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9-02-11期 第B4版:往事

当年公社的“农建兵团”

  

李仕汉
  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据有关资料记载:真正形成声势浩大的学大寨运动,是1974年至1978年。高州县委于1974年10月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要求各公社组织“农建兵团”,生产大队组织“农建专业队”,大搞水利、开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当年,我在大坡公社任职,根据大坡的实际,组建了一支230人的农建队伍,人员从各大队按人口比例抽调,对象以青壮年为主,生活待遇由公社负责,每人每天大米1.2市斤,菜金0.4元,日用品由各人自带。为了强化兵团管理,公社抽调几名干部成立领导小组,并任命党委委员邓缘昌同志为团长。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充分,农建兵团很快就投入到学大寨运动中。
  大坡公社位于高州东北部山区,属粤西地区最后两个未通汽车的公社,全社人口四万多,耕地面积不足2000公顷,人多地少。因高州水库阻隔,交通运输严重滞后,全社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要从高州运到水库大坝,再用船运到水库尾石坟码头,然后,用人力车拉,走20多里山路才到达大坡圩镇,可见大坡群众生活之艰难。根据大坡的特殊条件,公社征得县领导同意,把农业学大寨的重点放在建桥开路、改河造田,整治山坑冷底田上。这符合当时湛江地委提出的“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要求,于是,公社把任务落实到大队、生产队(自然村),公社兵团的职责是:开公路、建桥梁、修涵洞,为全社农业学大寨承担硬件工程任务。
  长坡至石坟公路、朋情大桥和社内的周敬大桥,是大坡公社学大寨的重头戏,又是高州通往东北部山区的主要通道,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造。兵团人员分三大组施工,安排100多人协助县公路部门打通长石公路,其余两个建桥工地,每组50多人。大家在工地上安营扎寨,每天早出晚归,吃的是白饭青菜,一个星期才吃一次猪肉。我曾听兵团队员梁文友说过:有时晚上饿得睡不着觉,便与伙伴们带着手电,到附近水沟摸鱼捉虾、捉田鸡来改善伙食。建桥开路的器材经常供应不上,尤其放石炮的炸药更加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团长带领几名队员,采用农村年例做烟花炮竹的土办法来研制炸药。有一次,在试验炸药时,由于操作不当,团长烧伤了手,头发也被烧去一部分。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建成了一个临时炸药厂,解决了全社建桥修路炸药短缺这一困难。
  那时,群众盼望通车心切。1976年10月公社党委向兵团提出:“大干六十天,保证春节前通班车。”那段日子,兵团的领导长住在工地,不休假、不探亲,每天劳动由8小时增加到10小时。大坡中学全体师生也协助兵团作战二十多天。为了鼓舞士气,圩镇机关单位也积极配合,纷纷为兵团送去慰问品。
  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12月31日,老百姓终于迎来了高州汽车站510车队开往大坡公社的首趟客运班车。
  2010年9月21日,高州东北部山区发生一场特大洪水,朗绍河上多座桥梁被洪水冲毁,唯独“学大寨”时期建设的朋情大桥和周敬大桥,在洪水过后岿然不动。群众称赞说:那是农建兵团立下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