上政治舞台后,协助朝廷治理岭南,社会大变,取得长足进步,已没有属于少数民族农民起义性质的事件发生,有的是地方酋长豪强的反朝廷争地盘,搞割据的叛乱行为。从侯景作乱的性质看,就证明这点。候景是降梁的原西魏大将,因与梁王朝有矛盾便举兵反梁。他是一个极其残暴的军阀,他纵兵屠建康都城,到处烧杀掳掠,使繁荣的江南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资治通鉴》卷六三)。因此,侯景事变对历史发展起了消极作用,使江南一带倒退了几十年。反过来,陈霸先讨平侯景,是符合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拥护的,对国家对人民都大有好处。
  冼夫人在这场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她以“谁的行动对整个国家和人民是有利还是不利”为标准,而坚定支持代表正义的陈霸先,反对侯景及其帮凶李迁仕之流。击败李迁仕后,她不像那些地方官吏和豪强那样,乘机扩充势力,割据称雄,而是毅然北上,在江西与陈霸先会师,给予陈霸先进一步支持。平定侯景之乱,冼夫人和陈霸先都做对了,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积极作用和好处,对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欧阳纥因朝廷免去其广州刺史,改任左将军,实权被剥夺而反陈,是不义之举,这样的战争毫无积极意义可言,对人民有害而无益。因而冼夫人助陈迅速平定欧阳纥叛乱,使战争时间缩短,范围缩小,从而减轻战争的灾祸,使国家安定,这是符合人民愿望和利益的。
  王仲宣出身于越族首领世家,是陈朝衡州刺史王勇的部将,因隋朝实行政治经济的进步改革措施,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便发生了以王仲宣为首的“豪酋”、洞主”势力的反隋叛乱,他的同伙陈佛智父子先后是罗州刺史、又是泷州的土著大酋长。他们反隋是为了维护自家的政治经济利益,与人民疾苦、利益毫不相干。因此,他们的反抗是分裂国家,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行为,毫无正义可言。所以,冼夫人助隋平乱,就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岭南人民的安定,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
  综上所述,冼夫人走与朝廷合作的道路,协助各朝平定军阀、豪强反叛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正义之举,是爱国爱民的表现,所有这一切又是出自她爱民如子仁慈好心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