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1-09期 第A4版:国内

目前,化州市旺岭河长岐段已初步完成“两清”工作,河道清淤达14.2公里,拆除猪舍363间,关闭停养75间。总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同时,旺岭河已被纳入2019年省中小河流治理计划,加速填写水清、河畅、岸绿、堤固、景美的“生态答卷”

建设天蓝地绿景美的美好家园

  图为化州市长岐镇工作人员正在指挥工人清理旺岭河米岭村支流河段里的水浮莲。
  本报记者于双利摄
  河长制
  跟着河长去巡河
  本报记者陈敏 柯小瑛
  夜间一场大雨,旺岭河段的水位明显上涨,却也添长岐镇镇级总河长、镇长陈逸云心头一丝焦虑,“河流清淤期间,被清理的淤泥还松化,尚未结块,遇到下雨天,水流一冲刷,河床下方的淤泥被冲散开,很容易再次影响水质。”他说。
  旺岭河属小东江水系,发源于化州市东山街道办,河道起点于傲头村,终点为下山桥头。在流经同庆镇后进入长岐镇境内,再经吴川长岐、浅水两镇流入小东江支流三丫河,在长岐镇经过石宁、东方、中塘、南岭、下山、旺岭、长岐7个村委会,全长共14.2公里。
  次日,天气放晴。陈逸云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匆匆又赶到旺岭河进行河段的检查工作。对他来说,每个周日是雷打不动的例行巡河时间,但遇到特殊情况,自己随时待命,巡河任务随时“上线”。当日,记者跟着陈逸云一同巡河,实地探访河流目前治理成效。

  细化治理 河流恢复水清景美
  车辆停靠在南安公路,这条新修建的道路沿着旺岭河段一直延伸下去。河流两岸的路灯一字排开,草木深深,整体河流开阔而明亮。
  “旺岭河以前整体自然环境很美,后来慢慢变差了。”陈逸云抬起手沿着旺岭河的轮廓顺时针方向指着四周环境给我们介绍着,后来河两岸杂乱的竹木开始疯长,树荫完全遮挡了河面,一路走过人要是不细心留意根本发现不了有河流;加上长时间的水质污染变浊,不时还有刺鼻的味道从中飘出,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适。
  “河流治理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看到结果,但水净景美的逐步转变能看在眼里。”他说。
  目前,旺岭河“两清”工作已初步完成,河道清淤达14.2公里。但由于河床淤泥清理是个系统工程,其次要求清理在枯水期,而冬季是枯水期,一般都是选择在农历十月之后再对河流进行集中清理。
  陈逸云边走边细心检查河面变化,不时微弯着腰查看河岸的坡是否出现崩塌,现场将情况登记在河长日志。“小面积的垃圾一般我们都会现场清理掉,情况比较复杂的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处理,这样部门上下联动,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在他看来,维护辖区河道的清洁,实现河流“水清河畅岸绿堤固景美”,不仅是基层干部的义务,也是工作目标。
  步行数百米后,我们来到属于黄岭村委会的岭中大桥。站在桥上,河流概貌、支流汇入尽收眼底。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桥梁也是河流治理计划的重点之一,目前旺岭河共有7座桥,真正可以使用的有4座,下一步将进行危桥修理工作,方便群众出行。

  截污染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陈逸云指着河流对岸一带说,虽然生活污水基本不排入河流,但旺岭河边以前多是猪舍,猪舍也成为河流主要污染源。以前,在河对岸有个占地40多亩的锋华养猪场,存栏量高达4700多头。“一开始我们要整治和关闭猪舍的时候,群众的抵触情绪还是有,毕竟对群众的收入影响比较大。”他说。
  河流要变美,源头治理是首要关键。为此,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深入宣传当前相关的环保政策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猪舍拆除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如今,长岐镇全部禁养区的猪栏都已经拆除,一共拆除了363间、关闭了75家猪舍。
  同行的工作人员说,通过河流的整治,也希望让群众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毕竟只有群众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河流才会越变越好。
  “如今,在长岐镇内不少养殖户都从养殖改为种植蔬菜瓜果,收入还是可观的。”陈逸云告诉我们,在农业种植方面,镇政府还是会根据农户的家庭情况给予种植户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不断扩大种植经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一来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其次他们收入也有保障,一举两得。”他说。

  清支流 让活水长流
  沿着旺岭河段一路行走,两岸的风景树正迎着风挺拔了身姿。
  从相关工作人员口中,我们得知以前不少群众在河岸边栽种了风禅林,影响着环境。在开始中小河流整治时候,相关部门第一步就是清理掉杂竹杂木,并栽种风景树用来美化环境。自七月份种植风景树以来,如今在旺岭河段已种了1100多株,约6.4公里的河岸上已经完成4.8公里的种植任务。
  沿途行车十分钟左右,我们来到黄岭村委会米岭村。米岭村支渠是汇入旺岭河支流之一,支流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目前旺岭河主要工程是清理河流的支流。支流周边牵涉不少群众生活生产,途径的区域也较长,加上过去支流较少清理,水质较差,如今动工清理,污浊的水流难免影响主河流。
  记者跟随着陈逸云一行穿过大片空地,来到米岭村支渠治理现场。记者看到,河道的基本面貌已看不清,大片的浮水莲和杂草正疯长,现场大型挖掘机正有序作业,连片的浮水莲被勾拉起来晾晒在岸边。据该村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浮水莲的生长特性,长年不见阳光,其根部容易腐烂变黑,进而污染水源。清理期间如遇下雨,清理工作必须重复进行,才能确保水源健康,避免造成河流的“二次污染”。同时,米岭村支渠集灌溉和排水于一体,平常村民种植农作物都是以支流的水流为主,水质保证很重要。
  在支流整治现场的不远处,建造了一座安民堂,李伯每天都会来这里门前大榕树下乘凉。交谈间,我们得知李伯由于眼疾,常年基本看不清东西,但是每天都能听到身边村民说起乡村振兴,村落如何变美了、河流经过清理也清澈起来,自己用心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
  “支流的清淤工作一定要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工作也要到位。竹木、猪栏、老房等要清理,老房子不清拆的话必须要加固。”临返程前,陈逸云细心向米岭村工作人员交代着。

  河流美 民间齐发力
  结束米岭支渠的采访,我们原路返回,沿途看到旺岭河岸边设置了护水标识,新栽种的草木绿意让旺岭河更显精气神。
  “河流对岸的路是新修,对将来打造旺岭河两岸绿道,这是非常重要。”陈逸云说,长岐镇大部分的人都讲究风水,而狗岭被村民喻为风水岭,对群众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群众对劈山修路这一想法并不认可。为了实现河流整体生态美,长岐镇政府等工作人员积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并分阶段推进修路工作。由于原山路比较小,道路新修时还进行了扩宽,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一条200多米长、3米宽的新路。
  据悉,长岐镇还创新推行民间河长和警察河长模式。其中民间河长由志愿者、村长等担任,如发现群众扔垃圾等情况,会对群众进行制止和教育,身体力行去护河;而警察河长主要由派出所警务人员兼任,一般河流被发现重大或恶性破坏问题,需要动用这方面力量。
  “长岐镇人多地少,民间力量是最重要的。”陈逸云补充说,大家现在不但不会再往河里乱扔垃圾,还会帮忙护河,证明环保意识在群众心中已经生根发芽,不仅反映了群众对河流的认可,也是中小河流治理日益向好的趋势。
  数据统计显示,旺岭河整治过程中,群众自发清理两岸28.4公里的杂竹杂木,河道清淤共14.2公里,安装路灯130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