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娱乐

<上一版

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1-05期 第B8版:娱乐

《朗读者》海外版正式启动

董卿首谈“选人”背后

  朗读者现场董卿等朗诵老舍的《北平的秋》。
  近日,《朗读者》第二季研讨会暨同名书籍多语种海外版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德国、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三国的代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起,推开了一扇象征着《朗读者》走向国际化的大门,预示着《朗读者》多语种书籍正式启动。
  据悉,此次活动作为《朗读者》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国声音的尝试,希望以文化原创类节目形式,讲述读书人背后的故事,掀起大众热爱阅读、关注经典的热潮。从影像到书籍,“‘科学家群’、‘老人群’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讲述这些人背后的故事,不仅是《朗读者》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也是希望用镜头、用文字记录下,未来能够成为这个时代记忆的更多东西。”董卿说。

  做大文化品牌用综艺掀起“文艺风潮”
  研讨会一开始,董卿首先对《朗读者》第二季收视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汇总。线上,历时4个月时间,2018年8月4日收官,豆瓣评分9.2,两季节目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总播放量超10亿……
  伴随节目的陆续播出,线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助朗读亭走进上海、广州、北京、杭州等十五个城市,在600天里,让近五万人次走进朗读亭,留下了4000小时的朗读素材。“让每个喜欢阅读的人都有朗读的机会”,“让朗读成为一种仪式感”,《朗读者》希望不仅是一档综艺节目,更希望能够掀起一股文艺风潮,逐渐成为“书香中国”的一个符号。
  第二季研讨会恰逢《朗读者》同名书籍海外版正式启动的节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打造精品力作,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无旁贷的使命,《朗读者》到目前为止是做得比较好,它启示我们电视文艺工作者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坚守,善于创新,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功,用诚意和创意打动人心。”

  《朗读者》海外版启动董卿自爆“选人”背后
  作为《朗读者》的制片人,董卿在研讨会上告诉记者,《朗读者》第一季的图书销售册数已突破160万册,整个制作团队正在探索着一条电视节目和图书联动的新模式,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分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朱彤认为:“《朗读者》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长廊和世界文化的精品长廊进行了一次对接,把文化精品进行了提炼和提升,然后真情、真实、真诚地讲述了家国情怀和自己成长的历程。”
  随后在研讨会现场,《朗读者》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和来自黎巴嫩、吉尔吉斯斯坦、德国三国的使馆代表们分享了各国经典读本,并一齐朗读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北平的秋》。董卿感慨,这让她不禁想起铁凝主席在《朗读者》序言中所写的一句话——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
  从96岁的黄永玉,到90岁的王智量,董卿回忆,第二季的《朗读者》仍然将目光集中在了这群老人身上。尤其是在第二季开篇,邀请的第一位“朗读者”,便选择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就是希望让大家可以通过节目,通过朗读也能够听到这些科学家、学者背后的感人故事。“《朗读者》不仅具有传播性,还具有它特有的社会性和新闻性。”

  文化节目创新中的突破刘和平等为其支招
  与此同时,在第一季基础上如何做到创新,如何实现自我突破?董卿将之归结于一份坚持:“不被潮流所裹胁,不被流量所绑架,节目倾尽所能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学以礼遇,制作团队历经无数个点灯熬油的不眠之夜,怀揣使命,要用镜头记录下未来能够成为这个时代记忆的东西。”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在主持研讨会环节时,认为“人文化成”四个字很好地诠释了对《朗读者》的理解,“它不光是一个节目,更是一种传播,使得更多人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重新走进文学经典和大师的心灵,这应该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写照。”
  在以《文化节目的时代价值》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副总裁潘凯雄、著名编剧刘和平等展开讨论,多维解读《朗读者》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为《朗读者》第三季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