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0-30期 第B4版:文化

解读梁思成设计小良洋楼之谜

  梁启
  早上九点多,笔者来到文化广场找到朋友梁医生。等梁医生凝神静气的收了功,我上前跟他打招呼。他很高兴的与我在花圃石栏上坐下。寒喧了两句,便笑着对我说“我看了你的美篇文章”,“这洋楼就是我家的楼……”。
  我满心惊喜,之前曾想过梁医生是小良人,这个年纪可能会知道一些小洋楼的有关情况,想不到他竟是小洋楼的后人。
  梁医生坦然的告诉我,他是小洋楼的第三代后人。小洋楼的第一代主人 ——梁诞初先生是他的爷爷。现已子孙满堂的梁医生叫梁培金。培金叔说,我在美篇中提出的疑问,问得很好。当年梁思成为他家设计小洋楼不仅仅是因为大家都姓梁,是宗亲。梁思成这位中国建筑学、中国古建筑学的奠基者、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倾心注力的是建筑理论学术和对古建筑艺术的抢救等重大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为私人的建筑设计。而他破例设计小洋楼的原因,是梁思成与他的七叔梁鹿馀先生是互相仰慕、情投意合的好朋友。
  梁鹿馀先生是当年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画家。他自小聪慧过人,父亲花了不少钱送他向当时一位国画大师学画,并拜在这位大师门下。梁鹿馀先生学有所成后,常到各大城市开画展。梁思成因欣赏崇拜他的画,一来二往便与这位天才的画家、也是同姓的宗亲兄弟结为深交知已。
  梁鹿馀善画鸟兽鱼虫山水人物。尤其是画虎,他笔下的猛虎,虎神虎态,虎虎生威,非常传神。培金叔的记忆中小洋楼一楼大厅挂着一副对联,两幅国画,其中一幅便是虎。培金叔小时听大人说他七叔送了不少画给梁思成,梁思成与林徽因家大厅悬挂的也是鹿馀先生的虎。
  此外,培金叔还说起两件有关小洋楼的事。一是,小洋楼的建筑材料,包括红毛泥(水泥)基本是从英国运回。是由小火轮(蒸汽机的轮船)从英国航运经香港到水东码头。然后再请来牛车队运到小良。而牛车队运输的一路,在当时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来不少好奇的人们过来大开眼界。二是解放初,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曾到过洋楼,并问起鹿馀叔,此时鹿馀叔已不知所踪。培金叔说他七叔,曾一腔热血投笔从戎,在许世友部下当过文书。许世友到过小洋楼,笔者从我市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退休人民教师,德高望重的梁璧茂老师口中也得到证实。许世友是到电白视察晏镜岭军事基地时,借机会到当时小良区府所在地小洋楼来的。
  最后,培金叔补充了一点。即梁思成不仅为他们家设计了小洋楼,还为他们村设计了一座祠堂——赞卿公祠堂(十二世的)。小洋楼在建时,鹿馀叔又向梁思成提出要他设计祠堂。受到梁思成的婉拒。
  当时梁思成与林徽因以高才生毕业于美国某大学建筑糸,放弃美国多家建筑企业优厚的条件高聘,选择海归回国。原因是看到中国的现代建筑太落后了,而大量的古建筑乃人类智慧的绝笔精华,正在日渐消失。这样,他夫妇回国后便日以继夜的投入了中国建筑学和中国古建筑学的创建和教学工作。更具体而耗费精力的是他们马不停蹄,爬山涉水到深山老林的千年古刹去抢救保存珍贵的古建筑资料。因此,没有时间花在一般的小建筑设计上。
  鹿馀叔待他讲完大道理后,先表示赞同理解,然后慢慢的将话题绕到了思成家新会的始祖与小良的始祖是同胞兄弟,分别于两地定居拓展,繁衍生息俱成为望族。突然发问“你家世代祖先都有豪华居所,我祖先却无宜居之所,作为宗亲兄弟,你能不管吗”?梁思成先是一愣,后哈哈大笑,说“真没你办法,谁叫我有这样一位会绕舌的画家兄弟呢”!果然,梁思成挤出了宝贵的时间设计了赞卿公的祠堂。祠堂为国字型的建制,非常豪华有特色。
  写到这里,笔者心中有一个强烈的念想。小良村洋楼,虽历沧桑,但从美学角度来说,现在还不失为一栋中西合璧极有特色的洋楼。该楼为我粤西地区最早与西洋文化交融的窗口。更重要的是伟大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中国古建筑学的奠基者、创始人,梁思成的作品。从这些因素来说,小良村洋楼作为我茂名文化的一张金名片,绝不为过。希望社会有识之士和政府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早日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修复(补旧如旧),抹开尘封,擦新这张金名片,让小良洋楼的光华重新闪耀于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