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2-25期 第B2版:民生/史鉴

为何古时的绍兴盛产师爷

  绍兴一地自古以盛产足智多谋的名谋而闻名天下。至清代,更是形成一个特殊的幕僚群体——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既以饱学博识、睿智精明、处事周全作为从幕资本,又大多秉性耿介、刚直不阿,以匡扶正义为己任。
  绍兴师爷虽系幕僚,但他们“俨然以宾师相处”,恪守“尽心”、尽言”、“不合则去”之从幕“三准则”。“尽心”即倾全力为幕主做事,不存异心;“尽言”即畅所欲言,不时纠正幕主在政务中之差错;“不合则去”,则指一旦幕主处事不公,虽经反复劝阻仍毫无转变,便可自行拂袖弃幕主而去。他们绝不会拘泥于某一幕主,为获取蝇头小利而伤天害理。他们大都心存天理、国法、人情。
  绍兴一地,自春秋越王勾践争霸始,在大夫文种(此公应该是绍兴师爷的“祖师爷”。当年他向勾践献“七术”,最后仅用“三术”即灭吴,同时也引来杀身之祸)等的倡导下,便重视发展教育。西晋末叶,晋室南迁,是为东晋。山清水秀的绍兴招来众多北方士人聚首,文学流风由此应运而生,历南北朝而不衰。绍兴开始形成重读书的风尚,对求功名趋之若鹜,经隋唐、两宋的进一步强化,得以最终确立。所谓“无论文武,总以甲为重,谓文以途,否则胸怀韬略,学贯天下,皆目为异路”,读书求仕成为一代又一代绍兴人毕生的奋斗目标。
  至清代,这股求仕之风更盛,从清顺治至宣统元年,绍兴一地中进士者多达六百三十八人次,中举人者二千三百六十一人次。
  绍兴师爷大致分六类。一曰“书启师爷”,专替幕主起草各类文字;二曰“刑名师爷”,专管协助幕主审理刑事案件;三曰“钱粮师爷”,专门协同幕主办理财政、赋税;四曰“账房师爷”,有的衙门里则由钱粮师爷兼任,专替幕主管理重要账目;五曰“挂号师爷”,主要负责批牍(批答文件);六曰“征比师爷”,负责考核征收田赋。
  在整个清代,绍兴师爷深受诸多封疆大吏的器重。曾国藩的师爷房士杰系绍兴会稽人,左宗棠的师爷程埙系绍兴山阴人,张之洞的师爷马家鼎系绍兴会稽人,绍兴山阴的娄春藩则先后当过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端方等的师爷,一生备受礼遇。
  摘自《绍兴师爷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