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下载:

当前位置:茂名日报 第2018-06-14期 第A3版:经济

高新区七迳镇外出乡贤回乡钻研农业育种和抗风种植,助推当地发展“生态游”惠及邻里——

乡愁归故里 十年种葡萄

  林桂荣在田间了解葡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甘杨松摄
  本报记者赵艺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高新区七迳镇田垟仔村一片近30亩的金浪葡萄园,一串串紫如水晶般的葡萄,悬挂于翠绿的枝蔓间,格外诱人。
  这个葡萄园的园主林桂荣,因心中浓浓的乡愁,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繁华,返乡做起了农民,种起了葡萄。

  一颗匠心育葡萄,选出良种能抗湿
  2007年,在广州已成家立室的林桂荣,思乡情切,心中萌发了回到家乡茂名做农民的想法。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亲朋好友时,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最终,他还是不顾众人反对,只身回到家乡,承包了5.5亩土地。
  “承包了土地后,我思考了很久,究竟要种什么东西?参考了其他城市和茂名本地的蔬果种植情况,加之当时种植葡萄的人较少。所以我选择了种葡萄。”林桂荣说。
  由于当时种葡萄的人少,没太多数据、经验可以参考。林桂荣就购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光盘回来自学,细心钻研。最终,他找到了与家乡水土、天气情况相近的城市参考,并选取了60个葡萄品种回来逐一试验。
  然而,试验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2010年的一个台风,让他三年的心血全部付诸东流,5.5亩的试验葡萄只剩下枝干。这次台风虽然摧毁了他的葡萄,但没有摧毁他种葡萄的初心。
  林桂荣接着试验。然而由于雨多湿度大,葡萄很多出现了有苗无果的情况。为了考验葡萄的抗湿能力,他挑选了7个品种靠河边种植,并采取连续水浸72小时的试验方法。
  最终,林桂荣将三个品种培育成功,并摸索出抗台风的有效办法。“在台风来临前,把葡萄枝条三五捆绑在一起,避免葡萄串相互碰撞导致掉果,这样可以达到很高保护率。”林桂荣自豪地说。

  打造精品葡萄园,激活当地生态游
  5.5亩葡萄的试验成功,激发了林桂荣扩大种植面积的想法。但是否能租到土地,连片承包扩大种植,林桂荣并没把握。他将想法告诉该村村长,村长和村民商量后,给他送来了好消息。由于村里大多成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大片农田丢荒,这让村民也觉得很可惜。对此,村民很支持林桂荣,愿意租地给他,甚至有的人不愿收租金。
  在扩大种植规模后,林桂荣又喜获一消息——西部快线开通了。“当时非常激动,我的葡萄园就在西部快线边上。”他说,这对于打造休闲观光的精品葡萄园,十分有利。
  在解决了培育和扩大规模问题后,林桂荣开始“触网”。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力量,将他的葡萄园推销出去,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摘。有人给林桂荣提建议,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然而他却背道而驰,控制产量,谨慎控制规模。他说:“品质不行,就形成不了品牌。我不追求产量,只求质量过硬,打造精品。”
  林桂荣举例说,如果亩产三千斤,质量不行,只能卖十元一斤,也就只能卖三万元。但如果品质好,能卖二十元一斤,两千斤的产量却能卖四万元。如今,林桂荣的葡萄园年收入达到四十万元。
  林桂荣表示,未来计划充分利用空间多层种植,上层种植葡萄,下层种植草莓,让葡萄园一年四季都能吸引市民来休闲观光体验。继而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与产品体验等休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集聚倍增效应。