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10-09期 第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热评

“外嫁女回娘家”不必攀比

  众议堂
  陈子楷(信宜)
  近大半年时间来,感觉本地农村“外嫁女回娘家”集体活动越来越多,西村刚刚罢场,东村又隆重上演,南北各村正紧锣密鼓在筹办中……就在日前,笔者到街上一理发店理发,前前后后一个多小时,就耳闻店里至少五、六名女顾客讲述近期参加的“外嫁女回娘家”活动,个中精彩、困惑与随波逐流的无奈,面面俱到,听来令人五味杂陈。
  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中外嫁女回娘家的那份亲情与温暖,耳濡目染,倍感亲切。不过,这种外嫁女回娘家行为都是个体的、单家独户的,是亲情所系顺理成章的,与现下风风火火的“外嫁女回娘家”集体活动有所区别。
  从相识女性的讲述得知,现下一些农村的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越来越多攀比、显摆的嫌疑,却越来越少恳亲、叙旧、解乡愁的成分,活动越来越讲排场、唱高调、比阔气,一般都安排统一旗袍着装、挑礼擎旗巡游、走红地毡、聚大餐、赏歌舞等环节内容。由于活动此起彼伏,四邻相望,前后浪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后来者居上的观念,引致攀比不断升级,甚至比哪村姐妹开回来的车更豪华,哪个家族姐妹聚会的人更多、场面更盛大、餐桌上更丰盛等。无形中,举办活动的初衷变味了,大多平凡的家庭平添了一笔不小的集资负担。“早前搞活动的地方人均集资两、三百元,后来有的地方集资人均五、六百元,现下有的地方要求人均集资过千元。”“农村家庭一年到头涉及的集资项目也不少,比如修桥建路、建祠建庙、联宗祭祖等,最主要是活动越来越形式化走过场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少人也是从众心理,碍于情面感觉很无奈。”
  言辞至此,并非笔者失却人之常情。诚然,在地广人多、发展并不平衡的农村,在相当一部分家庭成员各奔东西、老幼留守的农村,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本着见见面、叙叙旧、尽尽孝、听听乡音解解乡愁的初衷,一个地方或一个宗族,约定合理的间隔期、量力而行举办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笔者是举双手赞成的。外嫁女事业有成之后助力娘家乡土繁荣,更是值得推崇的血浓于水的大善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