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6-25期 第A3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以敢担当精神持续补齐水利建设短板 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专访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冼奕辉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冼奕辉接受本报专访。
  本报记者邓义深通讯员吕岳伟
  权威访谈·市直一把手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市水务局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近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冼奕辉接受茂名日报专访时表示,全市水务系统要全面贯彻、坚决落实“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以敢担当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不断补齐水利建设短板,以新的更大作为,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茂名日报:请您首先谈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受和体会?
  冼奕辉: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对广东工作作出“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亲临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其内涵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东人民深厚感情和对广东的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广东在新时代新起点开创工作新局面提出明确要求,是做好水务三防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要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全局视野加速治水兴水步伐,服务好茂名高质量发展。

  茂名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我市水务系统如何贯彻落实?
  冼奕辉:我们要领会把握讲话精神实质,在水务三防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树立水务三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创先争优意识,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我市水务三防工作发展新局面,为广东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我们的贡献。二是要紧紧围绕茂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好水务三防工作,主动跟进配合,主动调整适应,始终为茂名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三是要积极推进水务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引导和促进茂名用水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四是要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全市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灾害防治的统筹治理,要统筹河流上下游、左右岸,湖泊水库周边,以先进带动后进,实现齐抓共治。五是要结合水务三防工作实践,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供水安全保障,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大力推进灌区改造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补齐水利建设短板,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六是要全面加强水务党建工作。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反“四风”改作风,防控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确保水务全系统风清气正。

  茂名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中小河流治理,补齐水利短板”的要求,我市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冼奕辉: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不仅仅是防洪保安的基本需求,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茂名水系发达,境内河流众多,集雨面积在5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2条共2750公里长,每年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多发频发。2010年“9·21”暴雨洪灾以及2016年“5·20”极端强降雨给我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突显了中小河流治理是我市防灾减灾的短板。
  我市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从201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现场会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推进会,通过“走、听、看、想、比”的形式,营造比赶超氛围,倒逼工作落实。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十二五”期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大力加强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建设,涉及到河流治理项目包括37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央、省已安排资金治理或已下达资金计划治理河长共约530公里,其中茂南区110公里,电白区90公里、信宜市92公里、高州市215公里,化州市23公里。我市列入中小河流治理(二期)方案的河流治理总长度为1447.2公里。2017年中小河流治理第一批7宗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列入2018年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治理长度约260.2公里)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已初见成效。一是经过治理的河段河畅、岸固见成效。在防汛工作中经受了考验。2017年第13号强台风“天鸽”、第14号台风“帕卡”以及第20号台风“卡努”接连正面袭击我省,虽然没有正面登陆我市,但受其外围环流影响,小东江、泗水河、新垌河、曹江河等发生超过或接近预警水位的较大洪水,其中新垌河超过20年一遇。刚刚完成治理的新垌河、谢鸡河等中小河流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行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岸坡稳定,没有发生堤防塌陷、决堤等现象,成功抵御了洪水的冲击,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特别是高州新垌河安山段成效明显,不仅防止了洪水冲刷,还避免了洪水对街道的淹浸。二是经过治理的河段水清、景美见成效。通过治理,河道恢复和改善了生态功能,美化了水生态、水环境及村容村貌,综合效益凸显,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如流经茂南区镇盛镇梅江村委会埇尾村的跃进河,治理前淤塞严重,原有杂草竹林约50亩,经过梅江“两委”干部积极发动村民,村民热情配合工作,在9天内将这片杂草竹林清除干净。清障完工后,梅江村委会将按规划建设排污管道、村民运动场,统一规划绿化,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三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见成效。中小河流治理带动了沿河周边商贸发展,开发出一批较成熟的新农村旅游景点。高州谢鸡河、高州彭村河、信宜北逻河和化州的石滩河、旺岭河、茂南合水河、电白龙记河林头新圩段和沙琅观青石角桥段等治理项目,既有加固的堤岸,又有休闲带、湿地生态建设等,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工程。四是生态红利日益明显见成效。我市通过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抓住影响水质和群众关注的关键节点,对重点流域重点地区实施综合整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例如:对茂名露天矿区进行改造,昔日工业旧矿坑被改造成6.8平方公里的美丽湖泊,“城市伤疤”实现华丽蜕变;结合小东江综合整治,打造小东江十里滨江景观带,一湾清水见证了城市品位的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谋划建设彭村湖和合水湿地公园,努力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涵养自净功能。这些节点工程正逐渐成为茂名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茂名日报:在河长制方面工作又是怎样推动?
  冼奕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真落地见实效,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一是全面覆盖河长体系。全市实行双总河长制,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本级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市县镇村四级共设立河长2838名,其中市级河长6名,县级河长53名,镇级河长1053名、村级河长1726名。此外,立足基层创新设置了“义务护水队”,整合村级管水员、“红袖章”、护林员、保洁员、治安员等力量,积极发动各方参与巡河、清河、护河工作。其中,高州市组建村级护水队488支共1.2万多人,数量居全省首位,滨海新区、高新区还在全市率先设置了河道警长和民间河长。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巡河督查常态化。今年以来,市、县、镇三级河长累计巡河9953次,发现(指出)问题4363个,发出河长令或督办令230次,落实整改问题3941个。二是创新开展人大评议河长制工作。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开展河长制工作评议的决定,制订实施方案,市县镇三级人大上下联动,对全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对水质不达标地区和相关部门开展询问,茂名是我省首个对河长制工作进行评议的地级市,有力助推了河长制的全面实施。三是严格考核问效。把河长制工作纳入各区(市)、经济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主要指标,严格考核问责,层层传导压力,以考核指挥棒力促工作落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以治水为切入点,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历史欠账多,基础还不够牢固,建设美丽茂名任重道远。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水利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