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2-14期 第B2版:南粤/夕晖

父亲的土地情结

  吴德忠
  我的父亲于2013年10月29日去世,如今已五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热爱土地的身影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父亲热爱他的土地,就像我们热爱他一样。父亲是个种庄稼的能手,还是个闲不住的人。自从1980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父亲不但种自家的地,还把邻居家不种的地也要过来种。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父亲那颗沉寂了一个冬季的心也随之苏醒。正当左邻左舍的兄弟叔伯还在晒场上晒太阳取暖的时候,父亲却跑到可爱的田野里,用脚尖踢踢田里的土堆,用双手捧起一把散发出芳香气味的泥土,喜悦之情跃然脸上。“惊蛰”季节一到,便开始浸洗谷种,等待上靓的谷种发芽,种子发芽了,令父亲精神抖擞。父亲赶着牛带上犁耙,像一个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在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上,播下一片又一片绿色的希望。父亲是个生性要强的农村汉子,他以倔强好胜的人生拼搏精神,战胜了艰难,顽强地与饥饿抗争,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贫困潦倒。
  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当人们躲在大树底下避暑纳凉时,父亲头戴着草帽,身上穿着衬衫,手里紧紧握着一把锄头,在他的土地上挥汗如雨。父亲说,他只要一站在田地上,就像躺在有过堂风的家里一样感到舒适惬意。此时,父亲的衬衣多半是不系扣子的,敞开怀露出结实的紫铜色的胸膛。父亲不时地用衬衫的衣角抹着额头上的汗珠,衬衫的背脊早已湿透,又被干热的风吹干,结了一层又一层盐花。然而,田里的禾苗却在父亲辛勤的汗水的浇灌下,长成了一片绿色的海,父亲成了泛在绿海上的一叶扁舟。
  秋天,金色满山,硕果满目。父亲的心里涨满丰收的喜悦。父亲手持弯月般的镰刀,金色的收获在父亲银色的刀锋下,沉甸甸的稻穗一片片倒向父亲的怀抱,躺在父亲的脚下。父亲双脚踩着打谷机脱粒,再将稻谷装上谷箩,一担一担肩挑回到家的晒场上翻晒。父亲靠勤劳的双手在田间劳作,含辛茹苦半辈子,用微薄的收入培养了我们兄弟妹四个,让我们走出大山,走向社会;用他朴实无华的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教导我们如何处事。现在老大在镇政府工作,老二经商做生意,老三中学教师,小妹小学教师。
  隆冬,寒风刺骨,百鸟归巢。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他顶着寒风细雨把一担担牛粪猪屎挑到田地里,再一锹锹均匀地铺在土地上。父亲说他这是在养地,在给土地穿上一件过冬的棉衣。邻居大婶嘲笑他说:“现今谁还使用农家肥啊?花钱多买些化肥就行了,这么累多不值得。”一向慈爱的父亲凭着从收音机听来学到的农业知识,语重心长地向大婶们科普:“土地就是被那些化肥糟蹋了,如果人们再这么一味地‘涸泽而渔’,没过多少年土地就会像石头一样坚硬,寸草不生,更别提长出好庄稼来,愚昧的人都得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土地就是父亲的命。父亲热爱土地,离不开土地。当父亲70多岁时,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继续下地劳作时,每年的春种、夏锄、秋收、冬闲时节,父亲都要去农田里走走看看,看叔伯兄弟婶母们在田间地头忙着各种农活,眼里流露着羡慕。我们也能理解父亲对土地的那份热爱和情谊,所以我们有时也会抽空放下工作,陪着父亲回老家的田野里逛逛,以满足父亲的心愿,慰藉父亲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
  白发亲父已经离我们远去五年多了,您走后,您的勤劳,您的关爱,您的慈祥,永远激励着我们。您为什么这么早就离开我们?我们深知道,亲父在不可怜,“有父的孩子像个宝”,父亲在儿女心中是永远伟大的、可敬可爱的。今天从老家的土地上返回到住所,脑子里总浮现出父亲用双脚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的身影,夜深人静,望着窗外的霓虹灯,举头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我毫无睡意,特写下这些文字,感谢父亲的土地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