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6-19期 第B5版:文化

追求书法艺术无止境

——记我市书法家赖廷清

  本报记者陈敏
  对赖廷清而言,书法本就是书写人的真性情。他与书法结缘的几十年,是对书法心领神会的日子,更是以书法作为终身修身养性的过程。
  近日,记者拜访了书法家赖廷清,聆听书法家背后的故事。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茂名市教育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的他,却始终在漫长的岁月中坚持着书法的初心。
  走进赖老师的工作室,一幅幅苍劲有力的字画呈现在眼前,笔墨的香味依然清晰可闻……

  初涉书法艺术
  “在新疆的日子,如同一粒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赖廷清开口说道,于他而言新疆的山水依旧停留在记忆中,也成为他书法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的熏染,对书法线条掌控影响至深。”
  七十年代末,赖廷清毕业于新疆巴州第一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虽然读的是美术专业,但书法的接触算是和美术同时接触了。”他告诉我们,他从七十年代开始学习书法,上海知青老师对他书法创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八十年代初,赖廷清成为新疆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说白了,就是从事艺术教育工作。”1986年,赖廷清调回茂名市第十三中学任教至今,“当时茂名的书法界气氛很活跃,直接影响了我的书法创作生涯。”
  “对我来说,书法是视觉上的音符,它能够让我享受创作过程的愉悦更陶冶心情。”于赖廷清而言,书法创作更多带来的是心态宁静,更多地领悟生活。2014年,赖廷清拜张旭光老师为师,“他的字体能够直透我的内心,见字如面,仿佛正与他在交流一般。”为进一步提升自身书法创作,他向行书大家张旭光先生学习行书,向草书大家王厚祥先生学习大草,同时,向古人学习习书的态度,然后结合自己临写的体会,坚持导师的“重读经典、激活唐楷”理念,不刻板地追求中轴的对称,旨在点画、结构的主次搭配,形成书法力量的集结。“书法创作是有临摹的过程,再变化。”赖廷清告诉我们,人的阅历会促使对书法看法存在差异,要做到四个字即:到位、味道。无论书法形式怎么变化,气息却存在差异,这种“气息”换种说法,是传承了书法的文化。
  “真正的书法家,是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在练字。”在他看来,相较于其他艺术行业,书法不因主客观因素而离开艺术大舞台,其生命力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直到生命终止。

  在书法细节处成长
  赖廷清给自己起了个斋号,叫“尚图居”。一为对书法家张瑞图的敬重,二为自身对书法的痴迷。
  去年7月,应中国教育电视台之邀,包括赖廷清在内的30多名书法家齐聚香港,与央视《水墨丹青》栏目组共同打造《紫荆之情——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水墨丹青诗书歌咏会》。
  “由八位书法家现场书写‘紫荆花放 我爱香江’八个字,我负责最后一个江字。”赖廷清在回忆中说道,在参加比赛前,自己心里压根没底;自己作为其中一员,虽然每天都有书法日课,不断练习,但彩排那刻的紧张还是掩饰不了内心的欢喜。“紫荆盛开我爱香江”事前张旭光先生亲自拟定的祝福语,确定了以乙庄、陈英军、赖廷清等八位代表北兰亭书友登台香港现场挥毫,六尺大纸斗方,现场书写钤印,祝福祖国,祝福香港。
  在赖老师的工作室里,一把写着“品茶悟道”的扇形作品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细腻不失纹理的纸张上,苍劲有力的几个字力透纸背古韵十足。他认为写书法最重要的东西是了解中华历史文化,说文解字。其实也是书法创作要讲求章法,“真正的字是有基础的,慢慢累积就变成自身书法独有的面貌与味道。墨透纸背,其实就是书法的文化内涵掌控在创作间,这点很重要。”在他看来,书法分实用性和纯艺术性两大阶段。书法实用性多以行书、楷书、行楷为多,多以交流为形式;而纯艺术性则以“真、善、美、简、快、心境”为鲜明特征,处于升华的阶段。
  赖老师告诉我们,书法用笔的选择一般取决于作者习惯,无论狼毫、羊毫或兼毫,各有千秋。“一支小小的笔,内里大有文章。”他介绍说,书法创作过程中,笔反映的是你的功夫、你的情感;以笔传情、以笔达意,需要很长的训练时间。“字,在于内涵;笔,在于技法与情感。”
  笔墨纸砚,是书法创作必不可少的前提。他说,一幅作品的形成经历了各种阶段,从主题确定、字体选用、纸张形式到用笔章法,都讲求技巧在内,扇形、条幅或圆形等纸类,都有着不同的书写技巧,而这技巧恰恰又是作品好坏的关键。

  在书法中领悟人生
  “书法归根到底是在表达我们的心境。”他淡淡地说。
  从接触书法、兴趣所致、蜕变到痴迷,赖廷清早已对书法走向痴迷的状态。作为妻子的陈香梅,是赖老师的第一个读者,也是赖老师在书法方面的学习与成长的见证者。“每次他创作了一幅作品,会先给我看。”她说,看完了自己再把感受告诉赖老师,虽然只是个简单的过程却彼此能享受到书法带来的愉悦。
  在香梅的眼里,赖老师是个生活处事很低调的人,从不张扬也从不计较得失,“恬、淡、清、宁”是他最向往的生活状态。
  在与赖老师交谈间,他始终认为书法是要回归到本来的面目与境界,而不应过于被商业化。赖老师已连续八年做义工,每年春节前都要到乡下为群众免费写春联。
  “书法创作必须阴阳平衡张弛有道,书法作品在投入社会中与人产生沟通,以情感人,在交流间产生共鸣,才能算是一副成功的作品。”他说道,自己一向主张顺其自然,多给自身时间去思考和创作,将生活的体验通过笔墨去反映、去传递。日常和朋友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法艺术。“现在有了新想法,希望书法和画画一同发展。”他告诉我们,画画与书法本是相近,俗称的姐妹艺术。“画画与书法虽然装载的内容有差异,但意境、构图是相近的,通过点线面来反应问题。”
  无论是书法还是画画,赖廷清始终坚持用真挚的创作态度反映着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