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1-08期 第B5版:往事

怀念家乡的黄豆

  李仕汉
  我的家乡有着种植黄豆的习惯,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曾获岸榕乡“黄豆高产村”的称号。自我记事起,家乡人种出的黄豆,像烙铁一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中。
  上世纪五十年代,社会物资匮乏,民众生活十分困难,不要说鱼肉禽蛋,就是普通的豆制品也难得一尝。村民家中有人过生日,没钱买肉,就煲些黄豆作菜肴。因为黄豆的“黄”字与旺盛的“旺”字同音,吃了黄豆就意味着旺气。农村的成年男人都喜欢喝点烧酒,而炒黄豆就成了下酒的好菜。我的爷爷是个爱好饮酒的人,往往干活辛苦时,就喜欢炒些黄豆送烧酒。他喝酒不讲究,直接用手抓黄豆往嘴里送,嘎嘣脆响,一口酒伴几口黄豆。酒喝完,便发出“啧啧”的声音,露出如释重负和享受的神情。那时,我和小弟在旁边玩,也会把手伸进装黄豆那个碟子,拿些来作零食,说来也怪,小小的圆滚的黄豆,怎么吃都吃不够,越吃越上瘾。我问爷爷为什么黄豆那么香脆,爷爷笑着说,炒黄豆要讲技巧,先将黄豆加盐,用清水至少浸一夜然后清洗干净。小火烧干锅,放入黄豆慢火炒,炒至黄豆基本恢复到泡前的大小。找个透气好的盖垫,倒上炒好的黄豆摊开凉透,再倒入容器装好,便可随吃随取。
  黄豆又名大豆,由于营养价值高,被专家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我的家乡榕树村地处大井鉴江河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群众喜欢种植黄豆,土地多的农户种二、三亩,少的也有一亩多。种豆也很讲究技巧,要选择翻秋豆作种子,确保一次全苗。还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农业合作化时期,我家乡种植的黄豆,产量高、质量好,成了大井圩的抢手货。
  榕树村距离大井圩不到三里,加工绿色制品是村民的强项。全村以加工豆制品谋生的就有八九户,其中又以村民黄治辉的豆炸最为有名。黄治辉家三代做豆炸,他的豆炸最大特点是皮薄、柔韧、囊空、香味浓郁,与超市出售的豆炸有着天壤之别。他制豆腐是用本村出产的黄豆,炸豆炸时,用的是上好的花生油或茶籽油。所以,炸出来的豆炸,味道香浓。买回家后加些配料经过加工,风味独特,齿颊留香。附近村庄的人曾调侃:要想在圩上买到治辉佬的豆炸真不容易,往往在半路就被人“抢”光了。
  家乡人喜欢种黄豆以及制作豆制品,不仅反映了当地的饮食习俗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更体现了他们对家乡的一种情怀,一种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