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3-13期 第2版:热评

千载烟笼温水郡

  今日笔谈·风土人物
  清康熙《广东通志》载:“电白县,热水山在城西(明、清、民国三代,电白县城在今电白区电城镇)三十里,秦始皇置为温水郡,后废之。山下有泉涌出如沸鼎。”
  清邵咏撰文、住持僧达昌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四月所立的《重修灵源寺碑铭并序》中载:“在昔秦皇温水置郡,胜迹初开……温流方池,凿祖龙遗墟。”
  “祖龙”就是秦始皇。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的热水村地曾是秦始皇时期所置“温水郡”址,很难让人相信吧?
  我们记忆犹新,几乎数十年来,我们权威的历史教科书都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共置三十六郡为标准。
  这个权威的标准显然是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历代史家对这个说法多持怀疑态度。遍阅历朝史籍,概有36郡、40郡、41郡、46郡、48郡五种说法。可见迄今为止仍未有弄清秦始皇所置郡数是多少,何况众说郡名各异。
  权威仅次国史的清康熙《广东通志》既然言之凿凿,那么,说秦始皇在热水地置温水郡,可信度是相当高的。
  时岭南占秦境近三分之一,如此大的境土,只设桂林、象、南海三郡,显然是少了。桂林郡郡治在今广西桂平市西南。象郡郡治在今广西崇左市境。南海郡郡治在今广东番禺。番禺到象郡近一千五百华里,粤西一大片土地竟没有行政郡治的设置。是否秦中央政权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后来又增设了“温水郡”呢?
  我们现在明确知道的,是合浦郡为粤西地最早的建置。《汉书·地理志》载:“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开。莽曰桓合。属交州。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县五:徐闻、高凉、合浦、临允、朱卢。”汉高凉县治在今阳江市北三十里,约在今大八一带。今之恩平、阳江、阳春、电白、茂名、高州、化州、吴川皆其属地。
  如果秦始皇在热水地置温水郡属实的话,将是茂名乃至整个粤西历史上建置郡治最早的记录。
  热水山“石势巉严,壁立千仞”。温水郡因热水山下的温泉而得名,热水山下的温泉也因温水郡而贵。秦亡后,热水山与温泉依旧,而这个“温水郡”已不复存。从秦亡后到明中期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现在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温水郡及热水温泉的记述。热水温泉带着当年辉煌的历史沉睡了1700年。
  直到明嘉靖(公元1522—1565)年间,历史才唤醒了热水温泉的记忆。
  明嘉靖己亥(公元1539),广东巡道凃相游热水温泉,分别筑了冷热水两口池,建“温泉亭”,并勒石记下温泉胜迹:“清翠连亘,层峦叠耸……若建亭其上,对山以饮,就泉以烹,不火可食矣……余固以遇兹山为幸,而山之遇予,又岂不甚幸乎?”凃相为热水温泉而倾倒,竟致得意忘形。
  公元1596年,明憨山和尚在热水温泉地建“灵源寺”。“灵源”二字即源于温泉。
  温泉地诸如公馆三进堂、观音堂、文昌阁、振衣亭、风浴阁等亭堂馆阁先后涌现。热水温泉从此闻名遐尔,明清两代入粤官员、文人墨客皆慕名而来,赞誉不已,流连忘返,或修亭建馆,或刊石勒铭,致留下无数诗文墨迹。清大学者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载:“电白县西三十里,有冷水池。池中有温泉喷出,缕缕如贯珠,至溪则怒流澎湃,触石生烟,热乃愈甚,一二里犹炎蒸,郁郁不散。其余山谷,亦有温泉四涌,遥见火云蓬勃,丹气炃煴,行者莫不汗流浃体。泉微作硫黄气,其热可以汤鸡瀹卵,而寅、午、酉三时尤灼,他时则稍杀。盖丙火生于寅,丁火生于酉,有帝旺于午故也。斯乃神人所暖,主疗人疾,痿、瘵、痱、疴,浸之则痊。故张平子云:‘览中域之珍怪,无斯水之神灵。’”
  热水温泉地现存四通摩崖石刻,分别为“温泉”、“山水可人”、“浴沂石”、“觉路便民”。“山水可人”摩崖石刻在温泉后背热水山上,为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燕京状元、总兵霍维鼐所书。其余三通均在“茂名御水古温泉度假村”景区内。“温泉”摩崖石刻为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安徽桐城朱弦所书。“浴沂石”摩崖石刻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谪史程文德所书。“觉路便民”摩崖石刻为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高州通判、同安举人郭乔登所书。
  明清时期,但凡到过热水温泉的游宦、文人,都将此处比作“骊山”。“温泉春浴”为明清时电白八景之一。清顺治电白知县相斗南却何其钟爱,竟誉“为电疆第一名胜”。
  热水温泉开始衰落于清末。民国时期,热水温泉古建筑景观早已损毁殆尽。上世纪六十年代,时电白县政府曾对遗下碑刻进行清理,登记保护。同时对热水温泉仅剩遗迹进行修葺,把残破不堪的旧温水池、冷水池略施修整,旁边并建一排简易的更衣室,免费供民众使用。当年就有“夏天到尖公岭(龙山浪漫海岸内小山)乘凉,冬天到热水洗澡”的说法。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水温泉逐步开发旅游区。至今,电白区“茂名御水古温泉度假村”已成为旅游业的品牌,中外闻名。
  崔伟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