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1-05期 第B3版:网域

寻访西南联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中国顶级学府在国难中辗转流离,1937年在长沙合组长沙临时大学,翌年,迁徙昆明,组建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大师云集,人杰辈出,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更有师生投笔从戎,与民族崛起如影随行。
  新华社昆明11月4日电(记者许万虎白靖利字强)又快到了梅花开的日子。青年作家顾倾城对着一座空寂的小院,感觉清冷空气里似有一缕梅香。
  这座小院是中国女诗人、建筑师林徽因在昆明的故居。八十年前,为躲避日军袭扰,她与丈夫梁思成一路西行,入滇避祸。
  多年前读到林徽因诗作《对残枝》,顾倾城对诗中残梅萧索的景象念念不忘。不过这次他不远千里来到昆明,不只是为了一首诗。
  “我希望寻迹林徽因见证过的一段烽火传奇。”他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中国顶级学府在国难中辗转流离,1937年在长沙合组长沙临时大学,翌年,迁徙昆明,组建西南联大。
  就在拜谒林徽因故居前的一整个上午,顾倾城徘徊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希望从这座由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一路走来的高校身上寻找蛛丝马迹。
  穿过宽阔林荫道,一排亮黄色的低矮校舍修葺一新。很难想象,中国人如雷贯耳的名人巨匠,曾在这方简朴的屋檐下传道授业。
  当年,西南联大选址确定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受邀营建校舍。但在那个艰苦年代,物资、财力极度匮乏,校舍设计方案因此一次次缩水,最终以简陋的茅草房定稿。
  “每修改一次图纸,林徽因都哭一场。”顾倾城说,她的泪水也许不只是因为难以施展建筑师的才华,更有对动荡时局中学子们坚忍精神的感怀。
  “穿梭在整齐的课桌间,时光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朗朗读书声在脑海中回旋,那是一众鲜活饱满的年轻面孔。”他说。
  “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校训,也是顾倾城文学逐梦路上的精神指引。六年前,22岁的他离开湖北老家,只身北漂创作诗文。无数次被拒稿的失败,捶打着他不确定的心。
  终于有一日,他扫遍地图,高寒缺氧的西藏锁住了他的目光。顾倾城说,他相信一张通往“艰苦”的火车票,能激发生命更多的可能性,让内心丰盛、充盈。
  “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当年也以在中学兼课和刻字治印为生。”他说,那个年代,困顿甚至窘迫的生活,是对西南联大师生坚毅品格的试炼。
  行走藏地的雪山草原,对顾倾城来说,是打磨毅力、积蓄灵感的珍贵体验。“真的踏上西南联大的土地,那些在西藏时读过的联大故事,变得更加鲜活起来。”他说。
  当年,化学家曾昭抡教授冬日着单布长衫,跑步驱寒,嘴里喃喃自语,像是颤抖,又像是叹息。当年,心理学家潘光旦先生总一身黑皮衣裤,磨得发亮发白,却四季不变。
  “很奇妙,我感受到一种不可触碰但清晰可知的联通。”他说。
  时值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校舍遗址不远处,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周围的铁索上,系满鲜亮的红领巾,前来瞻仰的学子和游人默默走过,静悄悄。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顾倾城说,看着校园里莘莘学子意气风发,头顶再没有战机轰鸣,长眠地下的先辈们也许会欣慰。
  校舍遗址不远处,刚开馆的西南联大博物馆人流如织。展厅里,一张早已泛黄的中国文学系课表在相机闪光灯下忽明忽暗。
  “课程:《文学批评》;学分:4;授课时间:周四;教室:北区17乙;授课教师:朱自清……”
  “闻一多、朱自清、陈梦家,他们当年一袭长袍,带着未知,更揣着希望,在这里度过一个个最平凡不过的日常。”他说。
  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大师云集,人杰辈出,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更有师生投笔从戎,与民族崛起如影随行。
  “战火中对知识和文明不灭的渴求,让这座迁徙数千公里的中国名校不凡。”顾倾城也希望自己的未来不凡,他说,这是无数中国年轻人最平凡的心愿。
  如今,他的诗歌散文化成数十万铅字,让他一次次品尝着心愿得偿的滋味。“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
  博物馆一侧,云南师范大学师生开发的主题文创产品,一瞬间让西南联大先辈的生活变得灵动活泼。
  书签、茶杯、靠枕、手包……年轻学子们试图通过奇思妙想,打破八十年的时空,把西南联大带回身旁。一卷波普风格的肖像画让顾倾城爱不释手,他觉得,跨界开发正应了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景儿。
  “无声的艺术语言,再现西南联大恢宏的画卷,这是当代人理解和体悟西南联大精神的全新视角。”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与西南联大的“联通”。
  深秋的阳光里,顾倾城走向校园大门。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成一条长龙,朝他走过的地方去。
  他上车汇入喧嚣的车流。下一站:林徽因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