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2-03期 第A1版:要闻

我市创文创卫创森创安四“轮”驱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城同创 兴茂惠民

  四城同创、共建共享的理念已经根植于广大茂名市民的心中,在各个社区,群众踊跃投身四城同创的志愿者行列,为茂名争当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贡献力量。
  (资料图片)
  戮力同心 四城同创
  创文 创卫 创益 创安
  本报记者杨珮珮
  在市中心城区河东街道岭咀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外,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大树下聊天、下棋,孩子在空地上追逐打闹,各有各的乐。让居民感到满足的不仅是眼前绿树成荫的道路,还有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日趋渐好的治安环境。这背后的工作既包括我市去年9月同时启动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也有早于前年已启动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及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创建平安茂名”。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市高位推进“四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好心平安茂名,四“轮”驱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面好转的城市生态升级再出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创文创卫齐步走
  小家和美大家好
  大街小巷里,以往随处张贴的“牛皮癣”如今不再“猖狂”;公共场所中,“吞云吐雾”的情形日渐减少;各大十字路口,“红袖章”志愿者们纷纷上路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劝导行人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在交通繁忙的路段,“礼让斑马线”的画面感动你我……这得益于我市“创文”的有力推动。
  曾经,“村庄空心化,环境脏乱差”是一些农村最直接的描述,村道两侧被堆满柴草杂物及废弃粪土,河道上漂浮着陈年垃圾。如今,有土皆绿、是水皆清、四季果香、处处鸟鸣的乡村画卷,让村民们直言再也不想回到从前。走进高州市金山街道板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靓丽文化墙。在信宜市水口镇赤坎村,水泥路面宽敞干净,家家门口小花坛,花草蔬菜间绿其中。自我市“创卫”以来,告别脏乱差的村庄重获新生,成为美丽乡村的“代言大使”,在市民的朋友圈里屡受称赞。
  “一开始并不理解‘双创’的意义,以为那只是政府的事。但当我发现街道更整洁、空气更清新、市场更有序、人和人之间更亲切……心里才明白‘双创’给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好。”市民任先生感叹,“双创”惠及百姓民生,希望全民参与其中。为支持“双创”,他成为“红袖章”志愿者,不遗余力地和同伴们奔波于各大街道与小巷,边开展暖心活动边普及“双创”。同时,校园里的师生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清扫校内校外、清理“牛皮癣”、沿街向市民派发“双创”手册,去养老院为老人们洗脚、捶背等,用实际行动为我市“双创”工作贡献力量。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其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而卫生面貌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人们精神状态的“窗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出了一个充满发展活力、环境优美宜居的新茂名,展出了一座好心之城的新气象。人民群众正从“双创”中,收获着满当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创森美了好心城
  点绿成金惠人民
  我们为什么要创建森林城市,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作为美丽中国建设典型示范的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可以回答。正如CCTV《大美中国》所述:“曾经的大规模开采使得当时的露天矿如巨大的”疤痕“横亘在茂名大地上。如今,这里一半是清新,一半是诗意;一半是鸟语,一半是花香……经过五年的生态修复,它成为茂名城市中心的一块‘绿肺’,滋养着茂名人日新月异的绿色生活。”虽然我市放弃了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金山”,但为矿区周边群众带来了绿色发展的“金山”。他们不仅享有湖清景美、树绿花艳的生态环境,还通过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方式赢得更大财富。
  同例子的还有位于高州市东南部的森林小镇——根子镇。该镇围绕“建设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名镇”,突出打造“生态”名片,开展义务植树和建设景观林带,大力造林绿化。全镇荔枝年产值超过4亿元,引入的绿色能源产业中广核高州风电场年发电量1.5亿度,而串联起来的沿途“绿色、红色、古色”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带动了根子镇的荔枝销售和旅游发展。“森林小镇”点绿成金,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为给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我市近年来还新建了市民公园、浮山岭风景名胜区、水东湾海洋公园、歌美海湿地公园、电白红树林科普教育栈道、官渡公园等,与原有的茂名森林公园、新湖公园、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等构成了星罗棋布的城市“绿肺”。下班后,到家门口的公园广场散步健身;周末时,约上三五知己到郊外野餐、露营,慢享绿色休闲时光……这样的画面,早已融进百姓日常。
  “树下山,林进城,人入景”这说的就是森林城市建设。2016年,茂名市委、市政府率先在粤西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把“创森”作为实现绿色崛起、建设滨海绿城的重要举措,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力争2020年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希望城市变得更加生态宜居、人民的生活更加健康舒适,外界重新认识茂名:一座石化工业城努力蜕变成一座清新之城、诗意之城!

  创安护航老百姓
  平安茂名人人享
  今年1月29日至3月3日,我市小东江畔举办了一场迎春灯会,参观人数平均每天峰值14128人次,但整个灯会期间事故零发生。我市警方向“智慧新警务”借力,在举办大型活动或赛事前对人流情况、隐患点作出精准评估,充分运用城市热力图、人像识别等,合理部警、防范风险,将警力和大数据服务最大限度地汇聚整合,随时随地为百姓护航。
  为筑起一道护民保安的有效屏障,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启动“每日一设卡”,要求派出所每日必须在辖区内设卡盘查,对街面犯罪形成预防、震慑、威压。至今年8月份,全市派出所共设卡76000余次,盘查人员200.55万人次、车辆150.94万辆次。
  针对曾是“电诈”重灾区的电白,市委、市政府打响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反电信诈骗战”,使电白成功“脱帽”成为“反电诈”示范区。严厉打击涉枪、涉毒等违法犯罪,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同时,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全力推进平安建设“红袖章”工程和“雪亮工程”。“全民创安”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群众安全感是我市平安创建效果的直观反映,“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在市委政法委的大力动员下,全市上下掀起了“两度一率”工作宣传高潮,各级各部门深入到圩市、学校和农村了解和提升群众对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度、对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和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发动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中,群众感言社会治安的确一年比一年好,电动车上牌了、飞车党少了、到处都有电子监控和警察巡逻,一个人走夜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这些年,我市努力使平安创建覆盖每个角落,既善于利用日新月异的科技提高社会治安管控的效率和效果,又不断创新传统的管理方法。据统计,2017年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2.83%,“两抢”警情同比下降58.28%。2018年1月至9月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9.07%,“两抢”警情同比下降51.73%。愿不久的将来,“创建平安人人参与、平安茂名人人共享”这句理念能真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